李琦
快捷的移動支付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金融機構交易系統的安全防護帶來了極大挑戰。
10月27日,第二季漕河涇科創嘉年華——“元科技·創未來”活動圓滿落幕。本屆嘉年華共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近500個項目參賽,歷時三個月。經過層層篩選,猛犸反欺詐脫穎而出,獲得了第二季漕河涇科創嘉年華總冠軍。
猛犸反欺詐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上海漕河涇創業中心正在孵化的項目,是一家專注于保護企業互聯網及移動業務安全的金融技術公司,創始團隊均為技術出身,核心團隊來自世界五百強之一的Madhouse動畫制作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克曾擔任Madhouse的副總裁,負責廣告業務。
由廣告市場轉向金融反欺詐,關于為何會選擇如此大的跨度進行創業,張克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廣告是在大數據里獲取‘好人資源(客戶),而金融反欺詐是從大數據里抓取‘壞人,同樣是找特殊人群,所以兩者的核心技術是一致的。”
基于對團隊的了解與信任,張克清楚地將公司定義為技術型公司,而其核心技術或將在反欺詐領域帶來更多可能性。
對于如何更好地實現反欺詐,張克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與其他企業選擇購買黑名單不同,猛犸反欺詐采用的是實時監控技術,拒絕購買黑名單行為。在張克看來,黑名單雖然有效,但是是負產品,很容易“誤殺”:一部分人可能是無意識地將自己的電話賣給了相關的詐騙犯,自己就進入了黑名單;也會存在新辦理的電話號碼在之前被別人使用的時候就已經進入黑名單之中的情況。
而想要實時監控,迅速捕捉異常行為,在毫秒級的時間里迅速作出反應,龐大的用戶基數是前提。橫向來說,覆蓋用戶越多,越容易發現個案;縱向來說,對于個人行為越了解,當個人出現異常行為時,系統就越敏銳,能夠第一時間作出反應,防止欺詐行為。
目前,猛犸反欺詐在公有云端已經覆蓋4億移動終端用戶。
猛犸反欺詐已經獲得相關領域的12項技術專利,其中“全棧被動式設備指紋技術”是一大亮點。
以往的反欺詐操作是通過識別人的相關信息鎖定詐騙行為,而對于一人經過多次身份偽裝進行詐騙的行為,會較難作出判斷。
猛犸反欺詐的這項技術是將移動終端手機作為信物。識別手機后,無論詐騙者偽裝成何種身份,只要是通過其手機進行詐騙,系統都可做到自動識別,防止欺詐行為的發生。
截至目前,猛犸反欺詐已服務各類企業機構逾300家,其中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美團網、厚本金融等。
除此之外,2017年3月,猛犸反欺詐已完成由DCM領投的5000萬元A+輪融資,并于2017年7月登上由創業邦發布的“2017中國人工智能創新公司50強”榜單。
對于獲得此次漕河涇科創嘉年華總冠軍,張克表示前期壓力很小,但真正進入總決賽后,反而突然感覺壓力來了,也沒有更多的心理準備。
他用史泰龍主演的電影《敢死隊》來形容此次勝出:足夠強大的團隊,即使在毫無計劃的情況下接到任務,仍能將其出色完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