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燦+吳文慧+莫偉怡+游聰+黃鑫
摘 要:在全面實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下稱“規培”)形勢下,文章調查廣西本科免費醫學定向生(以下稱“定向生”)的規培意愿、服務態度和職業傾向,了解定向生在規培結束后服務基層的愿意和影響因素,并對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關鍵詞:醫學定向生;規范化培訓;職業
一、調查目的
以廣西4所醫學院校本科醫學定向生為對象,調查定向生對規培的看法、職業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對發現的問題向提出建議和應對策略。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對廣西4所醫學院校定向生開展問卷調查。回收245份有效紙質問卷,通過問卷網App軟件回收網絡問卷255份,合計500份有效問卷。
(2)訪談調研。走訪4所在校和規培中的定向生30名,訪談授課帶教老師代表和定向班級輔導員代表各2名。
三、調查結果
1.基本情況
截止到2017年初,廣西醫學定向生人數約有1700人。調查對象中廣西中醫藥大學200人,占40%;廣西醫科大學95人,占19%;桂林醫學院102人,占20%;右江民族醫學院103人,占21%;合計500人。其中在校生485人,占97%,規培期間15人,占3%。
2.對規培的認識和意愿
(1)政策認知。465人選擇較了解,占93%;35人選擇“不了解”,占7%。主觀愿意參加規培的人有443名,占89%,不愿意有57名,占11%。大部分學生對規培均都有了解,根據收回的問卷,35人因不了解規培而不愿意參加規培,可見對規培的認知影響著定向生對規培的選擇意愿。
(2)參加規培的原因(多項選擇)。有387人認為可以提高專業水平,占87%;369人認為可以提高閱歷,占83%;371人認為規培三年納入服務期六年的時間等優惠政策支持,占83%;223人認為是政策硬性要求,占50%;137人選擇大眾心理,隨波逐流,占31%;還有69人是其他因素,占15%。調查結果顯示,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增強臨床實踐能力是定向生參加規培的主要原因,而政策要求次之,大部分定向生希望通過規培提高診療能力和業務水平,以更好地為基層百姓服務。
(3)規培的政策保障(多項選擇)。調查中,有407人希望基本工資、補貼及住宿等福利更高更優厚,占81%,有376人希望帶教老師更專業、學歷更高、經歷豐富,希望教學培訓等設備更加完善,占75%,有342人希望考核公平公開,占68%,有115人有其他想法,占7%。大多數定向生希望規培期間有更好的待遇,而目前規培期間待遇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中央財政為培訓的住院醫師每年投入3萬元;二是地方財政的配套資金;三是培訓基地績效工資的補助,以及原單位承擔的基本工資。規培保障政策的落實情況,影響定向生對規培的支持態度。
3.在規培政策的影響下,定向生的職業傾向
(1)定向生的職業意愿情況,有329人表示不會改變職業,依舊從事醫療行業,占66%;有78人選擇改變職業,占16%;還有93人搖擺不定,占18%。調查結果顯示,半數以上的學生不會改變職業意愿,但仍有16%的人會改變職業,18%的人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這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2)在93名搖擺不定的定向生中,他們的職業意愿選擇上(多項選擇),有55人選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占59%;41人選擇商業、服務業人員(包括醫藥營銷),占44%;有31人選擇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占33%;有26人選擇生產、運輸設備操作及有關工作人員,占28%;有29人選擇專業技術人員,占31%;有14人選擇軍人,占15%;22人選擇其他占23%。結果顯示,職業傾向搖擺不定的定向生更多偏向于從事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這類有權有錢的職業,整體上呈現職業多樣化、目標意愿不明確的狀態。
(3)在對將來從事職業的期待(多項選擇)上,無論是否選擇繼續從醫,有295人希望平凡,但有固定收入,占59%;有373人希望工資與福利高,占75%;有368人希望受人尊敬,占74%;有287人希望得到社會高度評價,占57%;有320人想助人為樂,為社會服務,占64%。大部分學生對職業期待呈現一種理想狀態,即期待平凡、固定的高收入或者受人尊重并且能為社會服務的理想職業。目前,國內醫生這個職業基本上滿足定向生的職業期待。
4.訪談結果
(1)談及對未來的規劃,定向生提升學歷意愿強烈。大多數學生希望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為將來的工作與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2)定向生缺乏長期的職業規劃意識。30人中有18名定向生對規培服務期滿后缺少明確的規劃。定向生畢業后回到基層簽約醫療衛生機構就業,對服務期滿后缺乏規劃。
(3)對93將來職業意愿搖擺不定的定向生訪談,有48位學生認為規培周期長、薪資待遇不高,對規培是否能真正提高臨床能力持質疑態度,對規培的認知存在負面理解。
四、建議與應對策略
1.加強規培制度的宣傳、解讀
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定向生對規培政策認識和理解程度較低。規培政策事關定向生的切身利益,相關部門應積極利用信息媒介,及時向在校醫學生傳播住院醫師規培信息并進行深入解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規培的目的和意義,增強學生對規培的知曉度和支持度[1],以盡早解打消向生對規培的疑慮。
2.建立因型帶教和需求與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規培考核制度
規培效果可以影響職業意愿。規培基地在定向生培養上應注重因型帶教,優化理論學習內容和臨床帶教安排,根據學生知識儲備和能力擅長等情況適時調整帶教培訓內容,讓規培合理化和實效化,例如,可讓定向生在基礎薄弱的科室延長學習時間,以確保全面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重視強化帶教老師的責任意識,由專人定期審核,帶教工作與教師績效掛鉤等,保證學員培訓中能真正得到指導。
3.放開對定向生攻讀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限制
政府教育部門應該解除對定向生攻讀全日制研究生的限制,開放定向免費全科畢業生的保研、考研的限制,構建多層次的醫學教育體系,開展免費醫學定向本科、碩士、博士的培養工作[2]。
4.建立規培期間醫生的最低保障制度,為今后職業發展提供空間
待遇保障不確定是目前影響定向生規培的重要因素,建立合理的最低薪資待遇的保障制度,能讓定向生堅定其從事醫療衛生事業的信心,在制度上確保醫學生規培期間的薪資待遇,穩定規培隊伍。
參考文獻:
[1]劉 棟.醫學院校應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構建的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9):101-103.
[2]黃 星,韋 波,張海英,等. 構建系統化的全科醫學教育體系的研究[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4(6):6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