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彥+吉喆陽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我國廣大居民的環保意識在不斷提升,同時人們對環境監測工作重視程度也隨之增加。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通過各種先進監測手段幫助其更加有效、全面地掌握環境信息,從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合理性的環境保護措施?;诖?,文章就針對環境監測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環境監測;大數據技術;應用
一、環境監測的工作以及其作用分析
環境監測主要是指相關部門將環境當作重要的監測對象,引進現階段最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得出重要的數據信息,同時對其進行有效的分析。工作人員利用先進技術對環境實時監測,一旦出現污染情況便及時進行有效處理,避免造成損失或是導致污染擴大。也可以根據所得數據進一步制訂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因此,環境監測除了可以掌握當地環境的實際情況,更是開展環境工作的前提與基礎。
二、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構架及其主要功能
1.大數據管理與傳統數據庫的區別
當前我國很多地區仍然使用的是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該模式存在較大的局限性,無法有效滿足大數據高效率存儲和訪問的需求,同時更無法滿足高擴展性和高可用性的要求。大數據管理與傳統數據庫之間存在本質區別:第一,數據規模存在差異。傳統數據庫主要以MB為基本單位;大數據則是以GB、TB為基本單位。第二,數據類型不同。傳統數據庫主要是將結構化數據作為重點,因此種類單一;大數據還包括結構化、半結構化以及非結構化數據。
2.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架構
大數據平臺是多方匯聚、吸納、整合、統籌,對社會各類、各行業信息進行再次組織,同時將這些均參與或是涉及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的主動產生、專業產生以及間接產生,是大數據平臺的供給。這些多元、異構或是結構化信息在大數據平臺上進行匯聚,且信息價值密度存在較大差異。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大數據平臺上的各種信息進行整合,挖掘出自身需要的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科學的高層次的改造、轉換以及有序組織,使其從單一的因子向多維關聯轉化,從而實現數據信息趨向規律性。整體技術構架主要是根據物理資源以及網絡資源,采集整合所有環保相關的數據將其放置在大數據平臺上,對這些數據進行合理挖掘與分析,提供基于可視化的數據分析結果應用,從而建立面向對象的環保業務應用系統和信息服務門戶,為第三方環保應用商提供統一的應用展示平臺,更好地為企業、政府等受眾群體提供環保信息服務和交互服務。
3.數據采集與存儲
數據中心工作人員一定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以及不同類型的環境數據,利用數據抽取、分發、清洗、轉換以及裝載等過程,將整個數據中存在的不真實數據進行有效篩選,保留精確的數據,同時將源數據存儲到數據共享平臺中,通過這樣的流程可以提高環境監測數據分析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存儲的數據必須根據生命周期配置為歷史回檔數據和當期使用數據,同時必須對外開放查詢服務平臺。
4.數據處理與共享
數據處理主要是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根據預先定義的計算處理需求采取批量計算的方式進行處理,從而更好地實現數據建模以及數據計算功能。例如,針對大氣、水體等環境質量進行實時監測,引入預測模型,從而對環境質量變化的趨勢進行合理預測,這樣才能為后期開展的環境容量核定、城市規劃等提供重要的信息數據。為了進一步保障廣大居民居住的環境質量,相關部門一定要根據當地城市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污染企業進行監督與管理,建立全面的企業監控預警機制,對企業生產排污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保證生產、排放以及存儲等各個環節監督與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監察部門執法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據。相關部門還要建立數據共享層支持建立數據服務的標準化接口,加強聯防聯動,從而加大環境監督管理的力度。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增強,環境監測的重要性也會更加突出。一定要提高對環境監測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要求,樹立其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加強對相關設備的巡查次數,做好后期養護與維修工作,從而更加有效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審核力度。
參考文獻:
[1]魏 峰.大數據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2017(1):259.
[2]解 輝.大數據技術在環境監測中應用研究[A].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5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