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
摘 要:當前,部分高職護理生理論知識基礎薄弱,動手能力不強,但其未來承擔著大多數醫院、衛生院和診所繁重的護理工作,其作用不可小覷,其地位不可低估。針對當前高職護生高居不下的輟學率,文章作者通過對輟學學生和在校生的調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關鍵詞:高職護理生;輟學;厭學
一、高職護理生輟學率的原因分析
(1)學生管理方面的原因。對學生的有效管理是任何一個學校管理者的首要任務,尤其是在目前復雜的家校關系下。從網上不斷曝光的高校甚至是中小學有關學生的問題來看,網友習慣于把矛頭指向學校和教師,而很少去追究學生自身的責任。不少學校一旦學生出現了問題,就上下緊張,噤若寒蟬,采取息事寧人的方式,安撫家長,對其進行賠償。有些甚至對沒有任何責任的教師和輔導員進行處理,傷害了教師的感情,破壞了學校的權威和尊嚴。在此種環境下,不少學校采取嚴管的方式,預防學生出事。但是,管得越緊,學生抵觸情緒越大,厭學情緒越嚴重,無形中造成越來越多的學生退學。
(2)學生自身的原因。大多數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差,自我約束力不強。很少有學生會像初中、高中階段一樣,投入主要的精力用于學習。高職課程多,難度又比較大,學生如果課后不及時復習,課堂上所學知識很容易忘記。因此,隨著教學進度的不斷推進,不懂的知識越來越多。到后面不少學生干脆放棄學習,一心盼望期末考試前教師畫重點。有些學生則干脆選擇退學。
(3)社會原因。當下,社會選擇人才還是一味地追求高學歷,以高學歷撐門面。即使在一線以操作為主的崗位上,低學歷人才也遭受各種潛在歧視。眾所周知,學歷只能代表一個人接受教育的程度,但學歷與能力不能畫等號。2015年9月上海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500余名城管基層執法人員,學歷要求為本科及以上學歷。高考狀元被不斷地吹捧和宣傳,那些考得差的學生,如社會棄兒被忽視。高職護生學歷低,在擇業前、就業中都難免受到歧視,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因自卑而厭學、退學。
二、降低高職護理生輟學率的方法
(1)學校應該敢于管理和善于管理。學校的管理應該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社會大環境,寬嚴相濟。高職護理生中大多數都是成年人或準成年人(年滿16周歲)。應以民主管理和學生自我管理為主導,班主任的直接管理方式為輔。不能因為怕出問題,就管得很死,讓學生產生有如被囚禁的感覺。學校應該為學生創造寬松、自由的成長環境。對班主任和輔導員的考評不能僅限于定量標準,學生對班主任或輔導員的評價也應該和學校對其的評價同等重要。對學生的操行考核不能局限于出勤率和上課表現,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參與班級、學校和社會各種公益活動時的表現。學校應該作為學生成長鍛煉機會的提供者而不是“獄警”角色。
(2)引導學生自學,提供自學平臺。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在高職護生進校時就應該及時向學生解釋清楚,高職的學習模式不同于初中、高中。前者更側重于課后自主去學習,后者側重于任課教師的安排。高職學生的課程任務沒有初中緊,目的是讓學生課后有更多的時間自學或者發展其他方面興趣。學校應該鼓勵學生在業余時間尤其是晚上走進自習室和圖書館,或者發展其他特長。對寢室網絡開放時間可以進行適當控制,和網絡部門密切合作,在晚上和上課時間關閉網絡,從而使得學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學習。
(3)勞動就業管理部門應該整治就業歧視行為。對于一線勞動密集型技術崗位,如護士和藥企車間員工,相關單位不得設置高學歷門檻,變相限制低學歷的高職生進入。因為經歷四年的在校教育和一年的實習鍛煉,這些高職生完全能夠勝任勞動密集型的工種。有些醫院要求護士必須是本科或大專學歷,實屬“高射炮打麻雀”,勞動就業部門應該針對這類行為進行整治。在組織行政事業單位招聘崗位中,應該要求招聘單位有一定比例的高職生崗位,以從國家層面重視高職生的價值。
總之,高職生是一個重要的群體,對于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維護社會的穩定都有著重要作用,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參考文獻:
[1]張勁松.五年一貫制高職學生流失成因及對策[J].職教通訊,2007(12).
[2]姚艷玲.高職院校學生輟學的歸因及其解決路徑[D].重慶:西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