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超云
摘 要:中國人在學習英語語音時,漢語方言會起到遷移的作用,由于漢語拼音與英語音標之間存在一定的共性,因此漢語方言必然會對英語語音的習得產生影響。文章從英語元音的習得和英語輔音的習得兩個角度展開探討,詳細分析了漢語方言對英語語言學習產生的影響,希望眾多的英語語音學習者能夠重視漢語方言對英語語音習得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漢語方言;英語語音習得;英語輔音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一、漢語方言對英語元音習得的影響
英語語音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元音和輔音,其中,輔音共有24個,元共有20個。相對而言,元音的發音更難一些。元音本身又包括單元音和雙元音,其中,單元音共有12個,雙元音共有8個。元音的發音技巧會因單元音及雙元音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發音方式,而元音的發音一般會受到以下兩個因素的制約。
(1)唇形。以對英語元音中的圓唇音習得為例,在英語中,圓唇音發音是在嘴唇小而圓的情況下發音的。然而對于講吳、粵方言的人來說,發出標準的圓唇音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這兩種類型的方言當中,根本就沒有圓唇音。這兩個地方的人在學習圓唇音時,通常會習慣于使用吳、粵方言里面的扁唇音來替代圓唇音,這就造成了漢語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的負遷移。
(2)舌頭的位置。不管在漢語方言的發音中還是在英語元音的發音中,舌頭都是進行發音的最關鍵部位。在進行元音發音時,由于舌頭位置的高低存在一定的區別,所以發音的質量會受到很大影響。與漢語方言相比,英語元音發音過程中的舌尖位置更加靈活、多變。但是,很多英語元音習得者在漢語方言的影響下,對英語中的高元音與低元音的認識不足,且存在一定的混淆,所以在進行元音發音時,往往會呈現出較為混亂的現象。以[Q][e]這兩個英語元音的發音為例,這兩個元音在發音時,發[Q]時舌頭在口腔中的位置,要比發[e]時稍微低一些,并且最高點與[e]相比,也更為靠后,因此,粵、贛地區的英語元音習得者經常會將這兩個元音音節的發音混為一談,甚至錯誤地認為[e]音就是發出更短的元音音節[1]。所以,英語語音習得者練習元音發音時,應當對不同的元音音節進行正確區分。在我國很多地區,受方言的影響,經常出現長元音發音時間過短、短元音發音時間不到位等狀況,這主要是由口腔肌肉的緊張或松弛情況所引起的。因此,英語語音習得者在練習英語元音的過程中,應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漢語方言特點,對元音發音進行有針對性的糾正。
二、漢語方言對英語輔音習得的影響
由于英語元音發音方面的學習較為困難,導致很多英語語音習得者只關注漢語方言對英語元音發音造成的影響,而沒有對漢語方言給英語輔音造成的影響給予足夠的重視。有一位語言學家曾說過,“元音主要是與英語發音的準確性有關,輔音則主要與英語發音的意義有關。如果英語輔音的發音不夠標準,那么很容易造成聽話者對說話者想表達的意思產生誤解。”通過對國內英語輔音發音現狀的詳細分析可知,很多英語語音習得者并沒有對英語輔音的發音特點有足夠清楚的了解,他們往往會直接用漢語方言里面與之發音相似的音來進行替代。
例如,有些英語語音習得者在學習“see you tomorrow”的發音時,竟然直接在“see you tomorrow”的下方標注“誰又偷貓肉”,這種用方言進行英語語音學習的方式很容易使英語語音的發聲不夠準確。濁輔音和清輔音的混淆就是其中一個體現。比如[k][tS][f]這幾個音標屬于清輔音,在發音時聲帶是不能發生振動的,而[z][Z][dZ]這幾個音標屬于濁輔音,在發音時聲帶需要發生振動。而在漢語拼音中則存在b、p、g、k這些音節,英語語音習得者在學習英語發音時也經常會借助這些音節,但在英語輔音后面加上這些漢語音節的發音替代原本的元音后,會導致一些漢語方言比較重的英語語音習得者在發音時過于拖沓,不夠簡潔[2]。
三、結語
由此可見,漢語方言會對英語語音的習得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若想習得準確無誤的英語語音,就必須提高對來自漢語方言方面的影響的重視程度,及時地糾正英語在學習英語語音時的一些錯誤發音,盡量將發言的負遷移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陳曉璇,劉 璐,王元元,等.淺析漢語方言對大學生英語語音習得的影響——以青島工學院為例[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2):187-189.
[2]張亞慧.從語言遷移角度看鄂爾多斯方言對英語語音習得的影響[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