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志芳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和“互聯網+”的開拓,共享教育資源成為教育者及教育實施機構的研究熱點,國家逐步推動教育進入共享時代,實施了一系列共享課件、共享程序等新技術手段。結合傳統課題的優勢,將近程課堂教學和遠程網絡教學融入現代教育中,教育者能夠更好地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同時也促進了接受教育者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文章將從大學生教育層面淺析云課堂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大學生學習的影響,以及提出一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課堂共享;傳統教學;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G434 文獻標識碼:A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盎ヂ摼W+各行業”正成為一種創新新導向,而“互聯網+教育/課堂”更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改善國內基礎教育環境和解決教育弊端的新對策。
一、高校的云課堂發展現狀
1.云課堂發展現狀
當今,隨著4G網絡的普及,移動設備、移動客戶端的高速發展,大學生使用網絡設備的頻率呈高增長趨勢。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占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為54.3%。同時,我國編制引發了《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進一步促進以“人”為本的云課堂發展,在高校普及率呈高速增長趨勢。
2.云課堂與傳統課堂的比較
傳統課堂具有教學資源局限、空間局限、時間局限的弊端,而云課堂突破了傳統課堂只能“面對面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缺乏課堂討論”等模式,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法,把課堂搬到互聯網上,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云課堂與傳統課堂的結合
云課堂和傳統課堂相結合,優勢互補,并非將二者割裂。云課堂是傳統課堂的內容延伸,增設了線上討論區、章節檢測、疑難問答板塊、預習板塊等;云課堂是傳統課堂的時間延伸,讓面對面教學的時間更有彈性,教學計劃落實得更有力;云課堂是傳統課堂的空間延伸,學習不再局限于一個教室小空間。
二、云課堂與傳統教學結合的發展模式對大學生的影響
(1)教育者能夠通過遠程程序實時了解和跟進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對學生進行學習診斷、學習引導、學習反思等。
(2)學生不再局限于課堂,能通過共享資源及時回顧課程內容,同時能夠與教師和同學線上討論問題;在面對面課堂開始前,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發放的小知識,對課堂內容提高興趣,回顧及預習學習內容。
(3)采用線上限時答題和保密措施,可避免學生作業抄襲問題的存在,也可杜絕不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現象,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4)方便教學者對學生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
(5)云課堂可以加強教育者和學生之間的聯系,改變單一云課堂教學的低效率、無監管、學生自控力不足的劣勢,以課堂面對面為主、以網絡課堂為輔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大學生的學習。
三、云課堂發展中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
(1)學生自覺性差,出勤率低。針對此問題,在云課堂上增設簽到措施,簽到每分鐘進行一次更新,能夠有效避免“代課”“代簽到”等不良行為,教師可對未簽到學生進行警告處理。
(2)網絡課程具有復雜性,學生不善于利用好的學習方法學習。針對此問題,教師可對學生使用程序進行相應說明,說明清晰明了,便能立即達成效果,解決網絡課程“擇課”“任務完成”等板塊技術問題;
(3)云課堂和傳統課堂的結合,對傳統課堂的參與度具有削弱作用。針對此問題,教師應多運用啟發性教學策略,激發學生興趣,增加教學討論任務,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充滿好奇心和質疑性,上課時能夠更有目的地解決問題。
(4)網絡系統不穩定,教學資源不能及時同步更新,功能設計不合理。針對此問題,教師可加大對云課堂系統的技術支持,定期對其功能進行維護和修理,確保云課堂隨時隨地正常運行。
綜上所述,傳統課堂和云課堂相結合,優勢互補,可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發展,提升教學水平,促進人才培養方法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安璇璇,劉夢婷,付宇航,等.大學生云課堂應用現狀的個案調查[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4):108-109.
[2]程壽綿.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創新研究——云課堂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3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