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麗
摘 要:為引領乳山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乳山市教育局、教研中心積極聯動,大力開展教學領軍人才培育工程。如何打造領軍人才、促進超越發展?文章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簡要分析,即“開源挖潛,建全優化人才數據庫;創優模式、打造名師形象窗口;內引外聯,努力培育教學領軍人才”。
關鍵詞:數據庫;人才培育;名師 ;領軍人才
一、建人才數據庫,挖掘名師資源
一是降低數據庫底線,最大限度圈定人才。根據乳山市教育發展現狀,相應地降低了數據庫的信息錄入底線,確保了數據庫的規模。在選拔人才時,優先錄入中青年教師,將很大一部分極具潛力的年輕教師納入人才庫管理,為名師培養打下了基礎。
二是量化數據庫管理,鼓勵教師發展特長。在數據庫量化管理中,在確保師德優秀的前提下,選擇具有一技之長的教師進行重點培養,使其成為該領域的“拔尖人才”。這種不以差項否定人的數據庫管理理念,也在教師中形成了鼓勵特長、發展特長的良好氛圍。
三是保持數據庫更新,實行末位淘汰機制。每次比賽活動或者學期結束后,根據比賽成績和年度評比活動,及時吸納新鮮力量,對數據庫進行更新。對進步不明顯、師德不達標、同學科或專業排名靠后的教師,實行末位淘汰,從而使已上榜的數據庫名師樹立危機意識,有效增強教師業務競爭力,形成催生名師成長的良性循環。
二、創優管理模式,樹好名師形象
通過改進爭先創優模式,樹立名師形象,增強教師榮譽感,有效提高了教師爭先創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是營造爭先創優的氛圍。大力開展“有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為”榮譽教育,通過集中授課、網上學習討論、演講比賽和體會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師爭當名師、鞏固名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健全考核機制,營設名師成長環境。改變以往單純的以精神獎勵為主的表彰模式,將名師個人與職稱評聘、提拔重用掛鉤,增強教師爭創名師的積極性;將名師學校與教育資源和校長進步掛鉤,增加學校培養名師的緊迫感,也為名師成長創造了良好環境。
三是資源杠桿傾斜,激活創優動力。實行“有成績,就有資源”的資源分配新模式,對在爭先創優活動中涌現出的名師進行針對性的教育資源扶持和傾斜,提供更多的鍛煉展示機會,向省市兩級甚至國家級推薦授課,提高其知名度,充分發揮名師促推學校教育、帶動學科發展的良好作用。
三、內引外聯充電,提升名師能力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提高教學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圍繞提升教師培養質量,打造名師,我們堅持內引外聯,強化業務培訓,助力教師拓展思路、奮勇爭先,為教育高位優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是承辦名師現場會,促進專業能力提檔升級。積極申請各種教育現場會,充分利用現場會的有利契機,以現場會為牽引,化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促推名師更快更好成長。
二是堅持名師聯動,拓展教學思路、視野。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模式,先后組織名師60人次去威海、青島、濟南、東營、廈門等地,與當地名師同備課、同活動、同研究、同上課,積極學習和借鑒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積極邀請北京、天津、煙臺等地優秀名師到乳山進行專業培訓,通過開辦講座、難點釋疑和“同備一堂課”等方式,開拓名師的教學思路,提升綜合業務素質。
三是打造名師團隊,培育領軍人才。針對部分教師教育觀念、教育策略、教育方法和知識能力滯后的實際,加大培訓力度,不斷完善校本培訓、遠程研修等師訓制度,創新了網絡教研、片區聯合教研、定點聯系學校、教學質量幫扶行、“1+2”影子工程等師訓形式,構建“訂單式培訓+學分制考核”師訓模式,有力地提升了教師專業水平。建立名師工作坊,“充分發揮名師的輻射效應,讓名師的精神和思想既落地又生根,引領更多的優秀教師專業發展,在區域內造就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的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通過金字塔式的培育新機制,助推專業成長,促進了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小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J].中國大學教學,2013(12).
[2]王麗君,董 永.名師工作坊助推教師專業成長[J].教學與管理,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