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對北京及其他地區多家公路長途客運站調研發現,已經開展基于公路長途客運小件貨物快運業務的車站均沒有對此項業務核算其相關成本,造成在制定運價時缺乏成本依據,為了解決這一關鍵問題,分析了與小件貨物快運業務相關的成本項,認為公路長途客運站與小件貨物快運相關的固定資產折舊費,即固定成本項是合理制定小件貨物快運運價的關鍵,根據客運站與小件貨物快運相關固定資產的使用特性,將固定資產折舊分為兩類,對每一類固定資產折舊進行分析,并用實際算例對固定資產折舊,即固定成本進行了核算。
[關鍵詞]公路運輸;經營成本;固定資產折舊;小件貨物快運;固定成本
[中圖分類號]F253.4;F2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52x(2017)03—0092—05
1引言
2013年的營業稅改增值稅,對運輸企業是重大利好,但這要求運輸企業必須準確核算經營成本。對北京及其他地區多家公路長途客運站(以下簡稱客運站)的調研中發現,已經開展基于公路長途客運的小件貨物快運(以下簡稱小件快運)業務的車站僅核算了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的部分顯性成本,如人員工資、維修費、營銷費以及雜費等,但忽略了經營成本中的固定資產折舊費。這造成了客運站小件快運業務經營成本核算的誤差,直接影響了客運站小件快運定價,進而影響客運站有關小件快運業務經營管理決策的正確性,同時也影響到客運站企業增值稅的規范繳納。
為使客運站合理地核算與小件快運相關的經營成本,本文分析了客運站與小件快運相關的經營成本項,重點探討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的固定資產折舊,并用一個實際算例說明客運站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的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和步驟。
2客運站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的成本項分析
公路長途客運企業以運輸旅客為主,小件快運只是“捎腳運輸”,即充分利用客運車輛的行李艙資源。據文獻[2]中第十三條客運票價構成可知,對客運公司而言,其成本已分攤在旅客票價中。因此,與小件快運業務產生成本關聯的企業只有客運站,其小件快運業務包括貨物發送和到達交付。
2.1與客運站小件快運發送業務相關的成本項
客運站小件快運發送業務有:開發市場組織貨源,對貨物安檢、稱重或計量體積、計算運費、搬運裝卸、儲運等。
與其相關的成本項有:小件貨物倉儲和辦公設施建設費,安檢、消防及監控設備購置費,計算機系統、稱重設備、包裝搬運設備購置費等,人員工資、福利和獎金,日常辦公費,維護折舊費和稅金,以及車站開展小件快運盈利等,用C(t)(元/年)表示第t年客運站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的總成本,則有:
其中C(t)表示客運站開展小件快運業務第t年第i項投入成本,m表示開展小件快運的全部成本項。
2.2與客運站小件快運到達交付業務相關的成本項
客運站小件快運達到交付業務相對簡單,基本沒有設備投入,僅是負責將運到貨物交付給旅客或貨主,既可以設置專人負責交付工作,亦可由車站客運服務員或客運公司司乘人員代辦交付。其成本和預期盈利相對較低,可將其合并到公路長途客運公司的成本中一并考慮,或可忽略不計。
因此,客運站僅需核算與小件快運發送業務相關的經營成本,通過調研多家客運站小件快運發送業務,將與小件快運發送業務相關的經營成本項歸納見表1。
在客運站實際生產中,核算與小件快運發送業務相關的成本項時,由于各種原因,客運站通常僅核算顯見的成本,如人員費、維修費、營運間接費等;而對于固定資產折舊,則沒有進行準確的核算,有些車站甚至忽略了這一大類的核算。因此,小件快運發送業務相關的成本核算往往不準確,影響了小件快運運價制定的合理性,進而影響了小件快運經營管理決策的正確制定。
對表1成本項的人員費、維修費、營運間接費等,通過歷史財務數據,簡單加總求和,就能夠計算出歷年的成本費用(屬于經營成本中的變動成本),再采用相應的方法推算預測未來一年或若干年的變動成本,以此作為制定小件快運運價的成本數據之一。而對于固定資產折舊費(屬于經營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則需要計算固定資產折舊,即式(1)是由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固定資產折舊)兩個部分組成。
其中第1、2種折舊法屬于直線折舊法,其折舊額基于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或其預產量較為均衡;第3-5種折舊法屬于加速折舊法,其折舊額呈遞減趨勢;第6、7種折舊法屬于動態折舊法,折舊額根據年利率的變化而變化。
3客運站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的固定資產折舊分析
將客運站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的固定資產定義為:使用期超過一年的房屋、機械設備、計算機、器具、輔助工具等。
根據上述定義,將客運站與小件快運相關的固定資產,按其用途、性質分為輔助型固定資產、機械設備固定資產和管理工具等,見表2。
3.1第一類固定資產折舊
客運站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的固定資產中,輔助型固定資產與管理工具在使用期內,年使用負荷、強度等基本相同;管理工具只是應用,沒有再開發,無形損耗不大.因此,將輔助型固定資產和管理工具的折舊歸為第一類固定資產折舊。
對第一類固定資產,可采用折舊數額較為均衡的平均年限法進行折舊。根據小件快運業務開展過程中固定資產使用的實際,參照文獻[5]第六十條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最低要求,即可確定客運站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T,則第一類固定資產每年的折舊費可采用式(3)計算。
3.2第二類固定資產折舊
將機械設備類固定資產歸為第二類固定資產,對第二類固定資產,可選擇加速折舊法。
首先,隨著使用時間推移,會產生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前期效能高,而后期效能低,即產出效益呈由高降低趨勢;修理費、維護費等逐漸增加.加速折舊法符合固定資產效用遞減規律,有利于各期的折舊費和修理費之和較為均衡,符合會計核算中的配比原則。
第二,加速折舊提高了固定資產使用前期的折舊提取額,補償了無形損耗的成本,有效防止了科技進步下的無形損耗。
第三,固定資產前期計提折舊較多,利潤較少,交納所得稅相應減少;后期計提折舊減少,利潤增加,交納所得稅相應增加.推遲了交納所得稅的時間,相當于企業獲得了一筆若干年的無息貸款,獲得一定量財務收益,符合會計核算中的謹慎原則。
根據前述折舊方法以及文獻[5],可采用的加速折舊法包括:定率遞減余額法,雙倍遞減余額法和年數總和法。
在核算機械設備類固定資產折舊費時,應根據其損耗程度確定最優使用年限,再根據最優使用年限采用加速折舊法來計算此類固定資產的折舊費。
計算與小件快運相關固定資產的最優使用年限T。在小件快運業務中,所用設備隨時間的推移,其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都將增加,導致設備維護修理費、動力消耗費等支出增加,即設備低劣化。使機械設備一次性投資和各年使用費支出總和最小,即設備壽命期內總支出最經濟,可采用低劣化數值法,就是將機械設備每年的維護維修費、動力消耗費等支出的增量視為常數(低劣化增加值),根據該設備使用期內年平均支出最小來確定使用年限,具體步驟如下。
4 S站2012—2014年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固定資產折舊
根據式(3)-(7),以及表4,計算S站與小件快運業務相關固定資產2012—2014年折舊費見表5。由于篇幅所限,略去機械設備固定資產最優使用年限測算,參閱文獻。
5分析結論
公路長途客運中的小件快運,作為門到門快遞跨區域“站到站”運輸的重要環節,低成本、速度快、安全準確,日益受到電子商務企業、快遞企業的青睞。本文的研究工作為客運站開展小件快運業務,制定運輸價格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但在實際核算有關成本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不同地域、不同規模、不同經營模式的公路長途客運站,與小件快運相關的成本項并不完全相同,應按照車站實際確定成本項,比如有些車站,將小件快運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經營,本站只收取固定的承包費用。作為第三方,這時對固定成本中的房屋建筑就不應核算房屋建筑成本,而應將每年的承包費納入固定成本核算。
(2)由于各客運站管理水平有高有低,經營環境有好有差,很多設備的使用狀態各異,同時各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對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也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在確定固定資產折舊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能完全照搬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步驟。
(3)客運站小件快運業務包括發送業務和到達交付業務,就車站而言這是兩個完全獨立的部門。對于小件貨物到達交付,一般是客運公司與車站按件單獨結算;車站還建有簡易臨時庫房,暫存到站不能立即交付的小件貨物,這時發生的暫存費用由貨主承擔,一般按件按日收取,收費標準由當地物價部門確定,車站參照執行,基本沒有議價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