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基于《紅樓夢》的霍、楊譯本漢英平行語料庫的檢索結果,以其中所含“撒”熟語的翻譯為例,通過與《現代漢英詞典》《現代英漢漢英詞典》及《新時代漢英大詞典》對比含“撒”的文化熟詞和常用俚語的釋義,發現了當代權威漢英詞典在詞目釋義、義項設立等方面尚存在不足。
關鍵詞:《紅樓夢》 平行語料庫 漢英詞典
一、引言
自1987年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基于語料庫編纂的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 of English面世以來,以平行語料庫輔助詞典編纂的方法在國外悄然興起{1},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而現有的漢英詞典始終沒有真正建立在大規模的平行語料庫的基礎上,多是靠語感編纂,在條目立項和詞目釋義方面就存在諸如少收、漏收或劃分不合理等問題,而“在詞典(尤其是學習詞典、多功能詞典等具有很強針對性的詞典)的編寫過程中,用傳統的方法很難確定詞目的選擇范圍,往往是顧此失彼,收詞難以系統、全面”{2},因為“傳統的漢英詞典通常都是采用內省釋義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具有個人性的弊端,同時也產生了大量在實際翻譯中毫無價值的解釋性釋義”{3}。
“楊憲益夫婦和大衛·霍克思都是公認的翻譯名家,他們各自英譯的《紅樓夢》也是公認的漢譯英名作。”{4}鑒于此,本研究嘗試通過對《紅樓夢》霍、楊譯本中中國常用漢字“撒”的文化熟詞和常用俚語及其翻譯的個案分析,并對照現代權威的漢英詞典的譯釋,來分析兩位公認的翻譯名家楊憲益與霍克思是如何處理這些熟語的,以期給漢英詞典的編纂以啟發和指導。
二、結果與討論
1.對含“撒潑”的固定熟詞的翻譯
表一:“撒潑”及其變體的翻譯
如上表所示,在翻譯“撒潑”這個熟詞時,漢英詞典大體圍繞“make a scene”和“refuse to be reconciled”“be unreasonable”進行釋義,釋義大同小異,有學者指出:漢英詞典的“編寫常依據一本或幾本詞典為藍本,往往互相借用,釋義、例證大同小異這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5},而《紅樓夢》平行語料庫詮釋均與之迥異,提供了更為豐富多彩的“撒潑”對譯材料和對應譯文,這些靈活譯文僅靠編纂者的語言直覺或個人的爬梳剔抉是很難做到的。限于篇幅,僅舉一例:
例一:他雖不敢還手,便也撒潑打滾,尋死覓活,晝則刀剪,夜則繩索,無所不鬧。 (第80回)
霍譯:she did not quite dare to return blow for blow, but she put on a fine display of hysteria, shrieking, rolling about on the floor and threshing about with her limbs. Thereafter she was constantly threatening suicide, and at any hour of the day or night they might have to snatch knives or scissors from her grasp or take down the noose which she had fastened for herself over a beam.
此外,對比漢英詞典,發現對“撒潑”的其他變體式(如表中的“撒起潑來、撒潑打滾、大撒潑性、拾頭打滾、恃酒撒潑”)及其翻譯未曾收錄在內,可見,現有的漢英詞典有關“撒潑”詞項的立目和譯釋還稍欠完備,李安興指出:“通過詞典編者根據詞的功能而提供的有序、合理的例證,讀者在掌握某一漢語詞語的英語對應詞的同時,還能夠掌握該漢語詞語同其他漢語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結合而組成的各種語言結構的英語對應表達方式”{6}。
2.對含“撒嬌”的固定熟詞的翻譯
如上表所示,在翻譯“撒嬌”這個熟詞時,漢英詞典大體圍繞“act/behave like…child/manner”進行釋義,釋義大同小異,重復率極高,而《紅樓夢》兩個譯本對“撒嬌”及其常用變體式“撒個嬌兒”的詮釋除了與漢英詞典有相似之譯文(紅色部分)外,還有迥然不同的譯文;在翻譯“撒嬌撒癡”時,漢英詞典除重復“撒嬌”之譯文(劃線部分)外,鮮有新詞,來看《紅樓夢》的霍、楊譯本與漢英詞典大相徑庭的釋譯,限于篇幅,僅舉一例:
例二:你這會子又撒嬌兒了,聽見放炮仗,就像“吃了蜜蜂兒屎”的,今兒又輕狂了。(第54回)
霍譯:Normally when you hear fireworks you get so excited I'd sooner eat a bee's turd than stand by and watch you!”
3.對含“撒”的文化熟詞和常用俚語的翻譯
漢英詞典中不但有詞、詞組,而且還應該有文化民俗語、俚語等熟語,然而,漢英詞典使用者常常發現“在把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觀念、事物譯成英語時……查閱一般的漢英詞典,很多關鍵詞付諸闕如”{7}。在比較研究中筆者也發現大部分的漢英詞典不收錄含“撒”的文化民俗語、俚語等熟語及其譯釋,而《紅樓夢》平行語料庫中,出現了許多含“撒”文化民俗語、俚語等熟語的翻譯,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首先,對于“撒帳”這個文化民俗語的立目和譯釋,漢英詞典中僅一部《新時代漢英大詞典》收錄該詞條,但遺憾沒有配例句。請看《新時代漢英大詞典》(2000年版,第1317頁)對“撒漫”的譯釋:
撒鏝 also 撒漫(舊語)generously, liberal, (often used in the early vernacular) spend freely,squander.
該詞典作為一部成功的漢英詞典的標桿,對此提供“舊語”標簽是一大進步,但舊語對一般讀者而言,還是有理解障礙的,沒有配例句也是缺憾,而“平行語料庫為雙語詞典處理文化局限詞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8}。請看:endprint
例三:襲人本又是個手中撒漫的,況與香菱素相交好,一聞此言,忙就開箱取了出來折好,隨了寶玉來尋著香菱,他還站在那里等呢。(第62回)
楊譯:and open-handed Xiren was a good friend of hers, as soon as she knew what had happened she opened her case, took the skirt out and folded it, then went off with Baoyu to find Xiangling still standing in the same spot.
再次,對于“前人撒/灑土迷了后人的眼”這個常用俚語及其譯釋,漢英詞典中均不曾收錄,殊為可惜!《紅樓夢》平行語料庫中有對應譯文可資借鑒。
例四:雖不能別的,到底給他上個墳燒張紙,也是姊妹一場,他雖沒留下個男女,也不要“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的眼”才是。(第72回)
楊譯:the least I can do is burn some paper money at her grave for friendship's sake. Though she didn't leave any children, we shouldn't forget her now that she's turned to dust.”
總之,現有的漢英詞典中,與“撒”有關的民俗熟語及其譯釋都普遍較少,很明顯漏收了一些義項。“事實上,從詞典學的角度說,每一個處理單位都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切取片段;在活的語言中,它們統涵著深刻的文化內核”{9},對文化詞目的處理,尤其是對一些民俗成語、俚語熟語等專釋中國文化的詞的處理而言,《紅樓夢》的漢英平行語料庫是個取之不盡的庫源。
三、研究結論
以上對《紅樓夢》霍、楊譯本中常用漢字“撒”的熟語及其英譯的研究,給漢英詞典編纂提供了如下的啟示:
其一,就詞目釋義而言,現有的漢英詞典對漢語常用詞“撒”的熟語及其譯釋對應詞過于強調概括性,過于注重字面概念意義,忽略語體信息和語境提示,注釋和例證相對匱乏,且詞目釋義重復率極高,很難見到既新又全的譯文,因此“建設語料庫并且使用語料庫來改進漢英詞典條目釋義質量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重視”{10}。
其二,就義項設立而言,現有漢英詞典在對漢語常用詞“撒”的熟語的收錄條目上亦趨向于重復,尚無詞典能全面展示該詞的常用熟語,即使是大型乃至巨型詞典,也未曾收齊,筆者認為不應忽略對那些常用俚語和民俗熟語的立目和譯釋,因為,它們在現實世界中也有內涵意義或喻義,且能夠展示漢語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建設語料庫來編纂詞典,包括雙語詞典,已經成為國際詞典學界的共識。它在幫助切分義項、提供例證、標注詞性等方面可以起到其他材料或工具無法替代的作用。”{11}
其三,詞典編纂者訴諸于適當的平行語料庫來采集對應詞或調用例句以補充釋義是必要的,學術界公認的《紅樓夢》楊憲益與霍克思譯本的漢英平行語料庫是我們可以從中搜尋漢英對應詞的“現成語庫”,蘊藏著大量的翻譯對等詞,且由于語料庫有提供語境之功能,可以在編輯語料時為漢語條目提供配例。王克非也指出,雙語對應語料庫,即平行語料庫的主要設計目的之一,便是“雙語詞典研編”,漢英詞典“如果在雙語平行語料庫的基礎上自行研編,一定會取得突破,漢英詞典也會得到更豐富的語料”{12}。
{1} Tognini Bonelli, E. Towards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from a corpus linguistics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1996(9):197-217.
{2} 章宜華:《計算詞典學與新型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版。
{3} 李德俊:《基于英漢平行語料庫的詞典編寫系統CpsDict的研制》,《現代外語》2006年第4期,第371—381頁。
{4} 馮慶華:《翻譯教學體系的探索》,《中國翻譯》2002年第2期,第80—81頁。
{5} 萬江波:《雙語詞典的翻譯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頁。
{6} 李安興:《試用〈范疇化的典型理論〉探討進一步改進漢英詞典中詞目標注詞性的問題》,《辭書研究》2006年第4期,第86—91頁。
{7} 曾泰元:《語料庫與漢英詞典編纂》,《辭書研究》2005年第1期,第79—87頁。
{8} 李德俊:《完全對等、零對等的考察與漢英雙語詞典研
編——基于平行語料庫的研究》,《辭書研究》2009年第2期,第55—66頁。
{9} 寒食:《從〈漢英詞典〉到〈現代漢英詞典〉看我國綜合性漢英詞典的歷史進程》,《外語與外語教學》1993年第2期,第27—30頁。
{10} 李安興:《語料庫與漢英詞典條目釋義質量的提高》,《辭書研究》2003年第5期,第29—38頁。
{11} 吳曉昱,王安民:《平行語料庫與漢英詞典編纂的對接》,《譯林》2012年第4期,第169—176頁。
{12} 王克非:《新型雙語對應語料庫的設計與構建》,《中國翻譯》2004年第6期,第73—75頁。
注:
1.本研究的語料庫來源:
[1] 曹雪芹 程乙本紅樓夢[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11.
[2] David Hawkes.1973、1977、1980.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umn I、II、III) [M]. London: Penguin.
[3] Yang,Hsien-yi & 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tra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1980.
2.本研究選用詞典如下:
[1] 吳景榮,程鎮球主編.新時代漢英大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2]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編.現代英漢漢英詞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3]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辭書部編.現代漢英詞典(新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作 者:姚琴,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流動站博士后,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語料庫語言學、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編 輯: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