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禽養殖生產是關系人類食品健康的關鍵部分。但是,家禽養殖在實際生產中可能會受到疫病的影響,不利于家禽生產和食品安全。為改善家禽的生產水平和疫病防治效果,需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地展開獸藥的應用。故此,本文針對家禽養殖生產中的獸藥合理使用展開研究,旨在提升獸藥的合理應用效果,規避食品安全隱患。
關鍵詞:獸藥;家禽;養殖生產;合理使用
中圖分類號:S859.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9-0065-02
獸藥是用于促進家禽生長,預防和控制疫病的有效途徑。但是,在實際的獸藥應用過程中,存在獸藥應用不合理、盲目使用獸藥的情況,不僅疫病的防治效果不佳,還可能導致藥物殘留和二次感染等現象,進而影響食品安全,亟須予以重視。基于此,本文對獸藥在家禽養殖生產中的合理應用展開研究,研究家禽獸藥的合理應用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1 結合生理特性,對癥用藥
獸藥不能盲目灌服,具體應用必須結合家禽的生理特性和發病特點,才能保障獸藥的應用效果,且不會造成反作用。
(1)家禽無牙齒,味覺差,且消化道短,消化吸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日糧影響,導致家禽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針對消化不良疾病,盲目選擇抗生素藥物和苦味健胃藥物是無效果的。故此,可選擇醋酸、大蒜等,改善家禽的消化水平。
(2)家禽沒有咳吐的動作,較容易出現甩頭、啰音等癥狀。因而,如果家禽出現藥物過量或是食物中毒等情況,催吐不會起到治療效果。通常可切開嗉囊,清除藥物和中毒物質。由于家禽沒有咳吐的動作,如果家禽出現呼吸道癥狀時,選擇常規鎮咳藥對家禽是沒有效果的。故此,可選擇祛痰和抗菌類藥物。
(3)家禽的消化道成酸性,對磺胺類、鏈霉素等藥物敏感。如需應用這類獸藥,則必須嚴格對藥物的用量進行控制,避免對家禽造成不良影響。
(4)家禽沒有汗腺,自身散熱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現全身感染。因而在家禽出現高熱情況下,需結合具體情況,做好降溫和對癥給藥[1]。
2 科學診斷疾病,正確用藥
獸藥的合理使用需要根據家禽的疾病類型,避免盲目用藥。在獸藥使用之前,需具備有效的家禽疾病診斷措施,并保障疾病診斷的準確性。
(1)家禽疾病診斷需要建立完善的診斷措施。為確保診斷的準確性,需從多角度展開診斷,并合理地應用實驗室檢測技術,結合具體的實驗室方法,確定疾病的類型與性質。
(2)不同的家禽疾病類型具有不同的表現特征,為突出獸藥的應用效果,獸藥的應用必須對癥。如果盲目給藥可能不會達到治療效果,甚至會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
(3)藥物的合理選用。不同的藥物具有其特定的療效和特點,且藥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另外,在使用藥物時,需對藥物的抗菌譜進行研究,具體用藥需要結合療效、副作用和殘留率等進行綜合考慮,從而正確使用獸藥。
(4)劑量的控制。為保障獸藥的治療效果,必須嚴格控制獸藥的使用量,不能盲目大量使用獸藥。在具體的劑量控制中,可結合家禽的病情狀況,如果出現急性傳染病和嚴重感染,可適當增加藥物的使用量[2]。
3 規范給藥時間,聯合用藥
(1)結合家禽的生理特點,選擇正確的給藥時間和給藥方式。不同類型的藥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時間,因而需要結合藥物的特點,做好獸藥給藥時間的選擇。例如:呼吸道疾病和大腸桿菌藥物的最佳給藥時間為上午6~8時。
(2)合理的給藥方式。為保障獸藥的作用效果,必須選擇正確的給藥方式。飲水和拌料是常用的給藥方式,但是,由于家禽消化功能問題,導致吸收效果不佳。故此,可以選擇肌肉注射的方式。例如:卡那霉素、大青霉素均選擇肌肉注射,用于呼吸道的藥物則可選擇霧化吸入的方式。
(3)在家禽發生嚴重感染或混合感染時,可選擇聯合用藥的方式,以提高獸藥的治療效果,但是,必須控制聯合用藥劑量。例如:氧氟沙星與地塞米松的聯合應用,可用于治療一些細菌感染。
4 結束語
獸藥在家禽養殖生產中的合理使用,主要從家禽的生理特征、疾病特征、藥物特征等方面出發,重視用藥量、給藥方式等對家禽和疾病的影響,從而達到合理使用獸藥的目的,推動家禽養殖生產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雪景. 獸藥在家禽養殖生產中的合理使用[J]. 福建畜牧獸醫,2014(1):31-32.
[2]扎西吉.中小規模養殖場獸藥使用調查分析與建議[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6(4):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