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表情是運用舞蹈手段來去表現人的各種情感的。它是構成舞蹈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觀眾進行舞蹈欣賞,獲得審美共鳴的橋梁。因此,舞蹈在表現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時,不僅憑借面部表情,而且要通過人體各部分協調一致的、有節奏的動作、姿態、造型來抒發和表現。動作節奏的快慢、力度和幅度的大小,能鮮明地表現出思想感情的變化。
【關鍵詞】:舞蹈音樂;舞蹈表情;舞蹈情感
前言
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自然表情動作,經過藝術加工、提煉、美化,就變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的舞蹈表情動態。舞蹈創作者從對生活的觀察體驗中,掌握生活中各種人物自然表情的特點,再經過藝術想象和創造,形成了有強烈感染力的舞蹈表情。
一、什么是舞蹈表情
舞蹈表情是通過舞蹈家創造的人物形象表達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它不同于一般自然狀態下的情緒,亦不只限于面部表情,而主要是通過“力度”、“速度 ”和“幅度”去體現。如《毛詩》序所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于這種特殊性,舞蹈就必然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和特點。舞蹈包含有舞蹈表情、舞蹈節奏和舞蹈構圖三個基本要素。節奏是舞蹈動作的時間因素,構圖是舞蹈表演者的表情和節奏的變化構成的,含有空間因素;造型性舞蹈表情是通過舞蹈家創造的人物形象表達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它不同于一般自然狀態下的情緒,本文需要論述的就是這三個要素之一的舞蹈表情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二、舞蹈表情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一)音樂與表情的關系
不同的音樂節奏產生不同的情感并流露出不同的情緒。最具代表性的兩種音樂分別為:悲劇美,喜劇美。
1、悲劇的音樂。恩格斯說,悲劇是反映“歷史必然的要求與這個要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矛盾。是一種在悲劇性的矛盾沖突中,體現了人物與事件的正義合理性,又以正面人物的不幸結局為審美對象,所引起的特殊的美感形式。根據故事情節發展的情感需要,所表現人物的傷心、悲痛、絕望、痛恨等。雙人舞《踏著硝煙的男兒女兒》中,“告別”時的場景,正是來源于生活最細微細節的表演。當男性的英雄行為與舍身救護的女性在感情上撞擊出閃爍的愛情火花后,戰士激動地抬起她的手,深情的眼神,欲吻的沖動,而又突然轉化為深情的敬禮的細節表演,無不在時時刻刻的運用自身的情感來展現面部的表情變化。
2、喜劇的音樂。魯迅先生說:“喜劇是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痹谙矂”硌堇铮煞譃榛?、諷刺、幽默和詼諧四種。在情節和表現形式上,大多都以美的形式表現丑,顯示出一種荒謬可笑的反?,F象。其次,極少部分是揭露生活中的丑惡現象,從而得到喜悅性的審美效果。如劇目《女兒嫁》,其作品展示出了初為新娘的那份喜悅與羞澀。通過舞者臉上欣喜的表情,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姑娘初為新娘的那種激動和萬分欣喜的心情。
綜上,情感是人們自然的心理反應,只有當我們的情感隨著音樂的不同而變化時,我們才會在舞蹈中產生自然的表情動作,而不是刻意的去打造,這樣的舞蹈表情才是發自內心的,才能打動觀眾。
(二)動作與表情的關系
舞蹈表情源于我們的平時生活,從生活中提煉、加工、組織、美化,然后就變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特色的舞蹈表情動態。在古典舞中,如舞蹈《黃河》中最后一篇章里,一個男演員跑上來后,把手伸向空中,這個動作是想讓大家知道,我們應該團結在一起,凝聚成一股力量,去反抗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緊接著無數雙手都伸向空中。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大家已經在無聲中激發出戰斗的熱情。他們的眼神透出了他們的堅強和對祖國的熱愛,他們緊繃的肌肉告訴了我們,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時刻準備戰斗。
舞蹈表情是動作和情感的藝術。它以人體動作為表現形式,以感情為主導因素,是人們生活與思想的藝術結晶,舞蹈表演中的表情是在舞蹈形象情感下通過面部肌肉和面部器官的運用來表現舞蹈形象所產生的情緒變化,當然舞蹈的表情并非掌握了以喜怒哀樂為主的表情就行了,而是要深層領悟所刻畫的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心理狀態,是半遮半露地袒露心境,還是完全剖白內心,這需要認真掌握。
(三)情感與表情的關系
塑造一個成功的舞蹈形象,要有雙方面的結合:除了理解音樂要表現的內容和擁有嫻熟的舞蹈技術外,舞蹈演員還要經歷由外到內,內外結合最終進入人物內心世界并體驗具體人物心理活動、把握其個性特點的一個復雜過程,從而給身體的技巧動作以內心依據。舞蹈的“情”,不是單純的加在已經出來的動作之上,而是用感情來發展動作。再由動作產生感情,而所有的感情,最終是由舞蹈者表情體現出來,這種表情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直觀的表演形式。
例如我們所看過的電影《黑天鵝》。劇中一個熱愛芭蕾舞的女演員,最后一段女主角看到自己兩臂長出羽毛,跟隨著音樂,越來越忘我,越來越瘋狂,仿佛在此刻自己就是一只既純潔又邪惡的天鵝。這一刻且不論她在肢體動作上是如何詮釋白黑天鵝的,單單是她的表情就能讓我們讀懂舞蹈中兩只天鵝所展現的不同個性。
三、如何訓練舞蹈表情
首先,我們要理解我們所要表現的舞蹈。了解我們是在展現一個什么樣的人物,或是講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這是正確表達一個舞蹈的前提。在理解了舞蹈以后,需要用心的去體會音樂,感受它的節奏、韻律和情感。當學會了這個舞蹈的動作以后,并漸漸地達到了熟練,更應該把心放到“投入”兩個字當中去。投入到舞蹈、投入到音樂、投入到人物。用心去理解舞蹈,是正確做出舞蹈表情的關鍵。其次,應該注重舞蹈演員間的相互配合,不僅要讀懂自身人物的內心,其他演員給的戲我們也要“接”住。最后,應多看一些舞蹈大師的表演,他們的成功絕對不只是因為他們的舞蹈功底好,而更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情感豐富,舞蹈表情真實。
四、總結
總之,舞蹈在刻畫舞蹈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時,不僅要通過舞蹈演員身體協調一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的動作、柔美的姿態、適時的造型來抒發和展現,更重要的是舞蹈表情拿捏準確到位,舞蹈表情就是構成舞蹈形象重要因素之一,能夠使觀眾在賞心悅目同時得到審美共鳴,達到舞蹈藝術與人的心靈契合。注重舞蹈表情是舞蹈演員表演好舞蹈一種必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隆萌培,徐爾充,歐建平.舞蹈知識手冊[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100-152.
[2]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間舞系.論中國民間舞藝術-中國民間舞畢業生論文集2[C].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1:150-201.
[3]劉萍.舞蹈表演的內在情感與外在表情變化[J].大眾文藝,2010(14):15.
[4]樸永光.舞蹈文化概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M].2009.2,127-130.
[5]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M].2007.9,58-69.
[6]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間舞系.論中國民間舞藝術-中國民間舞畢業生論文集2[C].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1,150.
[7]潘志濤.中國民間舞教材與教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391-415.
[8]賈安林.中國民族民間舞作品賞析[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