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幼兒的教育問題。一些傳授兒童基本知識的早教類動畫短片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市場上,比如英語類、漢字類教學小動畫層出不窮。鑒于此類動畫的特殊創作背景,使其在體裁、風格等方面都與傳統的動畫有所不同。本文就以語言題材的早教類動畫短片為例,分析其創作題材、角色造型、美術風格及后期合成等因素,以期制作出更優良的早教動畫來幫助孩子成長,同時也有助于家長們更好的甄別適合孩子的早教動畫。
【關鍵詞】:兒童;早教動畫;創作;角色
時下,動畫短片已經成為早教機構宣傳品牌和教育兒童的最常見教學形式,作為媒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貼近我們生活,面向3-5歲兒童學習的教育類動畫短片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關注。語言作為人與人交流的窗口,更是被家長視為重中之重,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習各門語言,英語自然是必不可少。例如尼克電視網推出的《愛探險的朵拉》,以其雙語教學的方式,一經推出就深受家長歡迎。這類語言學習動畫歷來是家長的最愛,在美國,它也曾榮獲“父母的選擇”大獎。兒童正處于貪玩,對事物認識不是很完善的階段,沒有自主的學習能力。所以此類動畫在設計與創作上要注重趣味性與教育性,就是讓兒童在觀看動畫片的同時,學習到英語知識。既給動畫短片賦予了教育意義,又給教育課程賦予了童趣。
制作此類型的動畫首先要了解這個階段兒童的接受能力與思維方式,掌握設計構思的基本元素。創作的角色要可愛生動,場景要色彩鮮明。不僅要傳授英語,更要用正能量的語言與故事情節,讓孩子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動畫設計與制作時,著重考慮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枯燥無味,因此在故事內容中應添加生動有趣的互動環節,兒童觀看動畫時能夠緊跟故事情節的發展,在不斷探求未知的過程中掌握語言知識。
因此一部好的兒童早教類動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動畫的畫面清新、色彩鮮艷,孩子們的世界是單純稚嫩和天真無邪的,他們眼中的世界都是五彩繽紛和充滿生機的,所以應多采用鮮艷豐富的配色。第二,人物造型可愛、充滿童趣。外形圓潤充滿活力的人物造型更能吸引小朋友們,讓他們放佛看到了自己身邊的小伙伴。第三,動畫應遠離暴力。低幼兒童心智發育不成熟,很容易模仿看到的事物,此類短片應該杜絕出現暴力鏡頭和情節,人物關系也應該積極向上,宣揚真善美,讓孩子在啟蒙時期就得到正確的影響, 提供一些可供模仿的榜樣和群體的行為規范,促使兒童是非觀念的形成,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創作題材
此類動畫首先根據3-5歲兒童的心理水平確定劇本,添加一些生動有趣的場景,提高兒童觀看時候的樂趣。劇本大多分為幾部分,角色選取兒童喜歡的小動物,比如第一集是小兔子吃胡蘿卜,第二個是小貓釣魚,第三個是小猴子吃桃子等等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以往在家長心目中,諸如《海爾兄弟》百科全書式的動畫更適合孩子的啟蒙,如今家長意識到,對于孩子成長更重要的不僅是文化知識還有情商道德、行為規范、語言學習等范疇,家長們也更愿意為兒童的全面發展付出更多的金錢與時間。因此現在的早教動畫應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故事部分和教育部分。故事部分是吸引孩子們興趣的關鍵,生硬的道德說教對這個年紀的兒童來說效果微乎其微,最適合他們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寓教于樂。當動畫中生動的故事成功地把孩子的目光吸引進去以后,他們才可能對動畫中的語言知識傳授有所接納,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們觀賞的樂趣還能加深對語言的學習。
二、角色造型
角色是動畫片的主人公,是動畫完整故事的執行者和表現者。一個完整的動畫故事需要多個角色的協調和配合。角色的性格、外表、語言等方面都從整體上影響著一部動畫的風格和基調。早教動畫不同于傳統的動畫短片,此類動畫中的角色選取更應該符合受眾的心理需求和年齡定位,在角色設計上應該更加考慮3-5歲兒童的喜愛。一部成功的作品它的角色一定是深入人心的,多選用造型可愛、充滿童趣的角色,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在笑聲中接受知識還能對動畫中的角色有認同感,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角色的影響。人物性格上應該積極向上、熱情開朗,給孩子們帶來更多正能量知識的傳輸和教導。
三、美術風格
美術風格的設定對于動畫來說非常重要,地區和文化背景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美術風格也是不一樣的。比如美國動畫線條偏向簡單硬朗,人物描繪寫實,活潑生動,富有趣味性,人物個性特點比較鮮明。日本的動畫相對的比較柔和,畫風上要求嚴謹細致,畫工精細唯美,比較注重細節的描繪。早期的中國動畫大多以水墨為題材,蘊含了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正如不同國家有著大相徑庭的風格一樣,不同題材的動畫在美術風格的設定上也有著天壤之別。兒童早教類動畫不同于傳統的動畫,因為它面向的群體主要是3-5歲的低齡兒童,所以在美術風格上以鮮明、亮麗為主色調,讓孩子們更加熱愛豐富多彩的生活。因此,一部好的早教類動畫要想得到家長的青睞和兒童的喜愛,在美術風格上要下足功夫,突出自己的特色。早教動畫短片所設定的美術風格是簡單大方、生動有趣的卡通畫風格,線條應力求簡潔,造型生動活潑,畫面清新亮麗,充分符合兒童的年齡定位。
四、后期合成
后期合成作為最后一道工序,其制作關系到動畫作品的整體呈現風格,比如節奏的快慢,音效的配合等方面,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場面的轉換。首先是鏡頭之間的轉換,它通常分為兩大類:技巧轉場和無技巧轉場。技巧轉場就是運用特技的手段做轉場,無技巧轉場就是鏡頭自然過渡的轉場。后期制作是把所做的角色、場景以及動作做最后的組合,根據分鏡頭語言,把一個個的鏡頭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個動畫,再把動畫片段組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動畫短片。后期制作上還包括后期的動作調節,添加音效等,在調節好整個正片之后需要添加片頭和片尾,設置短片中鏡頭間的轉場效果。早教動畫在后期合成時首先應該注意影片的節奏,節奏太快不利于孩子們消化吸收動畫教育內容,節奏太慢不能提高他們的觀賞興趣,所以節奏的調整至關重要。其次是動畫影片的音效,是由語言、音樂、音效三個基本元素構成的,這三個元素是密切聯系的,他們之間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影視是一種視聽藝術,在聽覺元素上音效能夠很大程度上滿足觀眾對聲音在美學上的要求,彌補單純的人聲和環境的不足,好的音效能夠渲染主題,還能夠提升影片的美感,歡快的音樂更能帶動兒童的興趣。
五、總結
早教動畫作為一種特殊的動畫題材,在兒童的啟蒙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作為一門綜合藝術,動畫起到的絕不僅僅是娛樂觀賞的作用,此類動畫對于兒童的教育意義更大于它的娛樂意義。對于早教動畫來說,挑選動畫與最后看動畫的人是分離的,也就是說,早教動畫的第一層受眾是父母,最終受眾才是幼兒。因此對于早教動畫更應該加強甄別和篩選,使幼兒能更好的在娛樂中學習到知識,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果.動畫創作的美術風格設定[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
[2] 陸邵陽.視聽語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 吳向陽,馬斌.動畫分鏡頭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