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城市化推進速度的加快,使得民眾生活水平在提升的同時,建筑工程項目的數量也在穩步提升,并且對建筑有著越來越多功能性的要求。其中,建筑設計的理念與內涵可以通過室外環境的設計質量所體現出,因此,將人性化設計應用于建筑室外環境設計中可以極大的提升建筑的美感。本文以介紹人性化設計的內涵及其設計原則為切入點,對人性化設計在建筑室外環境要素設計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建筑室外環境;人性化設計;設計原則
一、人性化設計的內涵及其設計原則
1、人性化設計的內涵
所謂人性化設計指的是在充分考慮使用者的特點、需求以及差異等因素后,完成相關設施的設計任務,以便設計成果與使用者的需求完全適應,從而提升使用者的舒適度。與此同時,由于建筑室外環境與人們的日常休閑、娛樂生活存在極為密切的聯系,所以在設計建筑室外環境過程中應注意考慮使用者的體驗,以便將輕松與舒適的環境提供給人們,從而提升建筑室外環境的親切感。
2、建筑室外環境人性化設計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2.1 環境風格個性化原則
在設計建筑室外環境過程中,應注意將風格個性化作為建筑室外環境的構思而貫穿其中,并可以在各項建筑室外環境設施中體現出來。其中,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以及使用者的個性習慣是影響建筑室外環境風格特點的主要因素。此外,為了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建筑室外環境,設計者應注意將可識別特性鑲嵌于室外環境的各個組成部分之中,并且應通過采用不同環境設施與綠化景觀,來提升視覺主體的空間豐富性與錯落變化,從而提升建筑室外環境設計的人性化水平。
2.2 組織合理化原則
建筑室外環境功能空間的組織合理性便是組織合理化的基本定義。與此同時,建筑室外環境設計不僅應迎合人們的行為特征,還應注意考慮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室外環境,從而有效提升人們出行與生活的親和感與安全感。
2.3 層次清晰化原則
通過分析目前社會關系與社會生活來看,人們的日常戶外休閑活動主要在一定空間的建筑室外環境下進行的,因此,建筑室外環境的領域性特征對于提升人們的舒適度有著關鍵作用?;诖?,在設計建筑室外環境過程中應注意營造由內向外且清晰空間層次,即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密空間-私密空間,以便在滿足不同人人群對空間的使用要求的同時,有效將建筑室外環境的利用率提升。
2.4 功能多樣化原則
當前人們對于建筑室外空間環境的功能性需求呈現多樣化的發展,所以為了有效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應注重增強室外環境功能的多樣化。與此同時人們進行室外活動的形式并不是單一不變的,由此就需要同時注重空間功能上的多義和融合。
二、人性化設計在建筑室外環境要素設計中的應用
1、鋪地
鋪地是建筑室外環境的硬質景觀,主要是指街道、廣場和坡道等,其是人與人、景與景以及人與景之間相互活動和連接的重要通道。在建筑室外環境設計中,單一色彩的鋪地很容易使人造成視覺上的疲勞,而通過不同色彩的規律性搭配或者是重復性鋪地圖案的巧妙運用,能起到良好的氣氛活躍效果,從而更好的滿足建筑室外環境需求。在進行鋪地形式選擇的過程中,還應按照不同空間類型的實際需要來進行相對應的設計。
2、綠化
作為建筑室外環境設計的重要元素,綠化不僅起到了凈化室外空氣、降低噪音的效果,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室外空間環境的柔滑與空間層次的豐富,從而有效的環境的城市室外環境的枯燥性和單調性。其主要表現形式有綠化環帶、立體綠化、庭院點綠等,通過不同種綠化形式的運用,能夠達到多樣的建筑室外環境美化效果。
3、水體
水體設計在建筑室外環境設計中的應用起到了有效的美化和點綴作用,通過不同形態的水體設計,賦予了建筑室外環境更多的靈氣,不論是對于流動的、噴發的還是跌落式的水體設計來說,其蜿蜒的風韻以及流水聲都能夠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并創造出跳動、靜謐或者是悠然的建筑室外環境氛圍。當前建筑室外環境中的水體設計主要有面、線、點三種主要形態,“面”即是指湖泊、水池等水面、“線”主要是指貫穿空間環境的小溪等、“點”則主要是指噴泉、瀑布等形態的水體設計。
結語:建筑室外環境景觀人性化設計是一項集藝術與生活為一體的新型設計方式。個性化的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將建筑設計者的理念得到很好的展現,同時也是一項具有很強藝術性的設計。本文就建筑室外環境景觀人性化設計進行了初略的分析與闡述,對于建筑室外環境景觀人性化設計來說只是皮毛,但是建筑室外環境景觀人性化設計將為我國的建筑的設計與建造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啟示,相信在今后的建筑設計與建造中個性化的設計風格將會成為發展的主要方向,也為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提供了助力。
參考文獻:
[1]韓婭芳.人性化的居住空間設計在住宅中的應用性研究——以老年人居住空間為例[J].納稅.2017(07)
[2]謝永華.大型博物館建筑公共空間與人性化設計初探——以湖南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項目為例[J].低碳世界.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