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翻譯過程中等值翻譯是翻譯的最高目標,但文化差異會影響翻譯的等值性,絕對的等值是不存在的,因為在翻譯過程中,除了受譯者自身的因素影響外,還收語境、人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差異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本文主要探討了翻譯等值性的分類和制約翻譯的因素。
【關鍵詞】:翻譯,等值性,原則
一.什么是翻譯
何謂“翻譯”?朱自清曾經把翻譯定義為“是把外國文翻譯成本國文”;有些翻譯教科書,把翻譯定義為“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維內容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的語言活動”;也有將其定義為“一種語言的話語材料用另一種語言的等值話語予以替代”;也有的認為“翻譯是指從語義到文體在譯語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源語的信息”。在一批批國內外學者就何謂“翻譯”進行論述的同時,各種翻譯理論和標準也層出不窮,筆者在此文中將探討影響翻譯等值性的主要因素,強調翻譯等值性的可行性。
二.翻譯的等值性
在對翻譯進行理論描述和揭示翻譯實質時,等值具有決定性意義,它是翻譯理論的基本概念之一。不同學者對翻譯等值性的劃分也不同。費奧多羅夫認為翻譯的等值意味著充分傳達原文的意思內容并在功能修辭方面與原文一致。他強調,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是由內容與形式統一的作品的特點決定的。確切的傳達一個個局部的成分并不等于等值地傳達整體,因為整體并不是這些成分的總和而是某種體系。通過描寫原作和譯作之間含義上的聯系(смысловые отношения),可以揭示翻譯等值(переводческая 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ь)的概念。所謂翻譯等值,指的是語言間的一種語義關系,這種語義關系可以在翻譯中語言功能對比的過程中加以確定。。原作和譯作之間的關系可以稱為語言等值(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ая 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三.等值的要求
拉特舍夫提出了譯文與原文對等的三個條件:1.譯文與原文在交際方面等值,具有相同的潛在交際效果,即對接受者具有相同的潛在影響。譯文接受者與原文接受者一樣應具有相同的客觀先決條件來理解信息并作出反應,譯者必須在意識形象、實物-邏輯意義和感情反應等方面的對等關系中做出選擇。2.譯文應盡量與原文在語義結構上接近,譯文與原文語義結構的詳盡程度在具體情況下取決于一系列因素的相互作用。譯文應該盡量保留作者的思想和表達方式,擴大譯文等值的范圍。如果語義結構相去甚遠沒有為譯文接受者提供理解信息所需要的相同客觀先決條件即使達到了相同的目的,產生了相同的效果,這種語言中介行為也不能稱作“翻譯”。3.不得超出翻譯轉換允許的范圍進行脫離原文的補償。盡管翻譯轉換的程度受到原文體裁的限制,但有些普遍規律仍然是必須遵守的,如原文中的表述客體一般來說不可替換,但當某一形象具有寓意時則為例外。上述三項要求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促進了翻譯的發展。
四.翻譯等值的類型
翻譯中的等值類型主要有五種:1.交際目的等值,交際目的等值是交際行為最主要的功能,原作交際功能在譯作中完全表達出來而不會有任何語言上的障礙,這一等值的特點是原文與譯文的“貌合神離”,即譯文雖然在詞匯和語法上同原文與很大的出入,但卻表達出了“原文所述內容的目的”。2.情景等值,這類等值除了保留原文的交際目的,還有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即運用不同的語言手段來表達原作的內容,即“原文說的是哪方面的內容”已達到情景一致。3.情景描寫方式等值,這個層次上的等值,指的是譯文在保留原文的交際目的和情景的同時,還保留了原文中的主要概念,即“原文說了什么”。4.句法結構等值,這一類等值形式的翻譯不僅保留前三種形式的等值,還實現了句法結構的一致性,即部分的保留了原文是“怎么說的”。5.最大限度等值,這類等值的特點是文本結構組織上的平行程度高詞匯組成的應用程度大,譯文保留了原文內容的基本成分。
五.制約翻譯等值的因素
制約翻譯的因素共有四個:1.語境。在等值翻譯中語境是制約其有效與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著譯者對句子、篇章的解讀,而譯者對譯語文的正確解讀是達到等值翻譯的關鍵。2.思維差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習慣,在尋求文化翻譯等值時,必定會涉及兩種文化迥異的思維模式,且思維模式的差異時文化深層次的差異。在翻譯時要求譯者排除源語言思維差異的干擾,才能取得翻譯中的最大等值。3.中外文化差異。預言是文化的載體,具有明顯的文化特征,各民族在地理環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歷史傳統以及審美價值等方面的差異,反映在語言表達上會呈現出較大的文化差異,在翻譯中譯者要正確理解原文的文化內涵,將原文中的各種信息準確有效的傳達。4.譯者本身。翻譯是人類活動,譯者是原文和譯文之間的橋梁。譯者自身水平的高低,包括譯者的雙語掌握程度、對兩種文化的認識深度、對各領域知識的通曉程度等能力將會直接影響翻譯的等值效果。
六.結語
翻譯的等值性問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其原因在于翻譯本身就是一項復雜多層面的的文化活動。由于客觀障礙和差異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翻譯了譯者的翻譯水平,增加了實現等值翻譯的難度。但是從真正意義上講,總會有更貼近原文的翻譯,這是譯者們追求的目標。
[1]安德烈·韋涅季克托維奇·費奧多羅夫,翻譯理論概述
[2]王巔華,試論翻譯的可譯性和不可譯性 ,東方論壇,2002
[3]王致華,跨文化交際背景下的等值翻譯,中國校外教育,2009
[4]列夫·康斯坦丁諾維奇·拉特舍夫,翻譯的社會限定性與翻譯等值
[5]李雪梅,等值翻譯理論及其實踐中的制約因素,沈陽建筑大學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