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個教師》中有這樣一段話:“想要教好的教師可能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偉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賦,這是無法傳播的。然而,偉大的教師一定是激情的教師。”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笨訥的人,沒有偉大的天賦,但我能做到讓自己成為一個最具激情的笨訥之人。
我崇尚“快樂學習”的理念,我認為教師只是一個引路人,如果能用我的熱情打動學生,讓他們覺得學好語文是多么美妙而快樂地一件事,我想這樣已成功了一半,對一件事有興趣并樂在其中還怕沒有效果嗎?
朋友們總是打趣我:“你怎么每次上課都跟打了雞血似的。”我每次都會心的笑一下。其實,我也不是每次都能激情飛揚的,有時自己的情緒很低,上課的笑容都顯得那么勉強,一節課下來,即使學生很配合表現不錯,自己卻感覺渾身難受。回到辦公室怎么也提不起興致,好在學校這個大家庭給了我溫暖,在我們這個集體中始終透著溫馨與和諧,前輩們對我們這些青年教師都甚是關心,我們的一點情緒低落都被他們看在眼里,總是在恰當的時間開導我們,也讓我在這種環境下快速的成長了起來。是前輩們讓我明白了:出現了問題不能回避,應該努力去找解決的辦法,如果我們教師自己都沒戰勝困難的勇氣,又怎能幫助學生度過困境。
平靜下來后我開始反思自己:為什么有的課結束后學生很開心,久久沉浸其中下課都不愿,自己也覺得走路都生風,一整天都神清氣爽;相反有的課結束后讓我很挫敗,做什么事都覺得提不起勁。心中有愛,愛學生,愛教師這份職業,所以每堂課都能激情待之。但光有這些不行,胸中還得有墨。備好了課,上課才有底氣,才能將激情釋放出來。上課前沒準備好,就會感到緊張,感到“誠惶誠恐”,自己的情緒不高甚至會“無所適從”,這樣的課堂當然無法帶給學生和自己快樂。
所以,充分備課,是保證激情的基礎。不僅得備知識點,更多的要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在學生易疲勞的時間適當給予花絮的點綴、激情的渲染甚至風趣的小幽默。
有剛畢業的學生寫信給我:老師,我喜歡你上課的激情,你的手舞足蹈帶給我們很多快樂;我喜歡你上課宏亮的聲音,疲倦時總能給我注入一種力量。是的,我喜歡熱鬧的課堂,也努力為我的孩子們營造一個快樂而熱情四溢的課堂。感謝這群精靈們,每次都能受到不同的生命震動!
真水無香,真愛無言。因為愛教師這份職業,所以愿將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的奉獻給這個摯愛;因為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感覺,所以希望用盡洪荒之力陪伴他們走過人生這段重要的時光。弱水三千,我只取教師這一瓢。三生三世,我們約定執教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