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一方面有的學生不想學習,不會學習,可是在家長、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人為壓力影響之下又不能不學。這種長期的壓抑使他們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的不良影響,甚至導致部分學生患上了心理疾病。另一方面,現在大多數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積極性和科學性有時候又采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這樣就形成教師天天辛辛苦苦教,反而學生不會學和不積極主動去學,教學的質量自然而然就不會高。國家新的課程改革又給廣大一線教師帶來了一次嚴峻的考驗和發展的機遇,如何結合本校自身的條件更好地實施新的課程改革?我作為一名普通初中的地理教師,我采用了一些自己摸索的淺陋的教學方法,努力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而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掌握有效的終身受用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新課標;作業自學;互換角色;鼓勵比賽;互動交流
我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一方面有的學生不想學,不會學,但是在家長﹑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壓力影響之下又不能不學。這樣以來長期的壓抑使他們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的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有些心理素質差的學生患了心理疾病。另一方面,現在大多數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積極性和科學性有時候又采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這樣就形成了教師天天辛辛苦苦教,反而學生不會學和不積極主動去學,教學質量自然而然就不會高,這樣以來也使很多教師感到苦惱和困惑,進而影響師生關系也不斷地惡化,所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過程。作為地理老師,如何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解決學習的科學性問題,從而真正地、有效地提高學生地理課堂學習的效率,是我們需要經常思考并加以解決的問題。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新課程改革給廣大的一線教師帶來一次嚴峻的考驗,同時也是一次發展創新的大好機遇。我作為一名普通中學的地理教師,我從內心深刻體會到身上的擔子之重!壓力之大!經常在辦公室里和同事探討新課改具體方法和技巧,有時在放學的路上我自己也在心里不停地琢磨,在這幾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結合自身的情況和學校的條件,嘗試了以下這些教育教學方法:
一、課前布置作業習題式自學法
七年級下冊地理一般是通過一個地區或國家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特點,氣候類型分布及特點,河流的分布及特點,氣候與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旅游的關系等來展示該地區的概況。如果每一個國家或地區都一成不變地按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氣候、河流、人口、經濟、宗教、文化等逐一教學的話,學生難免會出現枯燥乏味而厭學的情況。如何能避免上述這些問題的發生呢?我嘗試了給學生布置習題的方法進行教學。我在黑板上給學生寫出一系列的本章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點。再把本節課學生將要學習的主要知識點轉化為課后練習作業,幫助學生把我重難點自己學習。這樣就為學生的自學指明了學習方向和思路,從而降低了自學的恐懼心,感覺自己也能讀懂,理解起來不是想象的那么難,增加了他們學習的動力和勁頭,增強自學的自信心。學生閱首先通讀教材、熟悉課本,理清學習思路,把握重點難點,獨立學習并整理出自己認可的習題答案。學生帶著老師事先布置好的問答習題,按自己所掌握理解的地理知識點、思維方法去分析課本內容,獨立完成練習問答題。教師走下講臺去巡查并給學生指導。由于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層次不一,教師在巡查的過程中對習題教材有疑問的學生進行特別提示和指導。然后我和同學們一同討論修改習題答案。請五名學生把自己的習題答案寫在黑板上,大家一塊討論這幾個習題答案,并修正其中他們答案中存在的缺點和錯誤,最后訂正出同學們一致認為比較圓滿的答案。同學們從成功中得到喜悅,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感,我也為同學們通過自己的自學探究而有所收獲感到高興。
二、鼓勵學生和老師比賽
在我這個班級里,因為學生數較多,難免會有一小部分“活躍分子“的學生,他們經常有意無意的搞出點小“動靜”,逗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會,時而不時地打擾我正常的課堂教學進度。如何能讓他們這些“搗蛋蟲”的“個性元素”也來推動正常的課堂教學呢?我抖膽嘗試了這么一個好法子:哪位同學敢來和我“比一比,賽一賽?三尺講臺也是你們的舞臺”,在進行世界第一大洲這一節時,我展示了出了亞洲的地理輪廓幻燈片,并在相應位置填上了幾個世界之最的名稱;然后下了講臺走到學生中間挑戰地問,“誰能在下周一地理課和我一樣在黑板上寫出更多的世界之最的名稱,速度甚至比我更快?數量更多?”……“我!我!”……忽地一個響亮的聲音從教室最后排傳過來,“搗蛋蟲”發話了,動靜果然不一般,敢和老師單挑。“老師,我來試一試!”……果然,這位活躍分子表現非凡、令我刮目相看,一口氣寫出了好多的世界之最。我表揚了他,當堂給予肯定,并鼓動其他同學向他去取經,同學們紛紛請他傳授經驗,談談自己是如何能掌握這么多世界之最的。全班同學都投去佩服的目光,使這位同學立即感到自我價值提升,個性彰顯,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從此,這個小“搗蛋蟲”學習地理的熱情也提高了,整個課堂紀律比以前明顯不一樣,課堂上總能聽到他的積極的發言,或者埋頭做作業。
三、師生課堂互動交流
在我的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同時伴隨著師生互動交流過程,良好健康的課堂交流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基本條件,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佳途徑之一。在新課標中也重點強調,教學過程不能千篇一律一堂言,應該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協調合作,共同發展的過程,分享彼此間的成功經驗和技能,交流彼此之間的情感,豐富地理課堂教育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相長和融洽的師生關系。課堂中的有效的交流互動,是培養學生學會合作探究的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激發學生興趣愛好,發展思維創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我嘗試了,也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在這里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喜悅。
參考文獻:
[1]劉秀榮.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幾種有效方法[J].考試周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