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變形紙盒是紙盒結構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體現商品包裝個性的重要手段。變形紙盒的設計創作水平是包裝設計從業人員綜合業務素質的重要體現,也是紙盒結構設計的獨特魅力之所在。筆者根據自身包裝設計實踐和課堂教學經驗,對變形紙盒的造型分類進行淺要敘述并對展示型紙盒的結構設計進行簡要解析。
【關鍵詞】:變形紙盒,造型,分類,展示型紙盒
變形紙盒的盒體變化非常豐富,其優點是造型新穎、美觀、具有創意性,藝術表現力強,設計技巧性強,能彰顯設計的獨特魅力。因為生產、儲運、銷售等各種條件的限制,紙盒造型的形態和結構具有較強的限定性,普通紙盒造型一般都是六面體,除了直角六面體的紙盒造型之外,其他形態的紙盒就是變形紙盒。變形紙盒的形體可以在正方體或長方體的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或抽象或象形有趣,設計更具有靈活性和隨意性。雖然受制于生產條件、交通運輸、成本核算、保護商品等因素,變形紙盒的應用范圍遠不如普通紙盒那么普及,但變形紙盒豐富多變的造型卻是商品推廣和營銷活動中的有效手段,其靈活有趣的造型設計技法也是鍛煉包裝設計人員的設計思維的有效途徑。當然,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并非所有造型的變形紙盒都適合用作商品包裝并上市銷售,考慮到運輸、倉儲及各類成本等因素,紙盒包裝的外形應有所限制、輪廓當盡力簡潔,變形紙盒也不例外,還要便于折疊、成型。
一、變形紙盒的造型分類
變形紙盒的外觀造型主要有以下幾類:
1、其他幾何形體造型紙盒。普通紙盒的造型為六面的長方體或正方體,除此之外的幾何形體造型紙盒,皆為變形紙盒,其中常見的幾何形體有正三邊形柱體、正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柱體等、三棱錐四棱錐等、三棱臺四棱臺等等。
2、運用了附加結構造型的變形紙盒。運用了附加結構、因而使外觀造型有所改變的紙盒,如提手式紙盒等,大多就是在六面長方體(正方體)的基礎上,通過增加提手及掛耳等結構而形成的一種重要的變形紙盒。
3、盒體或上下結構中運用了曲線、折線線條的紙盒,這類變形紙盒的外觀變化更加豐富多彩。
變形紙盒的外觀造型設計,通常可以歸屬于上述類別中之一種,也可能歸屬于上述類別中之二種的組合創作,變形紙盒的設計其思路和造型手法不拘一格,學習變形紙盒設計,重在多觀摩多總結,學會分類和分析,以此為指導并多動手制作。
二、展示型紙盒的結構設計概述
展示型紙盒主要有開窗型和壁掛型兩種類型。開窗式展示型紙盒是一種比較常見和普及的變形紙盒,也是一種比較簡單、其結構容易被理解和掌握的變形紙盒。紙質材料通常是不透明的,為了能在不打開盒蓋的前提下展示內部產品的整體或局部形象,則需要在紙盒表面開窗,如果必要,一般用透明玻璃紙等材料從內封閉窗口。展示型紙盒的開窗設計并非只能在一個展示面上開出窗口,在實踐設計中開窗既可以在一面開、也可以跨兩面甚至三面開窗口,跨面開窗口的展示型紙盒其封閉窗口的玻璃紙材料也需要折疊后粘貼于紙盒內部。
開窗展示型紙盒可以在結構十分簡單的國際標準反向插入式紙盒、鎖合底紙盒等基本筒式紙盒的基礎上設計開窗并改進而來,也可以從盤式紙盒和提手式紙盒、花蓋式紙盒等變形紙盒的盒體結構上設計開窗,從而形成具有展示內容功能的紙盒,開窗展示型紙盒的原型可以有很多選擇。開窗的造型多樣,數量也不限于一個,除最基本的矩形、圓角矩形、圓形和橢圓形、三角形多邊形等幾何圖形外,很多星形、不規則造型都可以作為開窗的形狀出現,但開窗形狀應盡量簡潔、轉角細節不宜過多,以免造成模切板制作的困難;同時,開窗邊緣與紙盒外輪廓邊緣間的距離不要太小、以免造成模切后的紙盒成品容易被撕扯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開窗邊緣距離盒蓋開口處的距離一定要大于盒蓋插舌的寬度、并且還一定要大于紙盒粘合襟片的寬度,以避免紙盒組合成型后會有插舌或粘合襟片從開窗處顯露出來、影響紙盒外表的美觀性。
除了開窗式展示型紙盒外,壁掛式紙盒也是一種簡單的變形紙盒兼展示型紙盒,顧名思義,壁掛式紙盒可以掛在墻上、紙盒帶有開孔可掛在墻上突出的釘子等物品上。一般情況下很少有設計師會在普通筒式、盤式等結構紙盒的立面上設計一個開孔作為壁掛式紙盒,因為這樣會降低紙盒立面的結構強度;通常設計師們會在基本紙盒結構的基礎上另外附加或設置一塊用于壁掛的結構部分,在這部分上開孔來實現壁掛功能,同時該部分還可以作為產品品牌的展示面,有的壁掛式紙盒還會在正面等主要展示面進行開窗設計,提高在銷售場合下的展示效果。
三、結語
變形紙盒是紙盒結構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體現商品包裝個性的重要手段。變形紙盒的設計創作水平是包裝設計從業人員綜合業務素質的重要體現,也是紙盒結構設計的獨特魅力之所在。變形紙盒的分類方法很多,筆者選取了外觀造型這個切入點入手,本文中筆者對變形紙盒的造型分類及展示型紙盒的結構特點進行了簡要論述,力圖言簡意賅但或有不周之處,還盼廣大同仁指正。
參考文獻:
[1]周紅惠,現代紙盒造型與結構設計[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王炳南,包裝結構設計[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