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冶金工程專業的學生能力培養的問題,本文將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對解決問題培養能力建立一個恰當的體系,為培養出高水平的冶金工程專業學生打造更高水平的師資團隊。在現今社會的發展下冶金專業的人需要更多,要求同樣更多。
【關鍵詞】:冶金工程;工程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前言: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工程技術發展的推動,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培養和創新意識將會直接決定整體水平的進步和發展,以及在各行業競爭力的擴大。冶金工程專業是專業性很強的一類,專業涉及到有色金屬冶金、冶金物理化學以及鋼鐵冶金等等知識,為冶金領悟的科研、設計生產以及管理工作提供人才資源。但是現階段冶金工程專業的發展仍然有些不足,對企業的用人要求來說還是不夠,所以,對于加強冶金工程專業學生工程能力培養的實踐與創新十分重要,將更多的目光轉移到解決這些問題上。
一、對于冶金工程專業來說學生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大方向太廣,專業性不強
新世紀以來,高校的課程開設面更加廣泛,各專業學生的知識范圍不斷擴大。在眾多課程的開設情況下,專業課程的總時長開始壓縮。在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課時增加的情況下,需要工科專業選擇減少實訓課像工程設計、生產實踐課時縮短。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就選擇側重一部分,沒有剩余的時間講授其他知識,對學生來說就有許多方面無法掌握。
(二)更重視論文輕視設計
一般情況下冶金專業相對來說有更多的科研機會,但是本科生的畢業從之前的畢業設計轉為畢業論文。在之前畢業設計是要對某一企業進行整體設計,設計過程有利于學生對于工程的設計認識和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流程的完整性和設備結構性的認識都會因此擴大,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經歷。現在更為盛行的是以實際科研項目為鋪墊的論文形勢,相比于畢業設計來說,動手能力將會差很多。將更多的目光投入到某一局部研究內,知識面也減少了許多,對學生的工程能力培養來說更不利一些。
(三)教師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
從事冶金工程專業的一些年輕教師只有些理論握在手里,缺乏實際應用經歷,整體狀況向非工程化轉移,教師的經驗缺乏對培育冶金工程專業的學生培育能力不足。在經過數年的經驗表明,一名合格工程師的培養大概需要八到九年的時間,在各個階段進行不同的學習。相比于其他專業來說,冶金工程專業的就業率略高些,形勢所驅,冶金專業招生數量大大增加。學生增多了,教師對于卻沒能跟上步伐,許多博士生畢業后直接進行教學工作,缺乏實際經驗,所以在進行教學時學生的工程能力培育必定是有所缺少的。在我國出現的這些情況發達國家卻很少出現,他們一般的專業教師都是在企業工程師兼職做教師的,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為工科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能力。
(四)實踐能力弱,教學能力有限
在實踐中實際運用知識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實踐教學的能力缺乏,條件和效果無法保證。進行實驗教學是教學方法中比較有效的一種手段,但是如果學生無法自己動手操作參與只是在一邊觀看的話,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有一定的削弱。同時,在現階段的發展情景下,學生的操作能力也會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效益能力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大部分的實習讓人并不滿意,效果上更是大打折扣。
二、冶金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
冶金專業的學生能力是說學生在實際工程中表現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師,需要具備各項能力。
(一)學習與應用能力
冶金專業的學生需要和其他專業同學一樣首先要掌握一些基礎知識,更要特別突出專業知識的主體地位,冶金專業知識及其相關的信息、機械各科知識的綜合能力。在校期間把握住學習機會,并且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為在冶金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的發展和行業的進步提供推動力。
(二)工程實踐能力
理論與實踐是大不相同的兩種東西,在進行實際操作中,將理論與實踐在工程中結合起來。并且學生可以做到獨立思考觀察問題,為實際操作規劃能力提供基本能力。
(三)交往能力與創新發展
冶金專業并不是單單局限在冶金這一類型中,還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事和人,因此具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很重要。團隊協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都十分重要必不可少。解決工程的實際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創新創造性,將設計理論轉化為實在的東西是一種能力,更需要一種創新。創新為工程賦予了新的生命,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推動力。所以在學校的學習時光更應該培育創新意識,提高思維訓練能力。并且能夠將思維正確的轉化為能力,作用起來。
三、冶金專業能力素養訓練
(一)教學計劃的推進,構建合理體系
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結合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大關鍵。專業課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冶金工藝是一大重點,知識的學習與應用能力都應該重視。在進行案例分析時,帶領學生學習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在上課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增強學生對冶金專業的認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加大認知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二)專業課教學案例化
高校的課程不斷增加,對學校專業課來說需要采取其他方法提高對專業課的認識程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入適合的案例分析,引領學生思考問題,如何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同時要加大師資力量,由于許多青年教師缺乏經驗,所以為彌補教師團隊的這一不足,可以從企業中聘請工程師作為授課老師。工程師可以從他們的實際工作案例講起,操作過程如何,遇到事故怎樣解決都是工程師們可以帶給學生的不同知識。
(三)建立實訓平臺
現階段,面對在企業中學到知識越來越少的瓶頸期,學校應該從其他方面著手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冶金工程工序模擬的軟件開發可以讓同學們了解更多有關冶金的內容。對操作過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學生也可以從中提出許多問題對以后去企業中實習也有一定的目的性,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而努力。網絡虛擬煉鋼的模擬平臺,為用戶在上面的操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并且在世界上有大量的學校和企業也在使用這些模擬平臺,操作技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同時,還可以通過模擬平臺組織同學參加比賽擴大視野。
(四)高水平師資團隊的建設
年輕教師的工程閱歷比較少,實際參與的經驗較少,這種情況的屢次出現,不得不為提高師資力量的建設做準備了。可以向國外高校的優秀地方學習,從實際企業中工作的工程師著手,引進優秀人才。這類老師的講課方式與青年教師有所不同,可以更大程度上的加入各類案例,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興趣和學習的能力。以及鼓勵青年教師走進企業,增加自身經驗以彌補不足。提高工程素養,增強理論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鼓勵青年教師參與企業的科研項目以及利用假期時間到企業中工作試一試。
結語:
對于冶金工程專業來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實際中更好的應用都是學校應該帶領學生做到的事情。高水平的師資力量的建設為冶金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提高有很大程度上的推動力。因此,為滿足社會對于冶金專業的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辦法以及教師應該做到的事情。為冶金專業和社會的整體發展進步提供力量。
參考文獻:
[1]熊瑋,倪紅衛,王煒,張華,賈涓. “學生自主型冶金工程案例”教學研究[J]. 中國冶金教育,2013,(06):23-25.
[2]張明遠,呂俊杰,柳浩. 冶金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學生工程能力的實踐教學改革[J]. 教育與職業,2012,(3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