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不斷的發展,包裝設計作為平面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它已不再是滿足保護或者存放的功能,它的目的更多的是促進商品的銷售,包裝設計在多媒體多途徑多種媒介的帶動下逐漸發展成長形成新的藝術形式。然而人們對傳統文化中三綱五常的含義卻越來越模糊。本文通過介紹三綱五常,闡述五常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及影響意義。并在此基礎上,將民族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結合鏤空技巧運用在食品包裝設計中,使現代包裝設計呈現出清新典雅的民族特質,并且在這個負面新聞越來越多的社會也將起到時刻警醒世人的作用。
【關鍵詞】:五常;鏤空;包裝設計;應用
引言
現如今,中國現代包裝設計要發展與創新,要尊重并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性,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受設計師們的青睞。挖掘富有民族性的設計元素對中國當代藝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正如馬克思所言:“越是民族的東西,就越是世界的”。鏤空藝術在中國傳統藝術中極具表現力,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藝術表現形式。剪紙、皮影、木雕、石雕等許多藝術都采用這種形式來表現其獨特的視覺效果。而將傳統文化與鏤空產品包裝設計相互融合,不僅具有獨特的審美性,更是對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的合二為一,進而實現鏤空包裝設計的民族化與世界化。而鏤空元素在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不但是對我國歷史文化的體現,也是對我國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延續。在現今這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將“仁義禮智信”結合鏤空元素的藝術特點指導現代產品包裝設計領域的發展與創作,也是我們應該不斷思考與探索的,并能很好的起到提醒和約束道德行為的作用。
一、三綱五常中五常的概述
“三綱五常”作為為中國宗法社會最基本的倫理道德,也是維護宗法等級秩序的重要支柱。三綱強調封建主義人倫關系的尊卑與高低、主從關系;五常強調處理人倫關系的道德準則。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愛之仁,正之義,君之禮,哲思智,情同信,春生化萬物而成仁,秋剛正利收而為義,禮是形式,智為思想,信是保證。在人們的生活中,都能有惻隱之心、行恭敬、知羞恥、辨是非、守忠信,社會將會安定和諧。孟子認為: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故應忠;父子之間有尊卑之序,故應孝,兄弟手足之間乃骨肉至親,故應悌;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故應忍;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故應善;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的道理和行為準則。
五常所包含的內容恰恰是中國現代社會已逐漸缺失的寶貴的個人修養所必需的內容,同時上述內容也值得西方人學習,因為它包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有構建大同社會的氣魄和理念。如果我們用積極的、發展的眼光來看“五常”所蘊含的思想內涵,我們就會發現如果我們把“五常”的內容處理好、發揮好,反而會對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起到幫助和促進作用。
二、關于鏤空食品包裝設計
1.鏤空包裝設計的設計要素
現代鏤空包裝設計是社會和經濟發展誕生物,其設計要素主要包括:鏤空設計的應用途徑、鏤空包裝的外形、鏤空設計元素的構圖、鏤空包裝材料的使用。
2.鏤空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
鏤空包裝設計借鑒和吸收了傳統藝術中造型特征的精髓以及再創造,已成為當今設計師們不斷追尋并深入探討的課題之一,它是利用刻刀或剪刀等工具在畫面上透刻出作品,造型上來看,鏤空藝術是利用工具在表現載體上進行陰或陽的“雕刻”處理,以呈現出線線相連或間斷的視覺表現效果,這是一種在藝術設計創作中獨特的表現形式。眾多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均采用了這種獨特的表現手法,尤其是極具濃郁鄉土氣息的剪紙、竹刻、藍印花布等民間傳統手工藝,更深刻、全面地詮釋了獨具民族文化氣質的鏤空藝術形式。
包裝設計作為一門綜合設計,它包含了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的內容。鏤空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設計師們將之運用于包裝設計中,給人一種靈動通透的感覺,不僅豐富了包裝設計的裝飾效果,還提升了消費者們的視覺及感官享受。傳統鏤空藝術不僅具有鮮明的造型特征,而且具有獨特的視覺特質。在現今這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將仁義禮智信運用到鏤空食品包裝中會起到提醒和約束道德行為的作用。
三、五常在鏤空食品包裝中的意義
五常鏤空設計賦予包裝設計新的造型靈感,五常這個中華傳統文化可作為包裝設計中圖形創造題材,著力開發中國傳統包裝設計文化的精髓,在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把提取的設計元素重組、精選、創造升華,為包裝創造更多的靈感。
如果我們恰當地利用傳統道德精華,“化腐朽為神奇”,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將會煥發出更大的活力,善言古者必有節于今”,“五常”中則包含著許多積極因素,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應予以繼承和發揚。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今的包裝藝術設計的發展更快更豐富更具個性,新的設計層出不窮,新興的藝術形式出現是社會、藝術發展進步的必然。將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元素運用到食品包裝設計中,能凸顯藝術的生命力,呈現出具有傳統文化本身的含義,迸發出更加有表現力的藝術價值。藝術設計者利用文化間的交融,展現新的形式,不僅能時刻提醒成年人,也會在兒童食用時勾起兒童的好奇心并起到啟蒙的作用,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修養,引導人們形成爭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起到幫助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拉茲羅·魯斯,喬治·L·威本佳;趙黎明譯.包裝設計圖形手冊[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54.
[2]王章旺. 包裝分類設計-設計基礎[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4-31.
[3]曾景樣.肖禾.包裝設計研究.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4]曾迪來.現代包裝設計[M].湖南: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1-6.
[5]張大魯,吳鈺.包裝設計基礎與創意[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52-59.
[6]朱和平.現代包裝設計理論及應用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8.
[7]劉雙.休閑食品包裝設計中的愉悅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