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新媒體發展趨勢勢不可擋。本文立足新媒體背景,對平面設計中圖形圖像語言由傳統靜止狀態向動態圖形的轉變進行了全面的探討,分析了平面設計的發展方向,總結了動態圖形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特征,推動平面設計領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關鍵詞】:新媒體;平面設計;圖形圖形語言;發展;蛻變
前言:
對于動態而言,代表了圖形或者圖像的呈現模式,隸屬設計語言范疇,發展時間不長,具有全新的特征,在當前移動互聯網視覺設計中得到愈加廣泛的應用。立足專業角度,動態圖形包含兩方面,一種格式是除去聲音部分的GIF格式,另外一種是MotionGrahpic,借助視頻或者動畫技術進行外觀圖形的創建,與音頻進行結合使用,借助媒體技術設備,融入人工交互技術,達到應用目的。動圖的產生與發展得益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與新時期快餐式閱讀習慣想匹配。本文主要對GIF格式的動態進行研究。
1、對新時期媒體發展背景的介紹
1.1新媒體的影響力勢不可當
目前,移動互聯網技術影響力不斷擴大,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出現,促使新媒體呈現勢不可當的趨勢。在數字媒體和互聯網的推動下,傳統媒體面臨極大的挑戰,尤其是在互聯網經濟規模擴大的情況下,互聯網媒體更顯主流優勢。移動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的結合彰顯新媒體特征,在改變人們社會生活的同時,必將深入更多發展領域。
1.2閱讀者更加趨向快速閱讀
在新媒體的影響下,閱讀工具發生改變,屏幕發揮主要作用,在根本上促使了閱讀注意力和持續性都顯著降低,尤其是借助手機進行閱讀,瀏覽成為主要方式,很難構建長時間的深度閱讀。這一情況與當下快餐文化特征相匹配,符合整個社會發展節奏。在這種情況下,閱讀者信息需求量增大,但是,對長篇文字彰顯排斥性。鑒于此,圖片和圖形在內容傳遞方面更具快速性與趣味性。同時,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中,靜態信息很難滿足人們在短暫時間獲取豐富內容的需要。此時,動圖應時而出,在自媒體中得到廣泛應用。
1.3滿足信息背景下宣傳者的傳播意圖
立足宣傳角度,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能夠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因此,為了引起關注,會重視詞匯的選擇以及標題的設置。但是,鑒于時間的有限性,為了實現信息的準確、快速傳達,圖片的優勢更加突出,尤其是動態圖片,信息傳播速度和效果更加顯著。
2、基于專業角度對動態圖片和靜態圖片的對比分析
2.1動態圖片的優勢
立足移動互聯網平臺,以GIF圖片為主、加之流程的視覺變化以及高精致質感畫面的形式被廣泛應用在智能手機中,彰顯自身優勢,在設計領域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在APP軟件設計中得到推廣。首先,與靜止的圖片相比較,動態圖片吸引力更強,能夠更好地撲捉視線,因此,動態圖片在視覺方面更具吸引力,能夠滿足視覺敏感度的要求。其次,GIF動圖具有突出的適應性,一方面其文件壓縮性較強,不需要占據較大磁盤空間,能夠滿足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使用。另外,GIF格式能夠實現諸多軟件的兼容,應用更具廣泛性。
2.2動態圖片與靜態圖片的差異
首先,二者所依賴的社會背景存在差異。靜態圖片主要應用于傳統的媒體之中,占據主導性地位。立足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動態圖片成為主流。面對智能手機這種媒體形式,靜態圖片彰顯局限性,動態圖片更具優勢。為此,動態圖形的產生必須依賴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高度發達。其次,二者在注意力和信息量方面存在不同。靜態圖片信息主要蘊藏在圖片之中,需要進行閱讀才能達到領悟目的。動態圖片主要作用是抓住人的注意力,在短時間完成諸多圖片的展示。再次,對靜態圖片和動態圖片進行本質分析,最為關鍵的是二者時間維度的差異性。動態圖形設計更加強調某個時間區域的表達。但是,動態圖片又要依賴靜止圖片進行設計,靜止圖片發揮基礎性作用,靜止圖片的連續表達即形成動態圖片,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3、動態圖片的發展促使平面設計領域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3.1標志設計更顯多維動態性
標志設計屬于傳統平面設計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品牌形象設計中占據核心性的地位。借助互動性的標準,能夠產生色彩、紋理等多種變體,達到對受眾多方面感官的刺激,強化與標志的互動性。在多媒體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標志設計不再局限在靜止狀態,動態多維更具趨勢。
3.2實現靜態海報向動態海報的過渡
立足網絡時代,靜態海報形式彰顯落后性,很難滿足新時期觀眾的需要。借助靜態海報中圖形、文字等元素,結合新媒體環境,強化動態海報的形成。對于動態海報,其主要集合了圖形、色彩以及聲音動態等元素。動態海報設計立足GIF動畫原理,借助圖像互換,實現多幅圖片順序播放,構成動畫,表現力更強。動態海報的出現與互聯網新媒體技術息息相關,是視覺傳達設計的一種。互聯網加快信息傳遞速度,加之動態海報自身運作特征,能夠促使其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傳遞,突破時刻限制,極具國際化特征,推廣作用十分顯著。
3.3以圖形圖像為基礎的電子雜志增強閱讀的豐富性與自由性
對于圖形圖像語言的研究,尤其是立足新媒體背景,其在電子雜志中的應用極具研究價值,代表了靜態到動態媒體轉型的開始。傳統紙質雜志雖然具有精美的外觀,但是,閱讀模式彰顯單一性,時效性不強,很難滿足新時期閱讀者的實際需要。電子雜志順勢而生,在尊重閱讀習慣的同時,呈現更加豐富的內容,同時,強化試聽感受。在電子雜志中,動態形式以GIF為主,在文字配圖方面應用較多,強化播放的連續性,有助于對文字的了理解,增強閱讀印象,對企業產品推介作用巨大。在閱讀順序方面,電子雜志突破傳統雜志順序閱讀的方式,讀者可以結合自身興趣進行鏈接的打開,實現選擇性閱讀的目的。因此,電子雜志的閱讀方式不再呈現線性趨勢,更顯閱讀的自由性。另外,電子雜志的信息量更加巨大。
3.4基于多方面滿足品牌APP設計的需求
隨著智能手機以及移動互聯網的融合,手機應用呈現類型多樣,鑒于這一發展背景,產品推廣開始采用APP這一模式。品牌APP營銷模式成為品牌傳播和維護的重要手段。與傳統品牌營銷相比較,APP強化交互概念的直接引入,發揮對受眾的引導,突破廣告詞單向傳播的束縛,注重信息的互動性。首先,達到品牌形象塑造的目的。對于品牌形象的視覺識別,焦點是視覺,將品牌的內涵融入視覺符號之中,強化品牌深意的傳遞。其次,實現品牌文化的傳遞。品牌APP在樹立品牌形象之外,還可以進行信息的實時更新,結合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品牌故事的傳播、新產品的發布以及相關活動的開展等。再次,品牌形成的基礎是其自身彰顯的特征,這也是進行品牌識別的重要依據。因此,品牌APP的設計十分關鍵。在設計中,要具備豐富的內涵,采取動靜結合的方式進行品牌特征的呈現,強化APP的互動性。
結束語:
綜上,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壯大,智能終端發展迅速,新媒體影響力呈現不斷深入的趨勢。立足新媒體語境,平面設計實現由靜態向動態的轉化,設計者擁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重視對新時期媒體發展環境全面了解,明確動態圖像與靜態圖形的差異,掌握動態圖形圖形的優勢,以便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將其推廣至社會發展的諸多領域,更好地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蔣新.新媒體時代平面設計的范式與表現特點[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張麗潔.數字多媒體傳播形式對平面設計的影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0.
[3]劉一丁.論互聯網+背景下的平面設計[D].河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