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批改作業是小學數學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它對于指導學生學習,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傳統數學作業的批改注重內容的機械訓練,是師生間一種“師批生改”的簡單的相互的信息反饋,導致學生機械地完成作業。教師機械地批閱作業。新課程改革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因此作業的形式也應該是多樣化、多元化的,批改作業就更應該注重體現作業的激勵和評價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批改;策略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是實施數學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續,也是師生交流互動的一種方式。評價是向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少老師認為,作業評價就是批改作業,沒有把作業批改上升到作業評價的高度。有的老師甚至連給學生評定一個等級和分數的功夫也省去了,只是簡單的打一個“√”或者“×”,或者寫一個“閱”字了事。有的老師在作業評價時,對好學生的作業往往批改得十分仔細,而對一些所謂的后進生的作業。往往是不屑一顧。后進生在作業批改中的待遇是十分低下的,他們的作業中做錯的地方,老師打下的“×”一般都是大號的,特別是在做錯了作業而書寫又不認真的時候,老師會在作業后面重重地寫下一道命令:重做。有的在作業規范的要求上時松時緊。在作業規范的標準上時高時低,雖然花了不少力氣,但學生的作業總是做不好。針對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現狀,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使用數學評語,可以引導學生在作業中自我改錯
數學作業雖然經常與數字、符號打交道,但是有著嚴謹的邏輯推理,以及精密的計算過程。當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如果不認真,就會出現審題、計算、判斷等方面的錯誤,如果老師只是簡單的打一個“×”符號,就有可能導致學生“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不知道錯誤的原因,就有可能改了幾遍仍然是錯誤的。這時如果老師在錯誤的地方做上某種提示符號或寫上評語,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去思考和改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二年級的數學書中有這樣的一道題:“小明家有24只雞,有6只鴨,問雞是鴨的多少倍?”結果有的學生列的算式是“24-6”這時教師不能只單純的打“×”符號,而是在“雞是鴨的多少倍?”這句話后劃一個著重號,然后寫上“再仔細想一想”這樣通過評語指導使學生對自己的
解答過程進行自查,有的學生列的算式是“24÷6=30”這時教師在“30”上畫一個圓圈然后寫上 “認真點,錯不了”,最終學生通過教師的評語不僅知道了做錯題的原因,而且還掌握了正確的解題方法,不僅從根本上掌握自己欠缺的知識環節,而且培養了認真,仔細的計算習慣。
二、使用數學評語,可以激活學生在解題中的創新意識
數學雖然是一門嚴謹而精密的學科,因而要求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要認真、仔細,但是數學也有“活”的一面,有的問題存在著多種解法,教師通過數學評語引導學生拓寬解題思路,激活解題方法。這樣教師在數學作業批改中使用評語,不僅要注意學生解題的正誤,而且還要注意挖掘學生的智力因素。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對于一些智力超常的學生適當給予啟發,以幫助他們拓寬解題思路,開發潛能,激活創新意識。有的題可用多種解法而學生只采用了一種,我就在旁邊寫上:“還有更好的解法嗎?”“愛動腦筋的你肯定還有高招!”有的學生在解題時使用了一種新的解題方法時,我在旁邊寫上“你真聰明,以后繼續努力。”這樣的評語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使他 們敢于大膽的去想去做.既是對于做錯了教師也不要去批評,用鼓勵的評語去激勵學生,如“你離成功就差一步了!”“錯了就錯了,重新再來。”等等。最終教師與他們共同找出錯誤的原因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創新意識,拓寬他們的解題思路。
三、使用數學評語,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批改學生的作業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非智力因素的評價,我是這樣做的對于作業做得又對又好的學生,除了打上“優”外,還加上各種評語.如“小紅花”或“笑臉”每周全班學生的作業通過數“小紅花”或“笑臉”的個數評出一個字寫的好,作業正確率高,解題最有創意的學生,然后在作業展示欄上貼上“小紅旗”給與獎勵這樣不但使學生對學習 充滿了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有的學生經常由于粗心而出錯,我總是首先肯定其長處,增強自信,再提出殷勵希望,改正缺點,如:“和細心交朋友!”“你的字寫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確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你很聰明,如果字再寫得好一點,那就更好了!”這樣,一方面不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使其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細心的好習慣。另外質量特別差的作業本,我總是盡量地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鼓勵的語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你一定能行!”“你的進步很大,老師知道只要你認真去做,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老師為你的進步感到萬分高興,希望你努力更上一層樓。”“再細心一些,準行!”這種帶感情色彩的評語使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關愛,充滿了希望。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前進的動力。
通過多年的教學,我發現數學作業批改中使用評語,要從學生解題思路、能力、習慣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作業。在寫評語時要注意:評語要寫得明白、具體、親切、實事求是,充滿了激勵性和啟發性,才能取得預期效果。在評語中不但體現了素質教育。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解題的創新意識;更有利于溝通師生之間的思想感情,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一種雙邊活動,備課、上課、課外輔導和作業批改都是教學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作業批改能反映教學面臨的癥結,是對學生作業狀況的審查和評價。教師要通過作業批改獲得反饋信息,診斷課堂教學效果,適時地調控對作業布置中的“量”和“度”方面的問題,隨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打好基礎。一堂成功的課,離不開教師的精心備課,認真的上課,以及面對面的批改作業,而備課是前提,上課是過程,作業的批改是結果。好的前提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往往最注重的是前提和過程,認為只有精心的備課,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認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但是我認為面對面的批改作業既是檢驗學生是否對所學知識掌握與否,也是檢驗教師本節課教學任務完成的成功與否的標準。而教師在作業中使用的數學評語,是一種作業批閱的方式,便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中的優缺點,還可增進師生間的交流,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彥,文春蓉.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0).
[2]曹宇.淺析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3(43).
[3]朱延春.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有效設計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