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高職院校教學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順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趨勢,從而培養出更多企業所需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對高職院校“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第二課堂;創新創新教育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在此背景下,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1]。因此,各個高職學校需要根據自身教育條件,充分使用“第二課堂”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本文就對高職院校“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新業教育教學現狀分析
(一)高職院校不重視創新創業教育
現階段,在高職院校中由于剛剛實行創新創業教育,學校還沒有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造成高職院校制度建設、課程體系等方面工作不能充分展開,進一步導致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教學表面化,難題提升高職學生整體素質[2]。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氛圍不濃厚
現階段,高職院校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在創新創業課程中為了吸引學生,就會在課堂上開展創業大賽、沙龍比賽等眾多活動。但是這些活動并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參與程度低,造成創新創業教學不能完全適應我國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高職院校不重視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造成高職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理解程度偏低,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氛圍不濃厚,學生參與度直線下降。
(三)高職院校缺少創新創業的專職教師
現階段,由于我國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起步晚,缺乏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就缺少創新創業專職教師,現有的教師不是缺少教學經驗就是缺少創業經歷,造成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指導就顯得力不從心,從而造成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一直處于最低水平。
二、高職院校“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
(一)啟發環節
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是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平臺,通過此平臺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實現資源整合和分享,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興趣[3]。啟發環節是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的第一環節,對學生進行創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情況下,啟發環節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高職學校在創新創業課程中需要將國防教育、專業特點等方面知識融合進去,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學,從而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理想,實現教學目標。其次,高職院校需要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將企業文化當做重點內容,在校園中進行校企合作,讓學生進行創新文化教育,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先創業觀念,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提高環節
提高環節是學生進行對創業創新知識精神、特質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嚴格按照創新創業大賽作為基礎,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高職院校需要將科研項目等內容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并讓相應老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從而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水平,為學生的創業奠定堅實基礎。其次,高職院校需要讓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教育課題的申報工作,為學生設置創業學習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水平,實現創新創業的教學目標。
(三)孵化環節
孵化環節是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支持,從而為學生的順利畢業打下堅實基礎[4]。孵化環節通常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教師需要對我國就業情況、國家支持創業政策等方面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充分掌握,然后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端正高職學生的就業觀。其次,高職院校需要為學生定期進行心理輔導,對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心理矛盾進行疏導,消除學生們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大膽進行創業,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四)跟蹤服務環節
跟蹤服務環節是指高職院校對畢業后選擇創業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作好實地走訪,收集學生們畢業創新創業的信息,并將這些學生的創業信息進行整理和記錄,編制成教學案例,并對這部分教學案例進行優化,從而為高職院校今后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參考依據。
總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高職院校需要根據自身教育特點、學生學習特點等方面內容制定“第二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管理和實訓訓練等諸多環節,從而調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樹春.基于第二課堂建設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有效開展[J].江蘇高教,2015(3):119-120,135.
[2] 黃興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機制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1):122-124.
[3] 鐘建平,王天紅,王飛等.高職院校“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初探[J].科教導刊,2016(3):25-26.
[4] 蔡小簪.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廣東培正學院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