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改革開放的加速發展,我國農村地區出外務工的人員逐年增加,大多的孩子都隨著父母到外地去讀書,在本地農村上學的學生人數逐漸減少,部分貧困落后的農村地區生源數量越來越少,相應的貧困地區的教師也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針對這一現狀,我們需要對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復式教學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復式教學;農村;規律特點
前言:
當前復試教學已經是我國廣大貧困落后的農村地區學校采用的一種主要教學形式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將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與農村的復式教學形式相互融合,已經成了邊遠地區農村學校教師應該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分析當前農村地區復式教學的規律和優勢,敢于抓住復式教學的優勢以便于研究如何在農村地區更好的開展復式教學,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受教育水平。
一、分析復式教學的規律與優勢
1、便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情況
由于在邊遠農村地區的學生數量較少,同時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數量也遠遠不能滿足一個班級一個學科都能分配到一個教師,所以在很多邊遠農村地區的學校中,大都是一個教師包辦了一個班級或多個班級所有課程的教學。其實農村地區的這一復式教學現狀還是具有一定的潛在的優點,比如由于學生數量較少,而教師所教授的課程又多,這樣一來教師可以充分全面的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有效的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建立一種平等自然的師生關系,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反而更有利于教學任務的開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一對一的得到老師的指導和關注,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這是普通的教學方式所無法實現的教學優勢。
2、學科整合有效明確教學目標
在邊遠農村地區的學校中采用復式教學的方式,還可以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和任務。由于采用復式教學方式的班級學生數量較少,班級的各個學科大都由同一個老師來任教,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師進行學科整合,加強各個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有著積極的作用,能夠有效的幫助教師科學合理的開展教學安排,還能幫助教師有效的明確各個學科的教學目標,有利于促進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在邊遠農村地區的學校中使用復式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幫助教師進行學科整合,明確教學目標,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3、開放課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是一項師生進行互動的共同活動,不管復式教學的形式在邊遠農村地區的教學中有多么重大的特點及優勢,教師數量少,仍是一項不可否認的事實,教師的數量少,相應的教師教學的時間就會減少,在復式教學的班級中,供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更多,正是因為這樣的教學特點,反而更有利于課堂的開放性,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和主體,充分發揮這一優勢,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來,不但能夠大大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讓復式教學促進課堂開放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大大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研究如何更好的開展復式教學
1、精心備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根據復式教學中教師數量較少,需要同時兼顧各項課程的特點,一個教師要同時負責一個或者多個班級的所有科目,那么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嚴格要求教師進行精心備課,備課是開展教學課程的第一個環節,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是授課的前提。而且,在復式教學中,教師所教的科目較多,教材內容也多,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將各項學科進行整合,有效明確各項學科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認真設計教學環節,將各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各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備好每一節課,按照教學大綱編寫教案,兼顧各個班級和學科,遵循教材的內容精心準備課堂內容。比如,在備課的時候可以按照先易后難的學科來備課,先準備低年級學生的教案,再準備高年級學生的教案,按照備課順序進行課堂教學。因此邊遠農村地區的小學教師應該將復式教學形式下的備課環節認真重視起來,精心備課,才能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有條不紊,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2、動靜結合,改善課堂教學方式
在復式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精心備課外,還應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改善課堂的教學方式,動靜結合,統一有序的進行課堂教學,對于直接的課堂的教學和課后布置作業這兩方面的內容,從教學路線上來說,從“靜”著手,一前一后先靜后動,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靈活安排。而且由于復式教學中師資力量較弱的特點,教師很難做到去用所有的時間進行講課,因此需要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引導教學區別于直接教學,在教學的過程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因為復式教學的重點則在于學生的“學”,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動靜結合,有效的改善課堂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可以將低年級的語文課和高年級的數學課互相配合,先進行低年級的語文課的教學,待語文課程結束之后,進行高年級的數學課程的教學時,安排低年級的學生自助去復習鞏固剛學到的課堂知識,依靠學生自身的自助學習去完成學習任務。
3、培養助手,發揮助手積極作用
由于在復式教學中,一個教師通常會帶一個班級或者多個班級的多個學科,但是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復式教學里培養教師自己的“小助手”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過程中恰當的發揮小助手的積極作用,讓小助手來幫助教師完成一些較為簡單的教學任務,比如檢查學生課下作業的完成情況、主動輔導學些成績較差的學生等,這些教師都可以去交給小助手來做,好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備課和課堂授課上,那么應該如何來挑選合適的小助手呢?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具有較為強烈的競爭意識,會把成為教師的“小助手”當作一項光榮的事情來看待,針對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教師可以這樣安排,讓學生輪流來體驗小助手,只要能夠積極主動的完成老師的任務,每個人都有充當教師小助手的機會,這樣的話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會大大提高,通過競爭的方式來刺激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公正平等的來挑選小助手,既不會讓學習優秀的學生因此而驕傲,也不會讓成績較差的學生產生自卑,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去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這樣一來,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責任心,又可以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因此,在復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適當的培養小助手來輔助自己教學。
結語:
搞好農村學校的復式教學,對于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和作用。因此農村地區的教師則任重而道遠,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研究更好的復式教學的方式,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以提高學生教育水平為己任,充分發揮復式教學在農村地區學校教育中的優勢,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陸振華,朱林娥. 農村小學特教班復式教學探索——基于江蘇省常熟市農村特教班復試教學的實踐[J]. 現代特殊教育,2015,(23):63-65.
[2]伏瓊英. 淺談邊遠貧困地區農村小學的復式教學[J]. 文學教育(中),2013,(03):146.
[3]王麗霞. 甘肅省農村小學復式教學現狀研究——以甘肅省H縣為例[J]. 學理論,2012,(21):260-261.
[4]李玉英. 調整農村小學布局要允許復式教學的存在[J]. 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