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改變具有很大推動作用,技術以科學為理論指導,科學以技術為理論基礎,兩者相結合共同為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發展做出貢獻。本研究從生產力、認知、社會變革、經濟以及生態調節等方面研究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中科技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此闡述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中科學技術的功能。
【關鍵詞】:社會管理科學;工程;科學技術;功能
隨著近些年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對資本主義社會化與機器工業化生產的發展具有很大推動作用。就科學技術生產與發展過程來說,其本身屬于社會活動。而就科學技術內容屬性來說,其本身就是社會意識與生產實踐經驗的結晶。現代社會工程與管理科學中,科學技術的功能表現主要是推動經濟發展、提升人類認知能力、協調人和自然的關系以及推動社會變革等[1]。本研究從生產力、認知、社會變革、經濟以及生態調節等方面研究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中科技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此闡述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中科學技術的功能。
1生產力功能
在確立近代資本主義制度之后,西方資產階級通過科技進步提升了社會生產力。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升級為社會生產力主導要素,特別是二戰后,科學技術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鄧小平在新歷史環境中繼承與發展了馬克思理念,明確提出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深刻闡明了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中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
2認知功能
在文化教育與人的道德與精神面貌優化升級中,科學技術發揮著推動作用,此為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中科學技術認知功能的外在體現。第一,科學技術反映出自然界原始面目,揭示出自然界客觀發展規律。是大眾批判舊行為習慣、宗教迷信和解放思想、弘揚理性的一個有力武器[2];第二,科學技術促進文化教育內容的升級與完善,對教育改革方向具有決定作用,為人類認知水平的提升、人類智力資源的開發創造有力條件;第三,科學研究實踐中逐漸形成追求真理、尊重實踐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對人類社會精神文明進程具有很大推動作用。
3社會變革功能
早前馬克思明確指出,將科學視為歷史發展的有力杠桿,這是最高意義的改革力量。全面闡述了科學技術本身所具有的社會變革功能,其作用主要表現為促進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發展是社會變革的外在表現形式,同時是其它社會變革的基礎與前提。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最終結果,遲早會導致社會制度與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變革只單純依靠科學技術往往行不通,此時的科學技術就為產生新社會制度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社會中,進一步發揮了科學技術本身的社會變革功能,特別是對外開放后,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中,科學技術創造了巨大社會生產力,使得經濟獲得迅猛發展,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時也鞏固了社會主義經濟與政治制度。
4生態調節功能
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改變具有很大推動作用,技術以科學為理論指導,科學以技術為理論基礎,兩者相結合共同為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發展做出貢獻。發展科學技術推動了人類改造自然界能力的提升,然而,也出現了很多盲目使用科學技術的現象,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的加劇。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中,科學技術所具有的生態調節功能主要在于掌握自然規律,客觀認識人類錯誤干預自然所導致后果基礎上,對人類改造自然活動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調節與管控,從而創造與人類生存與健康發展相適應的自然環境[3]。此外,生態環境問題應該在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中科學技術生態調節功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強化社會管理與變革,嚴格執行律法規定,由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中所存在的生態問題。
5經濟功能
社會發展的現階段,作為社會系統中的重要子系統,科學技術充分發揮自身功能服務于社會,同時對社會產生影響,關鍵在于推動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且科學技術深刻調整了經濟結構,科技進步一方面提升了勞動生產率,實現了生產力發展,另一方面對經濟生產勞動力結構、產品結構和資金資源配置的變革也具有促進作用,由此造成經濟結構中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不管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知識經濟,或者是勞動密集型、知識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均是在科學技術推動下形成的。通過分析以上問題,社會和科學技術兩者逐漸形成獨立、新興的一個研究方向,即:STS,其中S為Science,表示科學;T為Technology,表示技術,S為Society,表示社會。STS全面揭示了社會、科學與技術三者的復雜關系,闡述社會發展中技術與科學所形成的正負效應。主要目的防止技術與科學分離、科學技術脫軌于社會的狀態,確保科學技術能夠為人類造福。
社會管理科學和工程中,科學技術的功能存在廣泛性,而且現代社會生活各環節均會收到科學技術制約與影響。歷史發展不同時期,盡管科學技術的影響存在廣度與深度的差異性,然而,毋庸置疑,各時代所產生的科學技術均對其所處時代的生活產生深刻影響。古今中外,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每一環節,均有科學技術進步相隨,特別是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為人類文明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而且也為人類發展創造了更多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現階段,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造力也會為人類文明繼續做出應有貢獻。
6總結
總而言之,科學技術在人類改造自然、改造世界以及改變生產面貌等環節的作用逐漸被客觀實踐證明,而人們也逐漸將“科學技術使生產力、科學就是力量”等作為至理名言。人類創造寶貴資源、跨入浩瀚宇宙、探索世界奧秘等一系列的社會生產活動都是科學技術發展與進步的必然結果,對人類文明的進步也具有很大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蒙. 論科學技術在現代社會管理科學與工程中的功能[J]. 時代經貿, 2010(8):134-134.
[2]張智博. 管理科學與工程的實際應用[J]. 科研, 2016(11):00092-00092.
[3]成愷麗, 楊博瓊, 周鍇. 關于科學技術在社會管理科學與工程中的功能研究[J]. 科學與信息化,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