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蓮花池始建于元代,在清朝乾隆年間建立蓮池十二景,被辟為皇家行宮。文中主要對春午坡等十二景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關鍵詞】:文物;古蓮花池;十二景
古蓮花池又名雪香園,始建于公元1227年,由元朝汝南王張柔所建,距今已經有800年的歷史了,在清朝乾隆年間,建立了宏偉的蓮池十二景,被辟為“城市蓬萊”成為皇帝的行宮。
“蓮池十二景”之一——春午坡。它是一座用太湖石疊砌的假山。山上,石磴增幽,古柏聳翠。南側景名“春五坡”。三字赫然映目。清代乾隆皇帝的三塊御筆詩碑清晰可見。坡南有牡丹芍藥圃,春午坡,當門而立。為的不是使園中景色在入口處即被游人一覽無遺,這在造園技法上叫“抑景”。昔日,春午坡有兩列相對的假山構成,中間是曲折的峽谷。走在峽谷中,只覺兩側蜿蜒壁力。氣象幽森。南坡種植牡丹數百株,每當春末夏初花開時節。花光潑眼,暖香盈袖,正如蘇東坡《雨中看牡丹三首》詩所詠的”午景發濃艷。一笑當及時“,因此命名為春午坡。乾隆皇帝十分喜愛這處景觀,親筆為它題寫景名,并題詠詩歌多首。現在我們在假山上看見的景名刻石和三方詩碑,都是當年的遺存。乾隆皇帝在《蓮池行宮十二景題詠·春午坡》中贊嘆說:菁莪雅化辟蓮池,秀障當門春午坡。漫愛牡丹花富貴,濂溪愛處正宜思。
含滄亭,在篇留洞北,這是一座橋亭也叫廊橋或橋廊上停下橋南北兩側沿柱間設護欄即可供游人過河,又可供游人避雨。這種亭橋又稱屋橋、廊橋,“含滄“的” 滄“字語義相關,一方面是說”水的清綠色“。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包含孔孟子對《滄浪歌》的闡釋的意義。”滄浪之水清“語出《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聽完說道 :”學生們聽著,水清就用來洗帽子,水濁就用來洗腳,這都是由自己決定的。“所以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它告訴我們:得失成敗,取決于主體自身。
含滄亭西側在假山名篇留洞,是蓮池十二景之一,篇留洞由蘇東坡詩句“清篇留峽洞”而得名。它有三個洞口,分別面向三個河塘,像漢字“入”字,三個河塘猶如三個“口”字,正好組成漢字“品”字。
翠竹掩映下的這組建筑群名寒綠軒,在紅棗坡之北,宣前種竹數百竿,寒綠森森。名字取自北宋文學家歐陽修詩句“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綠”。其南有四門相通的院落,名“竹煙槐雨”,此名摘自宋代詞人吳文英的《夢窗詞》句,如今這里是蓮池書院展覽陳列的地方。
橫亙于南北塘之間的重檐歇山頂建筑名為藻泳嘍,它是十二景中唯一以植物命名的景點。藻泳,意為水藻在漂游,藻泳樓臨水,可以看見水中的綠藻在樓的倒影上游動,故名藻泳樓。
藻泳樓西側紅墻內的一組建筑名為蕊幢經舍,原為佛寺,茂林修竹之中坐落著東西兩重庭院,西院為藏經樓,東院為十誦禪房。
高芬閣因《晉書》中“高芬遠映”而得名,在北塘北岸正中,南與藻泳樓相望,歇山頂高兩層,四周有廊道,南側有平臺伸向水中,便于賞荷。
繹堂 在南塘南岸的平地上,為坐西朝東的平房三間。前有抱廈,后有淺廊,這里是原是習射的場地,清朝是游牧民族以“馬上得天下”建立起來的政權。因此十分重視騎射技藝。清初李紳文重修蓮池時即在此建有射圃。
鶴柴位于君子長生館之西,原為養鶴的地方,有一座六角攢尖亭。名“鳥隅”,四周有廊,方觀承在《蓮池行宮十二景圖詠·鶴柴》中描寫道:“高槐疏柳,白石蒼苔,仙客羽衣,翩躚其下,佇輕 鰷于春水,警涼露于秋宵,故是幽禽之勝宅也。”
花南研北草堂在濯錦亭西北,歷史上原為兩進院,有三排建筑組成,現為一進院。“花南”是指一種觀賞美景在狀態,研北之“研”,古文通硯石的“硯。”此處環境清幽,因此將它比作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宛虹亭在東塘和西塘的中間,俗稱水中亭,包括亭子及亭南之宛虹橋、亭北之曲橋。宛虹亭頂造型獨特,像一頂翻卷在蓮葉托著一個桃子,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庚子之變”,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連夜脫身逃往西安1901年秋,為了迎接回鑾北京的慈禧,直隸總督袁世凱下令將永寧寺改建為行宮重修蓮池作為行宮御苑,當時有一位老工匠巧妙地將永寧色行宮中的一座涼亭亭頂造成了連夜脫逃樣式,當生性多疑的慈喜宴樂之余來到這里得意洋洋地游賞行宮景物時,突然兩眼直勾勾地盯住了那個涼亭的亭頂,在場的官員原以為她從沒見過這種造型,一定會大加贊賞,可誰知剎那間她的臉由紅變紫,由紫變青,半晌喘不過氣來。直隸官員們見此,個個兒嚇得直叩響頭。慈禧當下便傳旨捉拿設計亭頂的人,就地處死。這時,人們才醒悟,“蓮葉托桃”恰恰諧了“連夜脫逃”之音,揭了她“庚子之變”的丑事。于是,他們又是毀亭,又是殺人。老工匠為了不牽連別人,挺身而出,壯烈就義,死時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老工匠,就把行宮和御苑的亭頂都建成了”蓮葉托桃”的樣式,一直保留到今天,這就是非常有名在“蓮葉托桃”。宛虹亭有一副楹聯,文為:海為龍世界;天是鶴故鄉。“海”和“天”這里指蓮池這塊風水寶地。在朦朧月色之下,或于薄霧籠罩之中,或值初冬小雪融入暖水激起連天水氣之時,給人一種遼闊飄渺的海的感受。園內不僅有龍飛刻石,而且真龍天子乾隆、嘉慶、光緒都來此駐蹕,這行宮不就是“龍的世界”嗎?園中養有丹頂鶴,預示白鶴展翅藍天,可謂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