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新、高雅的色彩搭配
魯迅的書籍封面色彩搭配通常都簡潔明了,顏色的選擇一般不超過三種,習慣常用兩種色彩進行搭配,三種色彩搭配的現象很少,還有的封面只使用一種色彩。這種現象的原因與魯迅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以及當時印刷工藝的落后有著很大的關系。紅色、白色、黃色、黑色是魯迅最常用的四種色彩,封面文字的色彩一般以黑色、紅色和白色為主。當時的書籍封面所運用的顏色純度都比較低,如暗紅色、深藍色、墨綠色等,其共有的特性就是明度較低,含有一定的灰度。
《彷徨》是魯迅所著的第二篇小說集,與魯迅的第二篇小說集《吶喊》相比更顯得沉郁悲愴,寫于五四運動之后新文化陣營分化的時期,《彷徨》表現的是魯迅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陶元慶為魯迅《彷徨》進行創作的是三個人共同坐在一把椅子上,看著逐漸夕陽西下惆悵,畫面給人帶來一種日暮西天的彷徨之情。整幅畫面構圖的選擇采用了魯迅偏愛的板式設計,尤其是人物的視覺效果上采用了剪影的藝術形式,畫面構圖簡潔明了、人與物的夸張變形中傳達了深邃的內蘊。樸素色彩的選擇上呈現出文人氣質,書籍封面以橙紅色為的背景基調與黑色的木刻圖案形成鮮明的對比,黑色的木刻紋樣橙紅色背景上極為明顯,不僅表達出魯迅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而且還帶有進取、奮斗的精神,魯迅這種彷徨的心境,在后來的斗爭中很快地改變了。
黑與白的色彩搭配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黑白色的巧妙配置能呈現書籍封面的節奏感和韻律美,白色底色發揮著襯托黑色圖形文字的作用,而黑色本身帶有沉重而有力的形式感,黑白互襯相得益彰。魯迅書籍設計藝術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黑無白不顯,白無黑不彰”的藝術特點,黑、白色被廣泛的應用于魯迅的書籍設計中。
魯迅在設計圖 、《毀滅》的封面時選用威綏斯拉夫作的木刻版畫和畢斯凱萊夫的插圖作為兩本書籍封面,魯迅在設計書籍封面作品中經常會運用木刻版畫作為封面裝飾,但魯迅首次把書籍中的插圖或木刻用在封面設計上,使封面設計和內容緊緊地結合起來,這在同時代是一種獨特的、新穎的設計方法。《毀滅》背景色選用淺灰色與黑色的圖形和文字進行對比,畫面粗狂有力,富有革命性,帶給人一種震撼心靈的視覺感受,同時彰顯儒雅的文人氣質。
二、清新淳樸的圖形設計
20 世紀 30 年代為了給予身在戰斗中的中國木刻青年推薦戰斗作品,魯迅在新興木刻運動早起便開始收集有關蘇聯的版畫作品,最終在 1934 年系統地、全面的將收集的蘇聯木刻版畫整理在《引玉集》一書中。在《引玉集》的封面設計中使用了淡黃色的作為封面整體的背景色調,封面上部居中的位置印有極其醒目的一幅紅色的木刻,書籍的名稱和木刻原作者的名字都設計在木刻之內,魯迅將封面內容與木刻版畫的技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封面整體呈現出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意味,尤其是紅色色塊的圖章式和墨色手寫字體的運用充滿了東方藝術的風格,英文字母的大膽運用和巧妙排列在當時也是史無前例的,即顯示了該書的內容,在版面設計上又富有西方文化中坦率、張揚的風格特征。
傳統紋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現象也大相徑庭,大多都表現人們內心的追求,有著深層次的精神象征,體現著傳統紋樣的人文價值。傳統紋樣成為魯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魯迅在書籍設計藝術中對傳統紋樣的選擇在與同時代書籍設計藝術家相比也是超前的,魯迅在為《心的探險》一書的封面設計中所使用的漢畫像的紋樣,采用漢代石刻云紋作為書籍的背景裝飾,黑色祥云紋樣與淺紅色背景形成顯明對比,同時點綴和豐富了整體畫面,整幅畫面紋樣的結合方面是非常巧妙的。封面設計既突出書籍內容的要求,同時還吸引讀者的目光而且不失文情意趣,真正達到與圖書圓融無跡的設計境界,更使人強烈感受到意境與心境合而為妙的審美情趣,傳統的圖騰紋樣運用的淋淋盡致。
三、文字的巧妙運用
美術字是說在對文字進行藝術加工、美化而成的裝飾性文字,是一種運用裝飾手法美化文字的一種書寫藝術,是藝術加工的實用字體。整體視覺特征呈現字體的整齊、美觀、 醒目,是開展宣傳、教育不可缺少的藝術手法,在今天社會這種藝術手法的使用顯得尤為明顯。如圖《靜靜的頓河》、《多己勿己》封面設計中的字體設計被巧妙運用變形、夸張的藝術手法使書籍封面的視覺效果更加震撼,而且凸顯書籍主題內容。
在書籍設計字體的運用中,與書法字體相比,印刷字有它獨特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字的形態特征有著規范、端正、清晰易讀的特點。應用在魯迅書籍封面設計上的印刷字多選用宋體、仿宋體和黑體。宋體字在書籍設計中屬于應用最廣泛的印刷字體,主要呈現清新淡雅、質樸秀麗的視覺特征,《蕭伯納在上海》的書籍封面中宋體的運用,清新質樸的字體特征使畫面略顯雜亂的紅色背景多而不亂。而仿宋體出現于 20 世紀初,是介于宋體與楷體之間一種印刷字體,采用了宋體的結構以及楷書筆畫的一種新興印刷字體,主要彰顯清秀挺拔風格特征。質樸淡雅宋體字與仿宋體相結合使整體畫面呈現清新、樸質的藝術特點,《在沙漠上》的封面設計中,宋體被放置在視覺中心位置,而仿宋體的點綴使整個封面充滿書卷氣。
中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是根植在中國人骨子里的獨特的文化符號,字體的選擇在書籍封面設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書法字體在封面設計中尤為重要。書法字體在書籍封面設計中是非常講究的,書法作為視覺傳達的有效栽體之一,它在書籍設計中的視覺傳達功能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說文解字、意象、形式美三個方面簡要論述書法在書籍設計中的視覺傳達功能。
四、整體性的版式設計
在魯迅書籍設計中,書籍的設計藝術是魯迅先生尤為注重的,不但要求封面視覺效果醒目同時也肩負著書籍封面設計與書籍正文之間的互補作用。魯迅通過對書籍封面的版式、圖形、色彩、文字、材料等進行藝術加工,魯迅書籍封面的設計一般以文字排列為重,有時也適當加些圖案作為美化裝飾,最終呈現出書籍設計獨特的藝術風格。
《文藝研究》的封面設計,表面上來看與表達形式鮮明的構成主義有著很大的區別,這些被放大的圖形化文字與抽象的線條相結合,理性的構圖形式與紅黑色的色彩搭配設計又體現出構成主義的特點,這正是魯迅書籍設計藝術的獨特之處,把一種藝術風格巧妙地運用在自己的封面設計之中使主題文藝研究極為醒目,色彩以藍色為主題色,符合期刊的主題淡雅的藝術風格,加上圖形的合理配置,線條的巧妙運用,使文藝研究的封面清新、活潑、淳樸、淡雅。魯迅在設計魯迅書籍設計的正文大部分采用豎排的排列方式,正文的重心在下方,下方大面積留白,左右的留白基本相同,而插圖一般居于正文的上方,或利用整個頁面進行排列,但也有使用鑲嵌式的插圖。從傳統藝術美學角度來看,這種版式中心四周的留白的手法與中國傳統書畫裝裱的形式十分相似,整個正文版式追尋一種高與寬、天頭與地腳、重心與留白、以及文字疏密之間美觀的比例關系,即彰顯整個封面板式的典雅又不失美觀。
參考文獻:
[1]錢君匋. 魯迅與書籍裝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丘陵. 書籍裝幀藝術簡史[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