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藝術發展的長河中,花鳥畫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花鳥畫也隨著人們文學和藝術修養的提升而不斷進步。而宋代是中國文人花鳥畫發展的開端,更是一個頂峰時期。宋代詩詞歌賦理學和美學為花鳥畫的發展提供了文學的溫床,賦予了宋代文人花鳥畫更多的意蘊內涵,并對后世花鳥畫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從“宋代文人花鳥畫寓意對當代繪畫的影響及發展”的角度進行研究,對當代繪畫的發展繁榮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三個部分來探究宋代文人花鳥畫寓意對當代繪畫的影響。
【關鍵詞】:文人花鳥畫;文化寓意;當代花鳥畫
一、“宋代文人花鳥畫”的定義
兩宋是中國古代文人花鳥畫空前發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時期,要了解文人花鳥畫,先要了解文人畫的定義。文人畫指的是畫中帶有文人的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宋代文人畫家摒棄了畫作的功利性,更多的是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懷,抒發自己的志向,并且多以梅、蘭、竹、菊為描繪對象,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文人花鳥畫使用傳統的筆墨和宣紙作為作畫的工具,在描繪梅、蘭、竹、菊等對象的時候不追求形似,更注重于表達事物的精神面貌,追求渾然天成,即“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1)文人花鳥畫通常書畫一體,講究在文學和藝術性上相輔相成,是中國繪畫的獨有模式。
二、宋代文人花鳥畫藝術寓意的主要來源
(一)宋代文人花鳥畫與詩詞的關系
藝術脫離不了文化。北宋時期,在繼承了唐代詩詞后,北宋的詩詞發展德更加成熟。北宋早期社會穩定,人們的物質生活富足,所以詩詞常帶有極其奢靡的特點,這一特點,也使宋代前期花鳥畫帶有一種濃麗的色彩。為畫題詩主要是用詩詞來進一步補充繪畫作品的意境與內涵,使欣賞者產生豐富的聯想,并通過此種形式追求花鳥畫的詩情畫意。最具代表性的是宋徽宗趙佶,他有力的推動了花鳥畫的詩畫相融風格,如《芙蓉錦雞圖》、《臘禽圖》等繪畫作品上都題有詩。
進入南宋,戰亂不斷,文人在面臨國破家亡,自己卻無力救國,詩詞中多帶有悲壯和哀怨的情懷。花鳥畫也受到了這種情懷的影響,畫風變得婉約。
(二)宋代文人花鳥畫與理學的關系
理學思想對宋代文人花鳥畫影響巨大。理學在認識論方面以格物致知為基本的命題,方法論方面追求“窮理”,陳植鍔將其歸結為:“議論精神、懷疑精神、創造精神、開拓精神、實用精神、兼容精神等”。(4) “格物致知”的認識論使繪畫開始追求寫實風格,把握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如《寫生蛺蝶圖》,將蛺蝶表現得惟妙惟肖。
三、宋代文人花鳥畫的藝術寓意
(一)禪宗思想的意象之美
宋代文人畫受佛、儒、道影響深刻,所以文人花鳥畫中常常蘊含著佛、儒、道的思想。其中禪宗對文人花鳥畫影響最為深遠。貫穿于禪宗心性學說、文化思想的本質內容是:自然——內在——超越。所以禪宗注重內心,超脫淡雅的特征使宋代文人花鳥畫由早期重寫實轉變為后期的重寫意。受禪宗思想的影響,文人花鳥畫不追求客觀現實,但又不能忽視外界事物,于是有了寫意花鳥畫的若有若無、普所迷離的畫面,加之文人們將詩書畫印相結合,相得益彰、相互輝映。
(二)空靈純粹的氣韻之美
宋代文人花鳥畫追求空靈純粹的氣韻之美,早在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中寫到:“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5)其中“氣韻生動”或“氣韻,生動是也”,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畫的形象具有一種生動的氣度韻致,顯得富有生命力。受佛家、道家思想影響,文人繪畫注重抒發內心,用純粹的筆墨追求靈透、玄妙的境界。氣韻與靈透、玄妙的境界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空靈簡純粹的氣韻美。因此,直抒胸臆、追求空靈純粹的氣韻美成為文人畫的主要藝術傾向。
四、研究宋代文人花鳥畫的藝術寓意對后世的影響
宋代文人花鳥畫對元代、明代,甚至是當代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元代花鳥畫不求形似而求意蘊,更注重神韻、講求意境,這繼承了宋代文人花鳥畫的傳統。元代花鳥畫家注重于追求筆墨的形式,注重詩書畫印的結合,如趙希鵠在《洞天清錄·古畫辯》中指出:“善書必能畫,善畫必能書,書畫其實一是爾。”。(7)其代表作有趙孟頫的寫意花鳥《窠木竹石圖》。
到了明清,吳門畫派興起使花鳥畫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文人花鳥畫成為了這一時期的主流。吳門畫派的花鳥畫繼承了宋代文人花鳥畫的特點,并創造了自己的特征。吳門畫派的陳淳將書法和山水畫的筆法與花鳥畫相結合,并運用水墨的濃淡開創了寫意花鳥畫新風。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還有徐渭,徐渭吸收了宋代文人花鳥畫的長處,創作的花鳥畫意在寄意于物,開創了大寫意花鳥的新派別。
文人花鳥畫對后世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現如今,世界逐漸連為一個整體,中國也受到西方文藝浪潮的沖擊,各種其他國家的技法流入中國,這對中國繪畫的發展是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的。但是傳統文人花鳥畫中值得我們傳承的文化也逐步被人們忽視。在當代的花鳥畫的創作中,應該繼承傳統文人花鳥畫的優良傳統,并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與時俱進,從而開創中國當代花鳥畫的新風。
結語
本文從宋代文人花鳥畫的寓意角度進行探討,來研究中國古代花鳥畫。宋代是文人花鳥畫的發端,也是文人花鳥畫的一個高峰,它在主題、藝術語言、藝術意蘊等方面都值得后世學習。從當代的花鳥畫創作的角度來說,我們如何看待宋
代文人花鳥畫的學術意義和實用意義,如何繼承與發展成為重要問題。本文結合上面的分析綜述作以下闡釋,宋代文人花鳥畫不僅是為了讓人賞心悅目,更加注重畫的內涵寓意,將思想觀念與藝術形式聯系起來,用以寓意于物。
參考文獻:
(一)王弼.周易略例.轉引自任繼愈.中國哲學史(第二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二)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
(三)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論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四)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論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五)謝赫.古畫品錄
(六)潘運告編著.元代書畫論[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390
(七)周躍兵.論文人畫的美學特征[J].藝術探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