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線條是繪畫的生命,線條的復雜多變為我們表現多姿多彩的現實世界提供了便利。但是,中西方在文化和觀念上的差異性,在文化意識上就有很多不同。線條單純又豐富,在中西方繪畫中也隨處可見。本文將通過中西方繪畫藝術中對線的選擇以及中西方繪畫中線條的差異性和相通性等方面對中西方繪畫中的線條進行比較。
【關鍵詞】:線條;情感表達;文化意識
一、中西方繪畫藝術對線的選擇
原始時期,中西方祖先都不約而同地選擇用線條來記錄他們的日常生活,這是古人對生活中大自然事物最直接、最簡單的記錄。線的初始狀態我們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巖畫,我國賀蘭山東麓發現的著名的《太陽神》巖畫以及同時期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被譽為“史前盧浮宮”的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畫中形象用線簡潔奔放,氣勢磅礴,盡管這些線條古樸稚拙,但它卻是粗獷、奔放的。原始人的巖畫多是古人類對自然稚拙的摹仿,而這種摹仿幾乎都是用線來完成的,線條是描摹對象最直接、最簡便的手段。
線條本身具有很豐富的內涵,靈活多變,線條的粗細、長短、曲直、疏密等的變化全由藝術家來掌控,從而能更好的通過線條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中國繪畫中的線條在運用上更注重主觀意識的表達,筆下的物象更多的是線條的概括,追求“神似”,注重意蘊;西方繪畫中線條更多的是用來輔助表現物體的,畫家更多的關注的是自然界中光線的變化、物體的結構以及透視關系。雖然中西方古人對線條的運用是一致的,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中西方藝術對線條的發展有著截然相反的表達。
二、中西方繪畫藝術中線條的表現
由于中西方文化和觀念的差異,使得線條在中西方繪畫中的表現呈現出巨大的不同。中國畫注重線條的運用,線條是基本造型手段,在傳統的山水畫、花鳥畫或人物畫中,線條都是必不可少的,自然界中物象的光影明暗通常不在畫面中表現出來。自然界中的物象本身是沒有線條的存在,是畫家們為了更好的表現自然提煉概括出來的,這就決定了中國畫不是自然界物象的再現。中國畫更加注重的是畫家的自我感受,突出表達主觀性,畫家們通常用筆墨靠粗細疏密不同的線條來概括造型,線條也通常有干濕濃淡之分,這些線條的相互交融使得畫面表現很豐富,具有一定的層次感。中國畫的線條能直抒胸臆,表現畫家的個性特點。由于中國書畫同源的文化,使中國畫具有獨特的線條藝術表現形式。
西方繪畫藝術也有悠久的歷史,線條在繪畫藝術中也一直處于重要的地位。但西方繪畫中線條更注重表現理性,注重科學,尊重客觀事實,線條更多的是用來表現物象的輔助形式。西方繪畫中物象的結構等不是用線條來表現,而是用色彩的深淺、光線的明暗來變現,注重物體本身的結構、光線變化以及透視關系等。西方繪畫特別強調光影和色彩的運用,強調客觀地再現所看到的的自然世界的物象。這也是中西方繪畫中線條表現形式不同的最要區別。
三、中西方繪畫藝術中的線條比較
中西方繪畫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工具材料等的影響,使得線條在中西方繪畫中的表現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同時,中西方藝術家都是通過線條的不同形式來表達內心情感的不同,從而來反映出不同的表現特征,這些特征又有著一些相似性。
1、中西方繪畫藝術中線條的差異性
工具材料的不同。中國畫工具通常使用毛筆、宣紙以及墨來作畫,毛筆的靈活多變,加上水墨的稀釋效果以及宣紙的渲染特性,變化豐富的線條躍然于紙上,呈現出不同的節奏感。且中國畫中更是以墨色來代替顏色,通過墨的濃淡干濕來呈現豐富而細微的色度變化。而西方則使用材質比較硬的畫筆,較硬的畫筆很難靈很生動的表現線條的粗細變化,所以決定了西方繪畫在材料上要選擇覆蓋性比較好的油畫顏料以及較厚又耐磨的油畫布,線條形式也變為較粗的沒有什么變化的線條塊面。因此,中西方繪畫工具材料的不同,會造成線條形式的不同。
造型語言的不同。中國畫注重用線來造型,線條變化豐富靈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額限制,不考慮光影變化,前文中提到過中國畫不注重事物的再現,而是注重畫家自身的感受,在對自然界物象理解的基礎上,追求“似與不似”的主觀表達,中國畫注重線條本身的內涵,重抒情寄興。而西方繪畫更注重對自然界客觀事物的再現,追求寫實風格,主要以色彩表現為主,畫面中物體立體感較強,光感強。畫面中的線條更多的是為了表現物體的結構而存在。中西方文化、思維方式的差異影響著繪畫造型語言的不同。
2、中西方繪畫藝術中線條的相通性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藝術也在不斷突破和創新,西方繪畫的融入,使中國畫在繼承傳統技法技巧的基礎上,不斷地學習和吸收西方優秀的藝術及繪畫技法,其中包括素描、油畫、水彩畫等多種技法,極大的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技巧。一些畫家對工具材料的不斷借鑒和創新,把西方技巧與中國畫傳統技法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貫通,不斷發展,這也是中西方繪畫藝術中相通性的一種表現形式。雖然中西方繪畫藝術中線條的表現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但追其源頭還是有一定的相通性。隨著藝術的發展,中國畫中對線條的依賴正在減小,畫家也在嘗試用西方的造型來代替線條的表達,而西方現代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有不同的流派對線條引起了重視及實踐。世界藝術的大融合對各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筆財富,藝術想要發展就不能閉門造車,要廣納百川,才會有更大的突破和創新,藝術才能不斷地向前發展。
總結
中西方在文化和觀念上的差異性,以及受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響,致使中西方畫家對線條的重視有所不同。線條藝術隨著繪畫藝術的發展也在不斷變化,畫家們對線條也充滿了熱情和關注,線條是繪畫語言中最基本的表現形式,中西方藝術家對線條藝術的探索和研究從未停止過。
參考文獻:
[1]齊勇.中西方繪畫藝術之線的比較[D].河北師范大學,2009.
[2]郭偉偉.淺析在中西繪畫中的情感表現特征[D].山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