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小品從19世紀進入繁榮時期后,一直活躍在小提琴音樂會的舞臺上,它有著與眾不同的感染力。在短小、精致的結構中,充分的發揮作曲家的作曲技術以及演奏家的演奏技巧,有的抒情婉轉,有的狂野奔放,有的華麗炫技,這使得小提琴小品受到了大批音樂愛好者、作曲家以及小提琴家的喜愛,極大的豐富了小提琴的演奏曲目。
【關鍵詞】:音樂小品;演奏;不同內容的小品
一、什么是音樂小品
音樂小品是音樂文獻中常見的一種作品類型。在西方器樂音樂發展成熟以后開始大量的出現,產生方式有兩種,分別是:獨立創作的作品,從大型作品中節選而來的作品。關于什么是音樂小品,到目前為止并沒有給它劃定一個明確的概念。我們現在所說的音樂小品主要是指,在音樂文獻記載中,相比較來說規模不大、形象鮮明、易于接受的器樂作品,特指所有“小”的、完整獨立(或相對獨立)的器樂作品的總稱。
二、為什么演奏小品樂
演奏小品樂不光能提升演奏者對藝術的鑒賞能力,提高藝術品位,培養樂感,還能提高演奏者靈巧性。但是看似簡單、短小的小品樂,演奏好它并不容易,我將原因歸結為以下三方面:
(1)小品樂的篇幅都比較短小,音樂從最開始的鋪墊到發展到高潮再到最后的尾聲,基本都在3、5分鐘內完成。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內要求演奏者要演繹出一個完整且生動的故事,有時更是非常具有戲劇性或幻想性的(比如克萊斯勒的《維也納隨想曲》),而且演奏者的演奏要做到讓人影響深刻、耐人尋味,這對演奏的音樂表現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一般來說小品的內容都有所指向——有明確的形象或標題。因此小品的演繹要圍繞所要傳達的藝術形象展開,而不是漫無目的、不知所云的機械式操作。
(3)音樂藝術是培養人的想象力的,而吸引人的音樂也是充滿了變化和趣味。但若只關注技術的難度而忽略了音樂的表達,那么演奏就有可能變成了毫無意義的重復。
三、小提琴小品樂的大師——弗蘭茲·克萊斯勒
講到小提琴小品的演奏和發展,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師級人物——弗蘭茲·克萊斯勒。他使19世紀逐步完善的小提琴演奏藝術又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他繼承和總結了19世紀大師們的傳統和經驗,并且尋找出了一條適應新時代藝術環境和美學標準的發展道路,開創了獨一無二的演繹風格。他復活了小品藝術,展現了音樂高于一切的內涵,從而確立了20世紀小提琴演奏的主體方向。這是一個盛行著“克萊斯勒風格”的時代,在他眾多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的小品樂??巳R斯勒是一個集演奏與創作于一身的天才,他本人創作了許多經典的小提琴小品,而且他本人多次灌錄小品樂唱片。他的代表作品有《愛的喜悅》、《愛的憂傷》、《浪漫氣息的搖籃曲》、《中國花鼓》以及《維也納隨想曲》。
四、不同內容的小品樂
1.標題器樂小品
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標題性,二是小品性。
作為標題音樂,簡單地說就是有標題內容的音樂,也是作曲家根據擬定的標題而進行創作的音樂。它通常選材與民間傳說、小說、戲劇詩歌和繪畫等方面。作曲家們力圖把這些標題的內容通過音樂表達出來,意圖讓聽者按照標題來欣賞和理解音樂。在西方音樂的發展歷程中標題器樂小品一直沒有一個固定的含義,嚴格地說,標題器樂小品是在作曲家創作過程中被總結出來的,而并非是一開始就被創立的一種體裁形式。標題器樂小品雖然在西方音樂史中扮演中很小的角色,但他卻給作曲家增添了一個創作領域,給愛樂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欣賞領域。
2.為歌劇所創作的小品——間奏曲
間奏曲這一體裁,顧名思義就是歌劇或舞劇幕與幕之間連接部分。這些間奏曲有些僅僅作為時間上的間隔,而有些則概述了部分劇情的內容,部分間奏曲在全劇的音樂中有它的連貫性。也有不少間奏曲由于具有完整的結構,經常被作為音樂會單獨演奏曲目。代表作品有:《沉思》 、《睡美人》、《雷蒙達》
3.圓舞曲
譯為華爾茲,起源于奧地利北部的一種民間三拍子舞蹈。華爾茲根據速度分化為快慢兩種之后,人們把快華爾茲稱為維也納華爾茲,而不冠以\"維也納\"三字的即慢華爾茲是由維也納華爾茲演變而來的?,F在通行的圓舞曲,大多是維也納式的圓舞曲例如《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速度為小快板,其特點為節奏明快,旋律流暢;伴奏中每小節常用一個和弦,第一拍重音較突出,圓舞曲的出現,它的熱情奔放、給城市中的舞曲帶來了嶄新的面貌和活躍的氣氛。
4.為電影所創作的小品
電影音樂是電影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電影音樂從電影剛起步的時候就已經明確了它的作用也同時確立了他在電影中不可代替的地位。電影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音樂題材在裝創作手法上自然就與普通的純音樂有著不小的差異,即配和畫面最大限度的烘托渲染畫面所要表達的內容;其次由于受到場景片段程度的限制,時間要素也是作曲者在為影視作品配樂時必須考慮的東西,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時候一個和弦一個動機或者是一段零碎的音樂片段在影視作品中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早在19世紀電影產生之初,小提琴就與其結下了不解之緣。電影發展的100多年歷史中,無論是在無聲影片還是在有聲影片的制作中,小提琴經常作為電影樂的主奏樂器,對電影音樂的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電影出現時期,小提琴演奏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加上其音色獨有的魅力以及音樂表現力,使之受到電影藝術家們的青睞。電影聞香識女人中的《一步之遙》,《紅高粱》中的《紅高粱敘事曲》《辛德勒的名單》約翰·威廉姆斯 電影《探戈課》中的《自由探戈》。
5.早期的中國小提琴小品
小提琴藝術作為一種“外來文化”在中國的出現、傳播與發展,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必然結果。20世紀初,隨著國人對西學興趣的日增,中國開始出現了第一批以小提琴為專業的留學生,它標志這中國小提琴藝術的真正起步。隨著國立音專為代表的中國專業音樂教育的開展,中國小提琴藝術開始取得長足的進步。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新時期以來,中國小提琴藝術在教育、演奏、創作以及理論研究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早期創作有李四光先生的《行路難》、冼星海先生的《紅麥子》、《夜景》、《思鄉曲》等。在理論方面有蕭友梅著的《小提琴教科書》,趙志華《關于小提琴民族風格演奏手法的探索》等??傊腥A民族的歷史、語言、文化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思想感情、審美習慣都對提琴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強大的影響,為世界小提琴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貢獻。
6.移植而來的小品
在器樂小品中互相移植作品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例如小提琴移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江河水》。從古箏移植的作品《漁舟唱晚》,從大提琴移植的作品《天鵝》等等。
五、結語
對于聽眾來說,從經典的小提琴小品來接觸小提琴音樂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它相對于那些大型的協奏曲、奏鳴曲而言,更加的通俗易懂、耐人尋味。對于演奏者而言,小品樂的演奏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部分。通過演奏小品,感受不同民族的風格;通過演奏小品,提高對不同作品風格的掌控能力;通過演奏小品,學會對不同音色的把握;通過演奏小品,學會呼氣和分解的重要性?!靶 弊髌分刑N含著“大”智慧。
參考文獻:
[1]洛秦.小提琴藝術全覽[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6
[2]蔣雄達.弦樂回響·小提琴學習與演奏知識綜述[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2
[3]扈少煜.論音樂小品.濟寧學院學報.第32卷第二期.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