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扎特是十八世紀非常偉大的音樂家。他的一生短暫只有35年,卻創作出了大量優秀作品,是一個天才音樂家。本文對莫扎特的音樂藝術成就,從他的歌劇、協奏曲、交響音樂、室內樂、宗教性作品這幾個方面進行描述。
【關鍵詞】:莫扎特;音樂成就
一、前言
莫扎特生于奧地利,4歲就開始學習鋼琴,5歲開始作曲,7歲已經寫出了他最早的《奏鳴曲》,莫扎特在他僅有的35年時光里,創作出了無數影響后世的作品。他作品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且不僅限于為一種樂器進行創作,為大部分樂器都進行了創作,他的音樂天賦異于常人,這也是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天才音樂家”的原因。莫扎特非凡的音樂天賦也是受到其父親的影響。他的音樂藝術創作是18世紀的頂峰。
二、莫扎特各領域的成就
莫扎特的一生可分為三個階段:黃金的少年時期、屈辱的薩爾茨堡時期和貧困的維也納時期,在這三個時期他都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作品,涉及的領域非常全面,以下從他不同的領域的作品的成就進行分析。
(一)歌劇
莫扎特在歌劇創作領域有著突出的貢獻,他將人生的25年時光都投入到了歌劇的探索、創作之中在他,在歌劇的發展史上有著即為突出的貢獻。莫扎特音樂創作的初級階段,在1767年他創作出了《假天真》以及《塞巴斯蒂安與賽巴斯蒂娜》,雖然《假天真》能明顯聽出其模仿J·C巴赫歌劇的痕跡,但是在其創作的初期已經能看到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塞巴斯蒂安與塞巴斯蒂娜》這部歌劇具有牧歌風格,大量運用了民間音樂。一直到了1781年莫扎特創作的《后宮誘逃》這部歌劇是他真正意義上體現出他的創作思想、特點的歌劇,也是在他創作的成熟時期。后來從1786開始相繼創作了《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女人心》以及他的最后一部歌劇《魔笛》,這些作品對后世的影響即為深遠。其歌劇涉及的種類也很廣泛,其中包括意大利風格的喜歌劇、德奧的歌唱劇、以及正歌劇等。
莫扎特的歌劇對格魯克的歌劇有所繼承但是也與他相反,格魯克強調的是劇情的重要性,然而莫扎特認為歌劇中的音樂與戲劇,音樂更為重要,使音樂不脫離劇情,將人物形象用音樂更好的表現出來。莫扎特在歌劇創作中也非常看重“重唱”這一形式,用這種方式來抒情、描寫戲劇沖突,對人物心理進行刻畫,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莫扎特的歌劇不再像巴赫等人一樣將圣經、神話等作為歌劇的題材,而是注重用表現現實主義的素材作為其歌劇的題材,大量的運用民歌素材。
(二)交響樂
莫扎特共創作了50部交響樂,有很多著名的作品,其代表作品有第39首降E大調交響曲、g小調(《維特》)交響曲、C大調(《朱庇特》)交響曲。在其交響樂創作的最初,他的創作受到巴赫的影響,他創作的成熟時期則是受到海頓交響樂的影響。莫扎特的交響樂對后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的交響曲形成了系統性的模式:曲式上,其基本都才用的奏鳴曲式,其中兩個主題的對比促進了戲劇性的發展;在結構上,采用海頓古典式的三樂章或四樂章結構,樂章與樂章之間有所對比;在精神方面,莫扎特的作品反映現實社會,表現了對正義、美好的追求①。
莫扎特的交響樂,受到海頓的影響又區別于海頓,他去掉了海頓交響樂中的引子這個部分。他的交響樂和聲、調性構思大膽,強調主題與副部的對比。
(三)協奏曲
協奏曲也是莫扎特音樂創作中很突出的一方面,他創作了50首協奏曲,其中有27部是鋼琴協奏曲,其創作不僅限于一種樂器,包含的樂器廣泛,莫扎特的協奏曲具有極強的戲劇性,而且莫扎特善于用鋼琴與其他樂器進行創作。他在巴洛克協奏曲的基礎上,確立了18世紀古典協奏曲的結構原則:三樂章對比并置的套曲結構,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采用“雙呈示部”,有炫技部分,第二樂章是慢板,用于抒情,第三樂章多采用回旋曲式或奏鳴回旋曲式,速度比第一樂章更快,情緒也更為熱烈,具有明朗樂觀的生活觀念。關于他雙呈示部的運用以他的《第二十七鋼琴協奏曲》為例,兩個呈示部,第一呈示部由樂隊演奏,第二呈示部由獨奏樂器與樂隊一同協奏,他的雙呈示部使樂隊與主奏樂器之間有了更生動地合作關系②。
(四)室內樂
莫扎特還創作了大量的室內樂,其包括鋼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等。他創作了17首鋼琴奏鳴曲、6首小提琴奏鳴曲和35首鋼琴小提琴奏鳴曲,代表作有《A大調奏鳴曲》和《c小調幻想曲》他的弦樂四重奏有六首經典之作是他為海頓創作的,其表達了他對海頓的敬意。莫扎特對鋼琴有著特別的喜好所以他的鋼琴作品的作品極為突出。但是對于室內樂的發展,鋼琴三重奏和鋼琴五重奏的貢獻是最大的,莫扎特將協奏曲的創作引入鋼琴三重奏,確立了它三樂章套曲結構,莫扎特的鋼琴五重奏最大程度的使五種樂器占據平等地位,體現了室內樂和諧的最高境界③。
(五)其他領域創作
除了以上領域的創作以外,他還創作了小型器樂合奏曲以及宗教題材的作品,宗教性題材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安魂曲》,《安魂曲》是彌撒曲的一種,可惜的是他生前并沒有將它完成,他的這部作品一共有八個樂章,其內容有著人道主義精神,是抒情性與悲劇性的,其中描寫了現實生活的黑暗、痛苦、同時也表達了對光明、正義的追求。他逝世后這部作品剩下的部分由他的學生F.X.敘斯邁爾替他完成。
三、總結
莫扎特的作品具有人文精神,具有時代意義,他的作品受到了他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影響,在啟蒙運動的背景下,他的作品中體現了他對黑暗的封建勢力、教會的批判,同時他的音樂本質也融合著啟蒙運動的思想,表現了對光明正義的追求和向往。莫扎特的一生是充實的,他短暫的一生創作了無數的作品還有很多十分優秀、經典的作品。他所創作的領域很全面,他創作的音樂是是自然情感動流露,注重民歌的運用,取材大量的運用民間的是真實故事,具有很強的戲劇性。而且每個領域的創作在18世紀以及之后的各個音樂時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包括在今天以及未來,莫扎特的音樂都會是永不磨滅的經典。
參考文獻:
①唐磊 莫扎特及其他的《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的分析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
②王筱璇 莫扎特《第二十七鋼琴協奏曲》的創作、演奏及人文精神研究[D].燕山大學, 2012.
③李金菁 論鋼琴室內樂的演奏——莫扎特鋼琴五重奏分析[D].山西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