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的傳統鄉村景觀正朝向向現代鄉村景觀建設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極大地促進了鄉村的景觀規劃設計的持續進步,但與此同時生態環境的惡化也阻礙了鄉村景觀的發展腳步?;诋斍懊利愢l村建設背景下,探究鄉村景觀建設現狀,分析了現階段鄉村景觀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弊端,結合專業知識制定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模式,為美化鄉村景觀環境、營造和諧鄉村生活環境提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景觀規劃;景觀設計方法
由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鄉村建設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推動國民發展建設的首要任務,制定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相關政策方針。而中共十八大有詳細的闡述了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明確規定美麗鄉村建設需要根據科學規劃、目標引導、試點先行、注重實效的基本原則進行規劃設計,從而建造出生態宜居、生產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諧的鄉村環境。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優化鄉村環境、豐富環境內涵、開發鄉村旅游,都需要鄉村園林景觀設計來美化、創造,所以鄉村園林景觀設計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
1.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概述
至今為止我國的鄉村景觀歷經了長期的演變過程,但直到近代使其才將鄉村景觀作為景觀建設的研究對象。鄉村景觀的概念在不同的領域存在很大的分歧,且對于其具體定義的討論也從未停止。站在景觀生態學領域而言,鄉村景觀主要是由村落、水體、植物、動物、農田等基本元素構建而成的社會復合生態系統;然而旅游領域指出鄉村景觀是相對健全的空間結構體系,主要有:鄉村聚落空間、經濟空間、社會空間和文化空間,而且彼此之間相輔相成,既有共同之處又存在一定的差異,城鄉出對應的旅游價值。環境資源領域認為鄉村景觀存在效用、功能、美學、娛樂和生態等價值屬性的景觀綜合體。以上論述都是在不同領域的認知對鄉村景觀歸納出的含義。筆者通過對鄉村景觀的形態結合相關的專業知識,從景觀規劃設計方面定義鄉村景觀,其主要是應用鄉村景觀的構成要素進行規劃設計,從而有效的完善鄉村景觀,創造出具有鄉村特色的居住環境,使得鄉村價值能夠最大呈現出來。
2.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中存在的不足
(1)景觀規劃缺乏特色,景觀結構過于雷同
為了大力貫徹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政策,國家對美麗鄉村建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在實際的鄉村建設過程中卻出現了景觀批量化建設的現象,這種統一規劃使得鄉土氣息蕩然無存。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63.46%的鄉村已進入了村莊總體規劃進程中。此種規劃方式具體到地方設計,但沒有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變通,而是照葫蘆畫瓢,以至于出現太多的雷同景觀。
(2)景觀建設趨于城市化,缺乏鄉土氣息
由于現代化發展的腳步日益加快,我國的鄉村建設越發趨于城市化,而傳統鄉村形態在規劃設計中也在逐漸被拋棄和瓦解。我國鄉村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沉淀下來的文化和意識形態也在不斷地衰落,導致此種情況的關鍵在于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F階段我國的鄉村景觀規劃建設,并有一種城市與農村漸漸融合的景象,使得我國農村的鄉土氣息逐漸被泯滅。
(3)缺乏與農村生產生活的聯系性
在我國只有發達的地區在鄉村建設方面比較先進,然而一些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對于鄉村建設也無從談起。所以鄉村建設不可以脫離中國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自成一體,鄉村景觀的規劃設計特點必須與城市景觀區別開來,在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上必須要將景觀的構成要素放在首位,同時根據鄉村特點進行景觀的設計,并非一味模仿城市景觀模式。鄉村景觀建設必須要和農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4)忽視了鄉村景觀建設的生態性
現階段我國鄉村景觀建設如火如荼,但在鄉村景觀的環境設計上,還存在一定的弊端,從而導致鄉村景觀在建設過程中,出現失衡的景觀結構,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此外,不合理的資源開發,錯亂復雜的結構布局,都成造成鄉村生態環境的破壞。我們在長期的鄉村建設實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鄉村在景觀規劃設計時,因沒有進行專業的規劃設計論證,在建設期間肆意的改變地形地貌,使得原有的穩定群落結構和生態結構遭到了破壞,使得生態環境系統無法恢復如初。所以在進行鄉村景觀設計時,必須要考慮生態的穩定性,并進行科學、有效的保護,在基于原有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來規劃設計鄉村景觀,同時還要秉持正確的規劃設計原則。鄉村景觀設計應該在科學的、規范的原則指導下進行建設,使得鄉村的生態能夠持續發展。
3.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模式
通過相關的調查和研究發現,當前我國鄉村景觀從規劃設計到建設落成的整個過程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誤區,經過對美麗鄉村村鎮景觀設計的研究成果,總結除了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模式。
(1)注重鄉土情懷,體現區域特性
由于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發達國家的景觀規劃設計對于我國景觀設計有著很深刻的影響,使得我國鄉村景觀的設計過多的參考城市景觀建設,導致鄉村建設更加過于現代化、城市化。由此可見美麗鄉村的鄉村景觀設計,既要有效的改善鄉村居住條件和環境,更要符合鄉村居民的審美標準,能夠吸引外來的游客觀光旅游。所以在鄉村景觀建設過程中,對于景觀的設計需要結合鄉村環境、鄉村周邊設施、鄉土植物進行規劃,如此便能充分表達美麗鄉村建設這一主題。同時,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將鄉村環境、鄉土特色、區域文化有效的融合起來,真正體現景觀的鄉土情懷和地域特性,這也是鄉村景觀的價值所在。
(2)實現就地取材,簡化維護管理
選擇適合的鄉村景觀材料對于鄉村景觀的規劃設計至關重要。在現階段鄉村景觀材料選擇過程中,所應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城市景觀設計材料,此類材料方便施工、落成效果顯著、采購便捷。這些材料雖然在景觀落成初期可以呈現出一定效果,但是不具有鄉村風土特色,現代化材料貫穿其中,導致景觀規劃設計和鄉村居住環境不能很好地融合起來,加大了后期的維護成本。所以在景觀材料使用上最好能夠就地取材,結合少量外來材料,如此既能夠體現鄉村景觀的特色,還能降低后期維護景觀的投入。
(3)重視環境保護,突出生態理念
由于城市化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重,國家對此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如:節能減排、降低大氣污染、拓展環保行業等。但由于一些化工廠房逐漸走向農村后,使得鄉村的環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加上鄉村在農業耕作中應用大量的農藥、化肥的物質,加大了鄉村環境的污染程度。通過對美麗鄉村建設的研究發現:在現階段的鄉村景觀設計中,必須要加強景觀設計各要素的環境凈化、促進微生物的分解功能,優化鄉村生態環境。如:種植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植物,吸收和分解空氣中的污染物,最終改善鄉村生態環境。
4..鄉村景觀建設案例分析
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隸屬于浙江省東陽市,地處浙江中部,距東陽城區18公里。現花園村農戶1748戶,常住人口近3萬,其中村民4393人,外來人口25000多,村區域面積5平方公里。2011年,花園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7億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6.8萬元,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4.1 花園村建設規劃分析
(1)農業園區
花園村以大力發展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為重點,與省農科院、上海農科院合作,建立1000多畝的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其中有50多畝鋼架玻璃溫室大棚、塑料聯棟大棚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基地,常年生產銷售水果、無公害蔬菜,并成為鄉村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園區。
(2)商業區
花園村三產興旺,商貿發達,有大型糧油農貿城、購物廣場、農產品大廳、木材木線市場,飲食、建材、工藝品等各具特色的商業街已基本形成。旅游觀光區的中華百村圖、吉祥湖畔等十大景點和現代生態農業園區已成為現代鄉村風情游、農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百年田氏、五代祖傳”的花園田氏醫院技術精湛、享譽浙中。
(3)社會事業
花園村堅持村莊建設與生態環境一起抓,致力建設農民樂園,全村分為十個生活小區。村內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環境綠色、衛生潔化、飲水凈化。有三星級涉外賓館、16層高花園大廈、占地120多畝的泰山農民公園和污水處理中心。
村里有園藝公司和衛生保潔隊,常年從事環境綠化和衛生保潔工作,村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池清水綠,呈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4)文化活動
花園村文化繁榮,鄉風文明。投資創辦了花園職業技術學校和花園幼兒園。建有影劇院、圖書館、科技館、游泳館和十個文化娛樂休閑廣場。村里有秧歌隊、腰鼓隊、籃球隊、文藝宣傳隊等,經常性開展各項活動,陶冶村民情操,推進鄉風文明。培育造就了一代新型農民。二十多年來,花園村矛盾糾紛不上交、干部選舉不拉票,成為遠近聞名的文明村?;▓@村以主導產業為依托,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休閑觀光農業,逐漸形成了以高效生態農業為龍頭、多種觀光景點為一體的花園村,被譽為中國第一美麗鄉村。
結束語:
當前國家加大力度開發、建設鄉村景觀,但由于鄉村經濟、管理及意識等方面存在弊端,且不能充分的利用各項資源,限制了鄉村建設的不斷發展?;诿利愢l村建設背景下,對鄉村景觀進行規劃設計,必須明確鄉村的發展現狀、建設理念,制定切實可行的建設策略,確定合理的規劃設計原則,改善當前存在的不足,從而不斷地提升景觀建設的效果,豐富鄉村居民的文化生活。美麗農村景觀規劃設計,必須結合鄉村文化的特點,從自然、經濟等情況分析各項構成要素,在原有生態環境基礎上,建設鄉村產業結構,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美滿。
參考文獻:
[1]劉嫻. “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法[J].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2016, 33(6):136-137.
[2]袁兆國. “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法研究[J]. 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9):279-279.
[3]邵劍杰, 黃淑娟, 李先富. “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法研究[J]. 住宅產業, 2013(12).
[4]任宏. 基于“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法探討[J]. 新農村:黑龍江, 2016(24):20-20.
[5]田韞智. 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分析[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6, 37(9):2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