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環境藝術中,色彩構成是比較活躍生動的因子,當置身于一個全新的環境時,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色彩,在環境藝術中,色彩是靈魂和點睛之筆。文章圍繞色彩構成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特性和作用展開,分析色彩構成在室內和室外環境藝術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色彩構成;環境藝術;應用
在人類活動中,色彩的影響無處不在,在環境藝術中,色彩構成的作用重大,特征鮮明。無論是在室內環境藝術中還是在室外環境藝術中,色彩構成都是重要的點睛之筆,是能夠將人們的內心感受與外在環境聯系在一起的,并能夠讓人們在欣賞視覺盛宴的同時產生情感共鳴。為了更好的在環境藝術中突出色彩的作用,需要深化研究色彩構成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
一、色彩構成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特性和作用分析
在環境藝術中所應用的色彩構成,不可避免的具有文化性、地域性、識別性、象征性以及美化性等特征。具體而言,在不同的文化信仰地區,其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所蘊含的色彩構成便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在同一文化引領下的不同地區,其應用在環境藝術中的色彩構成也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生活習慣和文化信仰不同,其在環境藝術中所應用到的色彩構成會比較艷麗,室內裝飾環境也是用紅色或者是黃色以及一些圖騰的顏色,以此來展示吉祥寓意。在環境藝術中,色彩構成充當著標志和記號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識別性,以便給人們的視覺傳達不同的訊號。這一點在室內環境藝術中體現得更為明顯,為了便于大眾發現和識別,環境藝術設計者會借助顏色構成的識別性,來彰顯某具體環境空間的特色和個性。比如,在住宅小區外觀設計中,為了讓人們一眼就能夠找尋到目標點,開發商會對住宅建筑的外觀色彩構成進行特別設計,在便利人們搜尋目標群體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環境的沒美感度。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不同的色彩,其寓意不同,并且在特定情況下,色彩構成是身份和地位的體現,代表著一個國家或者是民族習慣和意識,是其信仰的象征。因此,在環境藝術中,色彩構成是具備一定的象征性特征的。比如,在我國的清朝,在等級制度管理之下,建筑物的色彩構成具有明顯的差異,不同宮殿的色彩構成都不同,并象征著不同的地位。紫禁城的色彩構成主要是紅色和黃色,其周邊建筑是紅色,而屋頂則主要是綠色為主,這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而在北京地區的其他建筑物,其色彩構成都是以灰色為主。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在環境藝術中應用色彩構成,都具有美化功能,以改變人們的視覺印象。在我國的很多寺院建筑中,其在色彩構成應用方面的技術比較成熟,經賞常常是白色的,佛寺則是紅色的,墻面是白色的,窗框是黑色的,門廊則是紅色的。并且在屋頂上會用到金色的裝飾品,以便給人們的視覺形成強烈對比,讓人們更好的感受佛寺建筑的特殊美感。
二、色彩構成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研究
(一)色彩構成在室內環境藝術中的應用分析
在室內環境中,為了增強其設計效果,顯示出整個室內空間的品質,需要合理的利用色彩因素。一般而言,在室內環境中應用色彩構成,其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利用色彩來調整室內空間,二是利用色彩來調節室內光線。在不同的環境空間中,人們對室內環境設計的要求不同,為了滿足人們對室內環境的使用功能需求和審美需求,需要合理利用好色彩,并借此勾勒出不同的設計風格。在室內環境中,不同的色彩構成會給人們帶來完全不同的視覺體驗,為了充分利用好色彩構成的進退感、輕重感、統一協調感以及均衡感,需要對各種色彩進行科學的搭配。具體而言,為了體現出室內環境的進退感,可以使用純度較高的冷色來彰顯后退感,而用明度高的暖色來凸顯前進感,以便形成錯覺效應,對室內環境空間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時,若感覺其過于松散,在處理墻面時便可以大膽使用暖色調,以增強室內環境的緊湊效果。若室內環境看起來比較狹窄,為了在視覺上凸顯出其開闊性,在處理墻面時可以用冷色調。
其次,為了突出室內環境的輕重感,需要在應用色彩構成之前,明確明度低一級明度高的色彩給人們所帶來的不同感受,以便更好的應用這些色彩。當室內環境過高時,在給天花板配色時,可以選用下沉性色彩。同時,選用上浮性的地板色彩,以調整好室內空間距離。反之,當室內環境較矮時,需要使用上浮性天花板色彩和下沉性地板色彩,以增強室內環境的寬廣感。為了讓室內環境的顏色統一協調,在設計中需要先確定某一種色系,然后對此色系進行補充。也就是說,需要先確定室內環境的主色調,然后再選用輔助色調,以便讓整個室內環境協調統一。在室內環境設計中,還需要注意色彩構成的均衡性,盡可能做到穩重和靈動。
此外,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時,可以根據房屋的采光情況來進行色彩的選擇和構成,在比較陰暗的環境中,為了增強室內光線的明快性,需要采用暖色調。而對于光線明亮的房屋,最好是采用中性色調,或者是冷色調。對于在一天之中,房間的明亮程度有明顯變化時,需要在迎光面使用冷色調,并在其背光面使用中性色。比如,在給客廳著色時,可以使用暖色調來反映熱情好客的人文情懷,并對重點裝飾部位使用不同的色彩,以增強色彩的對比性和跳躍性。
(二)色彩構成在室外環境藝術中的應用分析
在人類城市活動中,建筑物的外在色彩能夠彰顯一個城市的形象和品味。一般而言,在給城市建筑進行色彩搭配時,需要遵循系統性原則和客觀性原則,并且要能夠利用色彩構成展現出建筑物的功能。具體而言,在給城市中各建筑物外觀進行色彩搭配時,需要從整體性著眼,并在考慮自然性景觀特質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色彩,以突出色彩構成的價值和意義。并且,城市建筑環境在色彩構成上會體現出當地的氣候和自然環境,因此,在進行室外環境設計時,要能夠讓人們利用建筑外觀色彩構成了解到當代的氣候特征。比如,在比較炎熱的地區,建筑物的外在色彩構成最好是使用冷色調以及中性色調,而在寒冷地區使用暖色調。在工業建筑中,設計其外在色彩時不僅要考慮美學性,而且還要增強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注意利用恰當的色彩構成來提高人們的作業效率。在進行室外環境建設時,建筑物的用色不能過多,其里面色彩最好是不要超過三個,要合理利用單色相,以免造成色彩設計失敗。并且,在對建筑外觀進行色彩設計時,還要用好色彩的生理效應并發揮其生理作用,在人們在不同的色彩海洋中感受到不同的意義,比如,代表和平的綠色,代表熱情的紅色以及代表陽光的黃色。
結束語:
在環境藝術中,應用色彩構成,需要立足現實環境和顯示需要,要在充分了解色彩構成的特性和作用的基礎上,合理應用各種色彩,以利用不同的色彩構成,讓人們更好的感受環境的藝術魅力,從中體會到當地的文化、風俗以及價值信仰。
參考文獻:
[1]劉振.色彩構成在當代巖彩畫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4.
[2]劉娜.色彩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4,(02):133.
[3]鐘妍.色彩構成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3,(03):94.
[4]宋鋼.論色彩心理學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07):73-75.
[5]高玚,吳彤彤.色彩構成在室內空間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才智,2011,(0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