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歷史久遠,具有諸多歷史文化,歷史文化村落作為歷史文化載體,實施村落保護至關重要。一般來說,人們價值觀改變對我國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同價值觀所反映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規劃方法也存在本質上的差異。本文通過歷史文化村落整體狀況和村落保護方法論分析價值觀與歷史文化村落保護之間的關系,旨在為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保護;價值觀;方法論;歷史文化村落
引言:歷史文化村落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地歷史發展和文化特色,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能夠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有效的保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文化,為后代歷史文化學習提供可靠依據。就目前來看,人們固有價值觀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條件下會發生改變,這對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方法也會產生一定影響,迫使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方法論異于常規保護方法。通過近些年對歷史文化村落進行深入研究,明確價值觀改變會導致歷史文化村落生活方式、文化遺產內涵和可持續理念這三個方面變動,因此,對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論述,對于實現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價值觀引導生活方式的轉變
眾所周知,歷史文化村落居民生活方式與普通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存在本質上的差異。而且在人們價值觀不斷改變的條件下,歷史文化村落中居民生活方式也發生空前改變。繼而牽動著居民生活條件、生活形式和生活主體方面都會發生變化?;诖?,以下筆者將對這三方面進行分別概述:
(一)轉變的原因與表現
1、生活條件的轉變
理論上來說生活條件的轉變會導致歷史文化村落自然環境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發生變化。在這種條件下人們生活質量提高,歷史文化村落整個構造也發生空前改變,引入大量高科技設施,盡管這樣能夠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不可否認眾多高科技設施對歷史文化村落固有文化底蘊和自然環境等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加上,近些年來我國大力開展歷史文化村落文化傳輸活動,但是由于各方面條件受阻,造成歷史文化村落文化傳輸工作不能全面落實,直接影響歷史文化村落整體發展。
2、生活活動形式的轉變
我國大多數歷史文化村落聚集農村,為此,在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村落自身農業發展水平的研究力度。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發展水平緩慢,加上在不外界條件的影響下,我國歷史文化村落中務農人口數量越來越少,農村就業方向日益豐富,在無形中促使農村向著社會化方向轉變,改善農村就業單一的狀態。
3、生活活動主體的轉變
歷史文化村落大多數是以農業作為經濟支持,在全球化發展速度加快的條件下,村落中人口數量呈現持續下降的狀態,其根本原因在于為響應全球化發展趨勢,大量農村人口去大型城市發展,這對于歷史文化村落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基于此,需在歷史文化村落中實施現代化建筑建設,吸引外來人員來此定居,在無形中實現歷史文化村落發展的目的。
(二)對村落保護規劃方法論的啟示
在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時,優先考慮村落文化特點和經濟發展水平至關重要。在農業持續發展的條件下,可以在其中引入適當的商業建筑,這樣能夠在促進農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為村落帶來新的經濟活力,進一步推動歷史文化村落的發展。現階段,我國大多數歷史文化村落開展第三產業建設,這對于調整鄉村產業結構,實現村落文化轉型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懷舊思想意識的影響下,人們對歷史文化村落的研究力度普遍提升,加上,近些年來我國旅游行業得到高速發展,歷史文化村落作為重點旅游勝地,吸引著大量外來游客參觀旅游,盡管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歷史文化村落整體經濟效益,但是對歷史文化村落結構平衡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響。針對于這一點,必須按照居民生活水平制定村落保護制度,在提升村落居民生活水平的基礎上,實現村落經濟同步發展的目的,這對于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和發展時非常有利的。
二、價值觀引導文化遺產內涵的轉變
(一)對文化遺產認知的不斷改變
就目前來看,人們價值觀變革對歷史文化村落的文化遺產等方面有很大的影響,不僅僅影響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內容的全面性,對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的定義和要求等方面也有非常嚴重的影響。對于歷史文化村落來說,其中涵蓋物質和非物質兩種遺產表現形式,這兩種遺產的保護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時,應按照遺產形式選取適當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形式。另外,歷史文化村落在進行遺產評定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造成各個地區歷史文化村落發展不平衡?;诖耍瑧揽渴澜缥幕M織進行村落歷史文化評定,進一步使得歷史文化村落中的無形價值和有形價值充分顯現出來。
(二)對村落保護規劃方法論的啟示
各國在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時,由于國家發展速度和歷史文化特色存在差異,導致各國在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時存在分歧,針對于這一點在進行歷史文化村落應采取折中方法實施里村落保護,確保村落保護原真性達到統一的狀態。另外,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保證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符合其自身價值特色,確保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的實用性和合理性完全彰顯出來。對于我國歷史文化村落保護來說,可以借鑒西方村落保護機制,在經濟和固有文化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條件下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
三、價值觀引導可持續理念的轉變
(一)可持續理念的提升
可持續理念作為歷史文化村落發展中重要組成部分,涵蓋村落環境和村落經濟基礎等多個方面。在實施歷史文化村落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應對歷史文化村落經濟狀態、資源生產力和村落特性等方面綜合分析,確保歷史文化村落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得以落實。
(二)對村落保護規劃方法論的啟示
在實施歷史文化村落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應加強對村落環境狀態的研究力度,并按照整個村落環境狀態制定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方法。實施村落選址時,還要結合村落周邊能源物質含量,確保歷史文化村落在發展過程中不會出現能源衰減的現象。另外,在歷史文化村落建設時,應盡可能避免村落建設位置與敏感土地相接觸,實現農田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除此之外,在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時,對于年代久遠,破舊不堪的房屋可以選擇放棄保護,或者將廢氣房屋拆除再利用,大力推進歷史文化村落可持續發展。
結語:人們價值觀的改變對中國歷史文化村落的影響是體現在各個方面的,筆者難以面面俱到,僅就挑選影響較大的三點來分析。通過嘗試性探索,對保護規劃方法論的啟示可總結為兩點:第一是需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村落保護。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如今日我們所看到的落后局面明日就可能是保護的新契機。保護和發展并非僵死的局面,用辯證唯物主義來看待它們對立統一的關系,尋找最佳的遺產保護方法。第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村落保護。村民對保護的態度并非一成不變的,如何引導和控制可能產生的變化是我們需要斟酌的。此外,在保護發展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考量的因素,不能單單只用現今的價值觀來理解。在對中國歷史文化村落特有文化特色肯定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方法,推陳出新,不斷追求科學化,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楊軍.廣西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路徑新探[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2)
[2]劉佳慧,王云慶.檔案部門參與我國傳統村落檔案工作的方式——檔案部門與傳統村落合作關系建構探析[J].檔案學研究.2017(02)
[3]任越.傳統村落文化建檔問題探究——以黑龍江省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為例[J].檔案學研究.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