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和學校作為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場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家庭和學校對于大學生的教育存在著斷裂的現狀。從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概念入手,進一步從理論和實踐角度闡述促進家校合作的可能性和現實性。正是家校教育環境系統的一致性、培養目標的一致性以及培養的優勢互補性和現實案例的成功導致了能夠進一步推動家校融合教育的實現。在目前家校融合教育中,存在著雙向互動碎片式斷裂的現狀,具體表現在社會鏈接斷裂、教育內容斷裂,教育聯系斷裂等眾多問題。針對于此,筆者試圖重構家校教育融合的雙向互動鏈接模式,進一步完善社會鏈接、促進內容融合、完善溝通。
【關鍵詞】:家庭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一、引言
家庭和學校作為實施教育活動的兩個主要場所,在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兩者缺一不可。但是國內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和學校基礎教育的薄弱導致了家庭教育難以實現融入到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本文試圖從家庭教育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兩個概念入手,進一步探析家庭教育在進一步融入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能性,并根據此進行文章的探索。
二、家校合作教育融合現實性分析:基于雙向互動模式的碎片式斷裂而言
(一)家校合作教育碎片式融合現狀
孩子的生存與發展總是以家庭為基礎,通過家庭成員的親身示范等方式對其子女進行潤物細無聲地教育。如何幫助子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家庭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則是學校根據黨和國家確立的教育目標。
因此,從落腳點來看,家庭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基本一致的,都是為了培養有用人才。
(二)家校合作教育碎片式斷裂現狀
1.家校合作教育社會鏈接斷裂
(1)家庭教育具有模糊隱蔽性的特點,它并不遵循具體的原則也沒有固定的形式,主要是通過家庭成員間的交往和家庭文化環境的影響,對生活在其中的子女以非正式的,情感性的教育影響。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標性,明確性的特點,它遵循原則和固定的組織形式,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人的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思想品德,知識技能的社會實踐活動。
(3)高校教育存在明確的師生關系學校教育中,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也能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而不存在親情血緣關系下的溺愛放縱現象。因此,在學校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每個學生在老師的統一指導下,將會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2. 家校合作教育內容鏈接斷裂
(1)家庭教育主要以德育教化為主并且小眾化,注重對子女道德品質的培養只能作為學校智力教育的補充性形式,給子女引導性和輔助性的幫助。
(2)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理論接受學習為主。采取公共課的課堂組織形式和期末考核的方式來考察和測評學生對基礎思想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伴隨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大學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發展中面臨著資源不足的瓶頸。
三、家校合作教育融合推進機制探討
(一)完善家校合作教育社會鏈接
父母的教育能力不斷提升,在科學的教育方法的指導下,不斷提升其子女的綜合素質。此外,傳統文化中的孝道思想教育以及各大高校以傳統孝道思想為主題開展的學術論壇,學生社團活動等。都以各種理論與實踐形式對當代大學生進行了系統而有效的家庭文化教育。這些教育活動拉近了子女與家長的距離。使家庭教育的開展更為子女所接受和吸收。顯而易見,家庭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兩者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作用。
(二)推動家校合作教育內容融合
首先,各高校要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家庭教育的有益借鑒因素,產生認同感。其次,要定期舉辦圍繞“忠孝”“勤儉”為主題的學術講座,論壇交流會。最后,要積極借助網絡,電視等大眾傳播工具,占領宣傳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沿陣地,擴大教育影響力,增大思想政治教育覆蓋面。
(三)發展家校合作教育溝通結合
很多學生突然脫離了中學嚴格的教育教學機制,對剛剛步入的相對輕松與自由的大學生生活難以適應,甚至常常感到困惑與迷茫,因此要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拓展暢通家庭與學校的交流渠道,一是各類高校及學生組織要加強與大學生父母的聯系,定期電話咨詢或到家拜訪,及時了解學生發展的動態情況。二是學校可以創辦家長學校,鼓勵家長多來參加培訓,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三是可以定期舉辦家長會,密切家長之間的聯系,互相借鑒各自的教育方法,取長補短。;開通多個QQ、微信群聊,鼓勵家長為學校建設管理暢所欲言,獻言獻策。家長之間也可互相溝通,借鑒合作,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發展方案;以學生為橋梁促進家庭與學校間的合作作為大學生如何平衡兩者的矛盾和沖突,學生作為連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橋梁,在接受學校教育基礎上,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思想道德觀念,并向家長傳播學校的教育理念,促進家長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認同,促成兩者的共鳴。
結語
家庭和學校作為實施教育活動的兩個主要場所,在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兩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恰好能夠實時的洞察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動態信息,及時的發現和體察其生活和學生中面臨的困難和挫折,在父母親切的安慰與教導下,打開心結,自然而然的解決問題,化解問題矛盾,使問題得以解決,彌補了學校教育的不足之處。只有兩者真正的結合,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如何發揮大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是各級高校所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也是當下學術界研究中一個較少涉及的問題。許多看法也僅僅是一己之見,期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參考文獻:
[1]姜超,羅良針.論當前實施大學生家庭教育的必要性[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
[2]任艷華,袁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90后大學生家庭教育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1.
[3]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學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張社爭.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點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8.
[5]蔡汀,王義高,祖晶主編.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6]郭慧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問題研究[D].遼寧工業大學,2014.
[7]馮裕強,劉雪影.試論家庭教育[J].金田,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