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子女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愿,可如何教育好子女,并不容易。教育子女是不可回避的事。三十多年來,我們以強烈的責任心,誠摯的愛心和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踐行家庭教育,實現了這個心愿。
一、子女孝敬父母的表現
我家有八個子女(兩兒、兩女、倆兒媳、倆女婿)。他們都是愛老敬老的人。其中,二兒子夫妻倆在父母身邊時間長盡孝多,是八個子女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
二兒子從小就聰明懂事。上小學的時候,開始學習成績一般,姐姐學習好,是學校德智體三好學生,媽媽樹姐姐為榜樣,讓他向姐姐看齊。到了期末,他大有進步,也被評為“三好學生”。那時家中生活困難,每天只吃兩頓飯,二兒子經常在早晨上學空著肚子去,中午放學回家后饑腸轆轆,家中沒有副食吃,就盛一碗白飯墊墊肚子。平時生活低調,伙食清單,衣著儉樸,與父母同甘共苦。他理解父母的難處,從不要吃要穿,苦苦熬過十幾年,1972年他中學畢業后在工廠當了一名管道工,開始他嫌臟,不安心,媽媽勸他,講爸爸從小當童工飽受苦難的經歷。兒子怕媽媽為他操心,忍耐下來堅持工作,以后又參軍到了部隊,復員到醫院工作。他文化程度不高,適應不了工作的需要,就奮發圖強,努力學習,在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邊學習邊實踐,憑著刻苦勤奮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考上了放射科技師,工作得到了單位的好評。兒子心地善良,遇有工人,農民初來醫院就診,看到他們面對醫院看病的流程不知所措一臉茫然東張西望的神情,他就主動上前幫助引導就醫,患者和家屬十分感激,與他交了朋友,不少患者朋友結交了一、二十年,一些農民朋友為感謝他,送來雞、魚、蛋等土產品禮物,推辭不掉收下的,首先想到的是送回家給父母吃。每逢節假日,他總是趕回家看望父母,因故來不了就坐立不安。常看父母已成為他的習慣。他時常掛念媽媽身體,見到媽媽身體不適時,就及時送藥來,該住院時就立即送醫院治療,從不耽誤。只要他回到家,家中的一切家務事都由他包攬下來,處理妥當。鄰里十分羨慕我們有這樣一個體貼孝順的兒子,對他贊譽有加。
1983年二兒子結了婚,兒媳是個醫生,貌美賢惠,知書達理,孝敬公婆,與兒子相比,難分伯仲,凡是為父母要出錢出力的事,從不吝嗇。婚后不久,兒媳調往蘇州其父母身邊的單位工作,那里的環境比衡陽好。她想勸丈夫也一同調去,可兒子想到哥姐遠在外省工作,妹妹也已成家,放心不下父母的照顧,不肯去。勸兒媳返回。兒媳通情達理,在調去三年后又調回衡陽。1998年,兒子感到父母的住房老舊狹窄,便主動與兄弟姐妹商議集資買下一套100平米的樓房,并主動承擔裝修任務,每天下班后從單位趕來,買材料盯現場,購置新家具新家電,忙里忙外三個多月,一切妥當后把父母接送住上了新房,圓了他多年來想讓父母住上新房的夢。他說,父母苦了半輩子,也該享享福了。2011年媽媽重病住院,兒子兒媳二人全力以赴,忙個不停,奔走求助本院相關科室醫生和主人,并驚動了醫院領導,想法設法搶救。此時全家老小都趕來陪護,兒女們的精心照料,受到周圍人們的高度稱贊。歷經三年的治療,媽媽終因病情惡化成為尿毒癥于2013年病逝,兒子將媽媽厚葬。告別了媽媽,他那悲傷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毫不猶豫將孤獨的爸爸留在自己家中養老。兒子兒媳對我關心照顧非常周到,他們知道我愛吃面食,每天保證給我做一頓面食。每當吃飯時,兒子總把好菜先夾給我吃,這已是他多年的習慣。兒媳每天在午休后把洗凈削皮的水果給我吃。遇到有事外出,總是給我做好飯菜后才走。怕我走路滑倒,就在我臥室的墻上安裝扶手,凡有可能導致出現危險不安全的事,堅持不讓我動手,生怕有什么閃失,該理發時兒子陪我去陪我回。每晚給我打好熱水讓我泡腳,腳趾甲長了兒子給剪。我每天外出兩次散步,他總是掛念著,沒按時回來就去接我,遇到突然下雨就送上傘來。我的身體稍有不適,兒子發現后就立即處置,并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在精神生活上,除了電視,電腦外,還為我訂了三份報紙,以免除我的寂寞。他說,父母養兒就是為了防老,子女孝敬父母天經地義。簡直把我當佛一樣供起來了。
二、父母要擔當起教育子女的責任
父母若沒有擔當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心,是不可能教育好子女的,這是個首要的前提。孩子是自己的,也是國家的。教育好子女關系到子女的前途幸福,關系到父母晚年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質量及幸福,也是對國家履行應盡的職責。如若父母只想到自己的事業和工作,而忽略了對家庭對子女的關心,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社會上有不少家庭的父母沒有盡到認真教育子女的責任,有些還造成家庭悲劇。有些家庭,平時對子女不關心不教育引導,任其發展,天長日久,子女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和家庭溫暖,子女與父母之間缺乏應有的感情,相處不和諧。比如,有的家庭過春節時父母做了一桌豐盛的美味佳肴,等待子女們團聚,而子女們一個不來。有的家庭,媽媽生病臥床不起,兒子回來不是安慰媽媽,而是擼下媽媽手上的金戒指扭頭就走賣掉吸毒。有的家庭,兒子兒媳相處尚好,婆婆總是對兒媳挑三揀四指責,當著兒媳面嘮叨不停,兒媳無奈與兒子離婚。有的家庭,兒子學習成績不好,不管,沒考上大學,父母花錢買個指標送上大學,兩年多父母不看不問,結果兒子輟學到餐館打工,父母全然不知。有的家庭,父母對女兒婚姻干涉太多,找對象高不成低不就,錯過了青春好時期,最后嫁一個二婚丈夫,女兒有口難言。有的家庭,兒子在外工作,為非作歹,犯法被關父母才知道。此類教訓并不鮮見。這些家庭,不僅害了子女,也坑了自己。更談不上為國家培養人才了。這些家庭父母子女都是好人,只是父母沒有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更為嚴重的是事后父母仍不醒悟,反過來責怪子女不好,沒有自責。這些教訓,每一步都體現出父母教育子女的責任重大,責無旁貸。
三、教育好子女,父母要有誠摯的愛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師范大學時指示:“愛”是教育的“靈魂”,意義深刻,也為我們指明了家庭教育的方向。其實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可沒有深刻理解“愛”的重大意義,更沒有認識到“愛”是貫穿教育始終的核心力量,“愛”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從此,我們更加自覺的以愛心對待,從生活小事做起。如我的二兒子發育快,不到15歲身達一米八以上,聽醫生說他要加強營養,不然會影響他的發育。我們家條件差,只好給他每天加一個雞蛋。兒子身高,當地買不到他能穿的衣服,我們設法從北京買特大號的衣服給他穿。一次,學校組織學生下鄉務農,時逢初冬,天寒地冷,定于明出發,我夜間看看兒子的衣褲時發現絨褲太短,不能御寒,家中沒有合適的褲子可換,而他媽媽又不在家。我只好從家中舊衣服里找條舊絨褲,剪下褲腿給他接長。第二天早上起床,兒子發現褲子長了,很高興,嘴上什么也沒說,可眼神里露出對爸爸的感激之情。又如,二兒子結婚后與兒媳住在家里,兒媳初到我家時顯得拘束,媽媽看出來就對她說:“你遠離父母在外工作很不容易,你若不嫌棄我就認為親生女兒,以后我倆就是母女關系,把你和我家孩子一樣看待,一視同仁,你有什么難處,媽媽會幫你,如受到欺負媽媽給你做主。”兒媳聽了非常感動,滿滿答應愿意做女兒。后來媽媽兌現了她的諾言,兒媳感到婆婆比自己親生母親還親,自己也覺得不是外人了。諸如此類的事,父母都把愛心傾注在孩子身上,體貼入微,不斷加深了我們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即使有些小事發生矛盾,都能以寬容忍讓化解。長時間的相處積累了深厚的感情,達到了相互心貼心的程度,家中呈現出和諧的氣氛。父母的愛為教育好子女鋪上了一條平坦順暢的大道。子女對父母的教育言聽計從,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何愁教育不好子女。
四、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教育好子女的好辦法
從子女上小學時,我們就開展家庭教育,以提高子女的道德修養為宗旨,以家中生活實踐的事實為教材,父母是當然的老師,利用子女放學和節假日在家的時間進行家庭教育,堅持言傳身教,不打,不罵,不嬌不慣,尊重子女的自尊心和進取心,鼓勵為主,犯了錯誤,適當批評,以理服人,父母態度一致。我們經常與學校老師溝通,雙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雙管齊下進行教育。一個家庭幾十年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如何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就是教育子女的教材。從這里可以學到很多道德理念。這是家庭教育不同于學校、社會教育的特點,也是教育子女道德品質最實際的內容。加上父母言傳身教的表率作用,效果甚好。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家生活十分困難,靠我一人收入月薪100元,養活父母妻兒八口人,盡管勤儉持家也能勉強維持生活,我妻子暗下決心,她只念了幾年書,想找個工作很難。于是她努力學文化,白天忙于家務,帶四個孩子十分勞累,就利用晚上時間用拼音查字典的辦法學習文化到深夜,苦苦堅持了幾個月后自己到市里報名當了一名保育員,月掙24元,補貼了家庭生活。她為了一家人生活含辛茹苦,不顧自己的勞累,表現出她自己自強自立不依賴別人,克服困難的精神。
又如,1959年我調往新疆工作,先告知妻子。她深明大義表示支持。當時不能帶家眷,她滿口答應自己擔起家庭擔子,帶好四個孩子。幾個月后終因勞累過度暈倒在崗位上,患急性肺炎住院。為了支持丈夫赴邊疆建設事業,她盡到最大努力唯獨不顧自己的高尚品德,感動了我和子女們。
再如1969年文革開始,我廠兩派武斗,生活區一片混亂,突然把我抓起來關押,妻子也因我被監督勞動。駐廠工作隊讓她做超負荷的繁重體力活,她那經不起風霜的柔弱女子是根本完不成的。同事們看到認為這是故意整人的,等工作隊走后,同事們動手幫完成了。工作隊不甘心,又叫單位領導開批斗大會整她,單位領導以沒有正當理由拒絕開會。工作隊又親自組織一場批斗大會,參加人員手持槍棒,想以武力威脅她,妄圖從她嘴里掏出丈夫的“罪行”批斗。我妻子冷靜面對,不卑不亢,對指責的問題,依據事實一一反駁,對答如流,毫不畏懼。會開了兩個多小時,沒有達到他們預想的目的,以失敗告終。當場圍觀的群眾“叫好”,有些人伸出大拇指稱她英勇,女中豪杰。散會后,孩子們來安慰媽媽,并問媽媽為什么周圍那么多人都站在您一邊打抱不平?媽媽說,你爸爸是好人,是冤枉的,我也沒犯什么錯誤,他們是故意整人,前幾次整我,我忍了,后來他們欺人太甚。我就心一橫跟他們拼了,看能把怎么樣?他們想用武力壓服我,在大是大非原則問題上,就是刀架在脖子上我也不會屈服。你們要記住,要堂堂正正做人,小事上講風格,不計較個人得失,大事一定要講原則,絕不含糊。子女們對媽媽的表現很佩服很驕傲。更令人震驚的是她在家同親人朋友們是那樣的善良、慈祥、親切,沒想到在同邪惡勢力斗爭中那么英勇頑強,威武不屈。她的一身正氣,堪稱賢妻良母,也是一位巾幗英雄。她的表率作用深深打動了我們的心,永遠不忘。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