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對翻轉課堂認識的不斷深入,該教學模式已經被我國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運用于課堂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了傳統課堂中知識講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這勢必帶來教師角色的相應轉變。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發揮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需要教師做一個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者,一個為學生提供學習活動的服務者和組織者。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師角色;信息技術;服務者;組織者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夸美紐斯以來班級授課制的傳統授課模式,主張學生課前先接受知識、課中則是學生與學生合作討論、辯論以及教師引導解疑等形式內化知識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和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作用,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隨著我國教育工作者對翻轉課堂認識的不斷深化,這種教學模式已經被我國的大中小學以及不同科目的教師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
一、 傳統課堂中教師角色
在現實生活中,教師不僅有教育教學角色也有同事、領導、下屬等多種身份角色。因而“教師角色”是教師在社會生活中各種關系中承擔角色的總和。但本文這里所指的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所承擔的角色。在傳統教學中,初中思想政治課堂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如講清楚貨幣的本質、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的基本分配制度、哲學中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等。傳統課堂中老師將生動的教學內容變成了僅僅以教師口頭語言、板書或者PPT展示知識的方式表征。教師處于知識傳授的權威者、課堂的管理者等角色。這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為主體的課堂。而課堂真正的主體——學生則被埋沒,學生的主動性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在學習過程中是被動的接受者,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將難以內化于己。傳統課堂的師生關系是不民主、地位不平等的關系。這樣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師角色定位將難以實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尤其是課標標準強調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二、翻轉課堂中的教學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習分為兩階段。也就是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完成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則通過練習、討論、辯論、實驗、匯報等實踐活動完成知識的內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一)學生在課堂外觀看教學視頻學習知識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大優勢就是學生先在課堂外通過教學視頻進行深度學習。視頻由教師提供給學生,視頻中有知識的講解、問題的引導。這些視頻時長一般不超過15分鐘,時間短的視頻則是三五幾分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理解知識的情況觀看視頻,如需要做筆記的地方可以停下來記筆記,或者對某一個知識不能及時理解,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因而,學生在課堂外觀看視頻自主學習知識能更好地適應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發展。同時,從教師提供的視頻可以看出,教師需要在短時間之內講清楚某個問題,對教師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和信息化等素養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二)學生在課堂內通過活動內化知識
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提供的視頻已經完成知識的學習。那么課堂內的時間就相對充足,但這并不等于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可以松散。相反,課堂內的更多的時間是教師組織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以達到學生內化知識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經過獨立探索或者協作學習之后,形成問題解決的成果。學生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匯報、交流學習體驗等。最后,教師、學生、小組之間進行反饋評價。翻轉課堂中的評價體制與傳統課堂的評價完全不同,除了進行學習結果的評價外,更加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真正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三、翻轉課堂中的教師角色
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的眾多不同之處,也勢必要求教師的角色隨之發生轉變。翻轉課堂是教師借助新的信息技術將學生課堂的知識學習提前到課堂之前,而課堂中將是學生的知識的內化和運用。基于翻轉課堂的基本特征,教師的角色轉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是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使用者
翻轉課堂要求教師課前給學生提供教學視頻學習知識。所提供的教學視頻中有圖像、PPT、聲音等學習素材。這些素材的選擇組合、加工處理,教學視頻成品上傳和在線答疑等步驟的有效開展,都要依賴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相比于傳統教學課堂中PPT制作、視頻收集等工作,翻轉課堂模式對教師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要求更高。初中政治教學的每個模塊、每個單元、每一節課、每個框目的知識學習都需要教師精心錄制教學視頻,而這個前提和基礎就是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除了要具有備教材、備學生,寫教案、制作PPT等能力以外,還要有嫻熟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這就充分表現出教師角色的重大轉變。
(二)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服務者
由于受到高考制度、家長分數至上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不少教師將初中政治必修的內容在課堂上一一羅列,學生就在課堂中負責聽和做筆記,形成了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的傳統教學模式。而在翻轉課堂中,教師的角色就從“中心”、“主演”地位,轉變成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教師轉變為服務者角色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教師先將政治知識與相關問題錄制成視頻,為學生課前知識學習提供學習視頻的服務;其次,學生若有問題通過QQ、微信尋求教師幫助時,教師提供在線答疑的服務。從整個課前學習過程看,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服務者。
(三)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不僅是學生課前知識學習的服務者,而且也是學生課堂知識內化活動的組織者。在知識內化階段,需要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辯論、分析、歸納、總結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知識學習的主體,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內化活動中,而教師則是學生小組合作與辯論活動的組織者。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課堂的一次變革。這種變革不僅是教學“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這兩個階段,也是教師角色的變革,要求教師從教學主演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服務者和組織者。教師角色的轉變,轉變了形式也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理念。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積極有效地轉變教師角色,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2]張翅.近十年來國內關于教師角色的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2006,(5):19—21.
[3]梁雪秋,胡家英.網絡環境下教師角色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8):71—74.
[4]馮黎敏.先學后教的翻轉課堂[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4,(09).
[5]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01):58—64.
[6]劉麗平.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教師角色[J].電化教育研究,2012,(4):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