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歷史教材中的插圖是有效的歷史資源,是對課文內容的重要補充,而且具有教材文字內容所不能發揮的作用, 并以生動、直觀的方式表達了豐富的歷史信息, 形象地再現了過往的歷史, 給歷史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形象素材, 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關鍵詞】:教材插圖;高中歷史教學;作用
高中歷史教材,內容豐富,每篇課文都附有多幅插圖,并附有文字介紹,可以說圖文并茂,為高中歷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利用插圖教學,讓學生真實的感知歷史,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進而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使教學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對此,我就我的一些歷史教學實踐談一談教材插圖在高中歷史教學所起的作用。
一、插圖的使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梢娂ぐl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比任何教學措施都有效。青少年由于思想的不成熟性,形象思維能力的不足,使得他們對于直觀,具體、形象東西往往更感興趣。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常常利用課本插圖來導入新課,如在必修一的第三課,我就在一上課立即就說我們先來了解一位人物,展示了課本中朱元璋的圖片。當時同學們一見到這幅圖片,立即哄的笑起來。我立即說:“同學們,你們別笑,這是一幅帝王畫像,這位帝王出身貧苦,做過和尚,當過“乞丐”卻成就了帝王霸業。我們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同學們一聽非常感興趣,立即翻開課本紛紛尋找有關朱元璋的史實。
二、插圖的使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我們知道許多歷史的特征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而通過相比較認知其內在規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尤為重要,也是我們歷年高考(全國卷)重點考察的內容。而教材中許多插圖如中外歷史事件的比較,歷史場景的比較,歷史人物的比較,數據圖表的比較等也恰好為歷史比較法的實踐提供豐富的素材。
三、插圖的使用也培養了學生觀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我們不能把對教材插圖的認識停滯在表面,而是要進一步深化,要學生學會識圖,學會讀圖,學會運圖,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得出結論才是我們進行插圖教學的最終目的。掌握識圖讀圖的方法等于掌握學習插圖的鑰匙和途徑,讓我們少走彎路,少花費精力和時間。識圖的方法有很多,但最起碼的方法我們必須掌握。譬如《清明上河圖(局部)》這幅插圖,應引導學生了解這幅圖的內容反映的是哪個朝代?是唐朝嗎?為什么?(因為唐朝商業盡管發達,但商業活動有一定的限制,市與坊有圍墻隔開;不像宋朝,在城市打破了市、坊的界限,以此類推,商人可以趕毛驢運貨,汴河里貨船往來,商人的人身自由放寬了,當然這與宋朝的整個國家所處的狀況是分不開的,宋朝內緊外送,邊境貿易,海外貿易發達)應讓學生明白這幅畫是屬于什么類型的畫,這需要學生認真觀察,仔細琢磨,閱讀圖畫內容,再分析圖畫的中心思想,經過這樣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反思的過程,學生的認識一定會到位。教師這時決不能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則不達。然后在學生說明插圖內容的基礎上,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論,讓學生生成認識和結論而不是老師交給學生結論,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的學習質量和效果。
前年的歷史高考(2015年全國新課標卷II)41題就是考察了一道圖表題(我國部分節假日一覽表),去年的歷史高考(2016年全國新課標卷II)41題考察了一道路線圖片題(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日路線示意圖)所以說,插圖教學在我們的歷史教學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
總的來說,運用插圖教學能收到不同的教學效果,只要我們教師深入研究,潛心發掘,充分利用,就可以充分發揮書中插圖的作用,為教所用,為學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