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臺藝術精品劇目是國家在2002年提出的旨在打造高水平、高水準、高質量的舞臺藝術作品戰略舉措。自該戰略啟動以來,廣西推出了多部精品劇目并入選了國家“十大精品劇目”。然而在我國文化單位體制轉型完成,市場對文化供需起決定性作用的當下,許多優秀的精品劇目在發展進程中面臨了市場化、科技化、多元化等沖擊,大量精品劇目處于閑置、演出場次低的尷尬境地。為了讓藝術精品更好得以良性延續發展,本文在分析廣西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發展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其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并研究其產業化發展策略。
【關鍵詞】:舞臺藝術精品劇目;存在問題;發展策略;產業化
引言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對文化消費需求的多樣性選擇也日益劇增。廣西舞臺藝術精品劇目作為現代舞臺演出高層次消費的藝術作品,且作為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中的配套建設,擁有著相關部門的財政、政策支持,并以宏觀調控手段指導著其發展,近年來取得了不錯的階段性成果??僧斀袷鞘袌鼋洕杆侔l展的時代,加上大眾文化、外來文化等新興娛樂消費文化對現場舞臺演出的沖擊,舞臺藝術精品劇目如單單依靠相關部門的經濟補貼、政策扶持、市場調控,是很難在層出不窮的演出產業市場中得以長足發展的。同時其在發展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阻礙其發展,例如忽略市場需求、演出票價過高、人多才少、缺乏獨立運營能力等問題依然是重大阻礙。本文在分析廣西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基礎上,在當今市場經濟、產業繁榮發展的背景下,提出其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并研究其產業化發展策略。
一、廣西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演出題材選擇比較局限,劇情內容缺乏創新,與現代大眾化、趣味化消費需求不大適應
廣西舞臺藝術精品劇目在題材選擇上多數以“紅色經典”文化、古老傳說、傳統民俗等題材為主線發展,其在內容劇情上對于廣大普通觀眾來說缺乏一種吸引力,與現實生活大眾文化娛樂消費需求不大貼近,脫離了現代藝術創作創新需求,而且需要觀眾具備一定的審美高度,難以滿足廣大觀眾在繁忙之余的娛樂精神消費需求,阻礙了市場觀眾的規?;M瑫r由于劇情內容、情節敘述上比較陳舊,對于很多年輕觀眾來說,并沒有多大的觀看興趣,所以現在觀眾群體多以中老年為主,主要的原因就是內容缺乏創新,與現代廣大觀眾審美趣味消費需求不大適應。
(二)演出票價過高,演出場次少,后續延伸力弱,出現有價無市現象
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的創作排演需投入大筆的資金,雖然有一定的扶持資金,但其高額的成本投入和微薄的演出收入難以維持劇團演出人員及演出設備的開支,有些劇團和劇目已出現虧本演出問題。同時由于其屬于事業型演出項目,近年來出現贈票過多現象,其只能靠提高門票價格來獲取更多的收入以平衡收支問題,而高票價普通觀眾難以承受,這就導致了其市場的受眾規模受到局限,出現有價無市的現象。同時其在演出場次數量上也較少,且演出多集中在大城市和高校為主,而且每場劇目演完之后就沒有很好開展后續價值延伸工作,只是每一場演完了就結束,使得其發展過程中的市場規模、觀眾規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都受到了阻礙,沒有把相應的價值充分彰顯出來。
(三)演出劇團的臃腫與人才匱乏
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的推進建設,涌現出了很多劇團,可大多劇團由于內部架構、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的缺失,難以規?;a,而且創作出來的劇目質量較低,難以在演出市場中生存。有名無實的大量劇團涌現造成了劇團臃腫的局面,而且由于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的創作排演屬于事業型演出,有相關的政府補貼,參與其中的人員存在追求短期利益的現象,沒有真正為其發展而傾獻全力,加上目前劇團的演員、管理者大多數是以老一輩藝術家在其中充當著重要角色,所以也出現了人多才少的人員架構局面。
二、廣西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產業化發展策略
針對前文在分析廣西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發展存在的問題基礎上,在當今市場經濟、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筆者提出廣西舞臺藝術精品劇目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并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其產業化發展策略。
(一)優質的內容劇情,是產業化發展的前提
1、深度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核心競爭力
文化內涵的體現是舞臺藝術的靈魂所在,也是創作的核心。一部劇目之所以能成為精品,就是因為其中有著讓廣大觀眾共同所向往的精神所在,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能刺激觀眾的思想。舞臺藝術在創作過程中,需要深度挖掘其文化內涵,了解題材中的精華意蘊,從劇目的“源頭”挖掘藝術真諦,充分展現其藝術價值、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提升其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深層次、高層次滿足觀眾的文化消費需求。
2、內容普世化表達,權衡傳承與創新的平衡點
好故事和好劇情是抓住觀眾感覺的核心,引人入勝的劇情往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獲得觀眾的認可。所以在題材內容選擇和創作上需要對其進行普世化表達,那就需要進行現代化創新,而有學者指出“現代化創新并非一股腦兒拋開所有舊的題材,但凡能以靈活的敘事技法深層或多維地開掘人性就會是具有現代感的好戲——以傳統表演體系演出的能夠引起現代人共鳴或反映現代人思想情感的戲”[1]。所以內容在權衡傳承與創新的平衡點時,可在遵循傳承民族美德藝術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適當合理創新,普世化表達,形成有大眾性、親民性和共鳴性的舞臺藝術精品劇目。
3、認清自身藝術表現定位,塑品牌效應
在當今舞臺演出種類繁多、層出不窮的市場中,任何一種舞臺藝術要在激烈的市場中獲取長遠的發展空間,就必須要形成藝術本身的個性,能夠在演出市場上獨樹一幟,潛在廣大觀眾的意識中。所以舞臺藝術精品劇目在走產業化道路上,必須要明確自身要表現的主題,能夠與其它藝術作品區別開來,有著本身特質的藝術定位、藝術表現和藝術感染力,形成自主發展品牌,塑品牌效應。
(二)以適應市場需求為導向,是產業化發展的條件
1、明確目標市場受眾,符合消費需求
任何藝術或產品,要在市場中得以生存發展,這必然是有著自身的目標市場,才讓其在市場中得以延續和發展。舞臺藝術精品劇目要產業化發展,必須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市場所在,明確目標市場受眾需求,所以要根據自身藝術定位,對市場進行細分,人群進行細分,根據細分結果明確自己的目標市場,然后在創作過程中盡可能符合目標市場受眾的消費需求,培養更多的目標消費群體。
2、完善劇場建設,劇場聯盟經營,提供優質的演出環境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目前劇場不僅是舞臺藝術演出的主要場所,也是一個城市或地區的文明標志,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劇場建設和劇場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演出氛圍和傳播良好的演出文化,這也是舞臺藝術精品劇目得以產業化保證的條件。同時可以進行劇場聯盟經營,以大城市大劇場經營單位或企業,與區內二、三線城市進行聯盟經營合作協議,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劇場交流,提高演出質量,延伸市場受眾范圍,而且可以降低成本,起到國與民營的合作,有利于規范劇場演出管理。
3、規?;⒘炕a,滿足市場需求
舞臺藝術精品劇目追求的是藝術和表演的完美,往往創作生產作品數量比較少。舞臺藝術精品劇目要產業化,就必須要產業經營,要不然將面臨極大的市場壓力,所以必須要進行規?;土炕a,做到數量和質量并重,盡可能滿足市場需求,在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贏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三)企業化、專業化團隊建設,是產業化發展的保證
1、藝術創作團隊
藝術創作團隊作為舞臺藝術創作編排的核心團隊,他們的創作水平和創作理念直接影響到舞臺藝術精品劇目能否走上產業化的道路。有學者指出“優秀的劇作家要有多視覺的廣度,除創作具有商業利益或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外,還要有不同口味或不同審美層次的劇目作品,真正做到百花齊放”[2]。所以作為藝術創作者,除了具備深厚的文化內涵、創作能力等條件外,必須得有多樣化的創造理念,創作出現代市場需要的藝術精品,滿足不同層次的觀眾審美需要。
2、市場策劃運營團隊
舞臺藝術精品劇目要走產業化道路,就必須要在市場中有著廣大的認知度,能規?;茝V,讓更多人所熟知并為之消費。市場策劃運營團隊作為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的推廣者和運營者,在產業鏈中起著相當關鍵作用,要求該團隊能根據市場需要策劃舞臺藝術精品劇目演出和巡演工作,推廣到更多的觀眾視野中,并通過多渠道對其進行運營推廣,讓大家所熟知。
3、內部創意管理
專業的創意型的管理團隊,不僅可以促進內部協調發展,而且能根據市場需要不斷對自身建設和內部建設進行調整,盡可能的從市場方面考慮出發。所以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管理團隊要形成專業型和創意型,就需要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對管理人員進行創意課程培訓,注入新管理理念,允許內部差異性存在,發揮不同管理人員個性優勢,讓管理人員之間在團結統一的條件下產生更多的火花,激發內部管理人員的熱情,推動舞臺藝術精品劇目市場化發展。
(四)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是產業化發展的延伸
1、多元化合作,延伸產業化價值
舞臺藝術精品劇目如果在產業化道路過程中僅靠自身精品劇目演出塑造難免有點單一,很難長期維持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加上在當今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市場經濟中,更難以讓廣大觀眾所熟知。所以舞臺藝術精品劇目在產業化過程中,需要多元化發展,拓寬傳播渠道,其中包括的內容有制作成音像制品、與其它企業相合作進行衍生品開發設計、贊助方式、開展與該作品相關的系列推廣活動等渠道拓寬方式,讓更多的觀眾認識到,強化該作品在大家心目中的意識。
2、科技驅動創新發展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科技技術在現代演藝業的運用中取得了良好的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以及人們對科技技術所帶來的震撼也越發青睞。舞臺藝術精品劇目要符合現代產業化發展,同時更好給觀眾帶來精彩演出,離不開科技技術的運用,其中包括了舞臺、舞美、音樂、背景、道具等方面,充分利用科技技術元素,通過科技技術的設計運用,給觀眾帶來逼真、震撼的視覺感官。
3、語言、演出技巧多元化發展,積極開拓市場
由于現在是全球化下的時代,而且產業化生產就必須是規?;?、量化生產,單單局限在本地區的演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走出去,包括國內國外市場,所以在舞臺藝術語言和演出技巧方面在保留原有劇目精髓的基礎上,可適量多元化發展,可根據每個地區或國家的觀眾編排帶有他們地域性的語言和技巧融合,更貼合他們的實際審美需求,打入國內各城市、國外中的主流觀眾市場。
三、結語
舞臺藝術精品劇目蘊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元素、時代精神和藝術審美價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將其藝術與經濟相結合,帶動其規?;?、量化生產,以達到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經營方式,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符合市場發展規律,走進大眾市場,贏取市場發展空間。產業化發展舞臺藝術精品劇目,是在傳承、保護、發展和拓展優秀民族文化的同時,對其注入新鮮元素和現代市場理念,讓其更好在市場中得以長遠發展的出路。
注釋:
[1]巍然、王偉.臺灣戲曲的產業化對策[J].藝苑.2011.
[2]楊芳.市場經濟下河南戲劇產業化發展探析[J].戲劇之家.2016.
參考文獻:
[1]張玲.淺談舞臺精品藝術的推廣和發展[J].劇影月報,2014.
[2]苗燕.國家精品舞臺劇目的市場運作方式研究——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系列研究之一[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