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道德經》
花開花落,日升日落,云卷云舒······
時間流轉,云水千年。夜已闌干,借著殘燭的微亮,撣去歲月的浮沉,今人追隨前人,采擷不滅的經典。
翻閱一本承載歷史厚重的古籍,一代大家在此展開了極富哲理性的思辨,不僅如此,“道”這一概念的引入,使文章更顯神秘,讀來令人如立云端,如癡如醉。
有一種人,心懷天下不為名利,關愛他人不求顯達。他們兢兢業(yè)業(yè),不辭勞苦,用自己深邃的思想給世人指引前行的明燈,雖無揚名立世之心,卻流芳百世。老子便是其中一位。魯迅先生有言:“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華文化之深,不知人生真諦。”尼采曾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想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水桶,唾手可得。”康德認為:“賓沙斯諾的泛神論和親自然的思想與中國的老子思想有關。”
《道德經》,雖僅有短短五千余字,八十一章,卻字字珠璣,章章錦繡,森羅萬象、處世哲學、辯證三觀、人性修養(yǎng)、軍事謀略、養(yǎng)生之道、智慧寶典、為無為、無不為、騁至柔、克至堅、習水性、與人善、明陰陽、曉清理、知可止、利于本、有無生、悟道德、知道德、誠做人。它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老子具有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也對中國哲學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世界從何而來?人類又將從何而去?一個又一個關乎人類本源的又一個數千年前的老者提出并促使后人不斷思索,這些問題同時又無一不戰(zhàn)是老子思想的前瞻性和深刻性。然而老子思想并非是玄遠而迂于現實。“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關于這個時代的無語墮落,深處軸心時代的老子早已寫下最初的語言。老子之思想,如馮友蘭所言:可謂“極高明而道中庸”。而縱觀今日中國之社會,老子思想早已消沒于全球化的物質浪潮之中。那么老子思想的當代性意義究竟何在?
我所認為的老子之道,是居小屋以成大舍,于方寸之間窺見圓滿。
老子心之小,小到文縫間隙充滿秋實夏草,浮光片羽。
老子心之大,大到胸腔之中富有祖國山河,萬里洪荒。
老子居于野,居于江湖,卻亦居于天下,以最樸素的生活來為我們構筑這最莊嚴的人間大道,布衣加身,心憂天下。
老子言小國寡民,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但我認為老子所演的小并不是狹隘的摒棄家國,回歸洪荒時期的刀耕火種,氏族部落,而是以小成大,以小見大,化整為零分而居之,分割天下不治的天然地理條件,從而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達到一種天下大同的局面。
老子所言具有深深的時代烙印,與春秋時期政治經濟格局息息相關,在生產力不夠發(fā)達的當時,空間地理對人們生活有著巨大的局限性,以地理上的劃分來限制行政上的動蕩,使民不遠徙,兵甲不行,舟車不用,自是狼煙息,烽火滅,戰(zhàn)亂止。如此一家一姓,一地一區(qū),安于其業(yè),天下太平。于政治意義而言,更是一種治心之術,業(yè)定,重土,易足,所以無欲易治。此所謂無欲則剛,在《道德經》中對統(tǒng)治者亦有勸誡。
其言: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是以上求生之后,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這就要求統(tǒng)治者限所欲,不過奢,索取搜刮過甚,即輕徭薄賦,與孔子“苛政猛于虎”有異曲同工之妙。
《道德經》一書成文五千言,其深厚廣博空前絕谷。盡管其部分思想是保守的,但正因其保守而少了那份歷史性的激進,在一個近乎純粹的狀態(tài)中,老子思索著世界的本質與社會發(fā)展的及執(zhí)行,精神性動力。回望歷史,老子的“天人之道”無疑會給我們關于選擇的重大啟示和全新的時代命題。
當然其思想屬于烏托邦式的桃源生活,有著不可避免的天然時代局限性,其結繩計數,安土重遷的思想,與時代深深脫軌,自是不可取,但其內里所透“弱政府、重民生”的思想,在當今卻有借鑒意義。我國的政府當前謀劃的服務型政府,便是減少政府計劃調控,行政審批,注重社會本位,市場機制調節(jié),講究無為而有為,遵守社會發(fā)展的天然規(guī)律,無背于歷史。如此社會每一個秩序的安定促進中國的奮進。
在追逐中國夢的今天,唯有個體的騰飛才能促進中國的騰飛。中國夢,更是13億夢想的鴻篇巨制。
今日我民族文化正值偉大復興之時,何以窺天地?何以成大道?吾輩當通天人之際,明古今之變,為我國家可期之未來而謀之,豈可負也?而今日老子之思想,中國之文化,亦必將經新啟蒙而光大之!
千年的智慧,千年的情懷,千年的追憶,千年的向往。正如清世祖的盛贊“老子倒貫天人,德超品匯,著書五千語言,名清凈無為之旨。然于切于身心,明倫萬物,世固鮮能知也。”華夏幾千年,無數先賢前赴后繼為我們照出了無數條道路,路殊路異,風景萬千。一路繁華迷眼,但我相信探之以心,必定能撥開云霧,尋得云開月明。
品一杯清茶,捧一卷古籍,總是在物欲縱流的現實世界中,我們仍能從《道德經》中汲取先賢智慧,修煉自我,守護一片心靈的凈土。時光飛逝,打開千年封存的底蘊,釋放出萬古芳華。感嘆先人遠去,感悟遺留芬芳。愿至真、至善、至美之花在每個人心中璀璨綻放。
加油吧,炎黃子孫,謙恭行事,虛懷若谷,以每個人的小屋,成就中國屹立東方的萬丈高樓。以小屋,成大舍,讓世界看到我們閃耀的夢想。
我們依舊在路上,堅定不移,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