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波普藝術最早開始發展是在英國,之后在美國盛行,其中最著名的藝術家不得不提美國的安迪·沃霍爾。他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新的藝術態度和思想,從一個新的高度,重新確立了一個具有獨特審美的藝術世界。當代藝術和文化的發展通過他的創作都得到了一定的推動。本文通過對他的作品的分析,從三個方面得出對藝術的理解,即重復的創作手法,名人肖像的使用,以及商業裝飾性。
【關鍵詞】:波普藝術;重復;商業
一、安迪·沃霍爾與波普藝術
在20世紀,波普藝術在各個領域都十分具有影響力,因此也得到了大眾的普遍認可。波普藝術家相同的創作特點就是利用鮮為人知的商業元素符號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為題材,使用不同于以往的創作手段來映射所處時代經濟、政治、文化的迅速發展,反映人們因時代變遷而更加多彩絢爛的生活。波普藝術的迅速發展很大原因是由于大眾傳媒的發展, 而美國是一個大眾文化和工業化相對發展迅速的國家,自然有利于波普藝術的更快發展。憑借二戰后美國的強大影響, 美國的波普藝術家開始推翻自己的以往的藝術思想,他們更提倡用外在世界的藝術準則代替以往內省的藝術準則,用一種新穎大膽的態度,建立了新的藝術理念,而安迪·沃霍爾引領了這個藝術理念的發展。在安迪·沃霍爾的藝術創作中,他不再拘泥于以往的固有的創作方法,開創了自己獨特的方式。同時也準確的說明了波普藝術的基本形式特點,即擯棄現代藝術的高深感,推崇藝術的大眾化。
二、安迪·沃霍爾作品的創作手法
(一)重復圖像
安迪·沃霍爾的創作手法中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重復,他運用自身的藝術方式挑戰固有的藝術規則,不斷的將其復制,他將創作的素材先進行放大,然后在一一放置在背景上,這些素材被重復幾遍幾十遍,最終建立出一個全新的圖像。沃霍爾的作品中所運用的素材基本全是復制已有的作品中的元素,但并不代表著簡單死板的一味的復制。他希望能夠通過很多充滿自己風格的作品來替代之前作品的位置。在《瑪麗蓮·夢露》的創作中,他把瑪麗蓮·夢露所被模式化了的形像, 轉化為一個個相同的形象, 在每一格作品之中,夢露頭像的大小、表情、角度都是一樣的,只是在面部裝飾以不同的色彩。瑪麗蓮·夢露的表情被不斷的進行復制,她雖然是微笑著的,但由于復制使得顏色減弱,反倒產生了一種悲傷的情緒。絲網印刷法的特性使他的作品中的筆法不再清晰,安迪·沃霍爾的作品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其中他的調整卻是十分及其巧妙的,這種調整使作品中色彩間的區別不再明顯。他這種創作手法看起來沒有多少信息內容,但這是一種創作手法上的突破,帶領了一個新的藝術派別的發展。
(二)名人肖像題材
安迪·沃霍爾的名人肖像題材的作品并不是自己拍的,沒有他個人的創作,而是采集了電影的劇照或者其他傳媒形式的宣傳照片,然后進行復制。沃霍爾所使用的瑪麗蓮·夢露的圖像來源于一個電影。瑪麗蓮·夢露的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就是一個性感的、美麗的,因為夢露在社會上已經較為之名,安迪·沃霍爾充分利用這一點,將她毫無裝飾的通過畫布展示在我們眼前,使我們不再能區分出庸俗或是高雅。安迪·沃霍爾的這幅作品將其創作與大眾傳媒的特性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因此這幅作品也被看作是波普藝術創作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夢露的形象甚至成為了波普藝術的一個代表符號。安迪·沃霍爾將夢露看作是當時消費時代的產物,充分利用了時代所贈予的素材,開創出了自己獨有的表達藝術的形式,這種利用明星進行藝術創作的手法可謂相輔相成,不僅對夢露起到了宣傳,提高了她的知名度,安迪·沃霍爾也收獲了榮譽。
(三)商業裝飾性
由美國的社會背景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商業化和大眾化的盛行導致了波普藝術在美國的蓬勃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的經濟發展形勢十分積極,大多數人都可以擁有像電視等各種電器產品,因此,藝術家們和廠商們充分利用了這一點,開始使用傳媒手段來進行推廣和宣傳。安迪·沃霍爾起初在商業廣告的設計領域有所涉及,因此他的藝術創作也充滿了商業裝飾性,其中《坎貝爾湯罐頭》就充分體現了安迪·沃霍爾的這一創作特點。在《坎貝爾湯罐頭》中,沃霍爾最大化的使用了印刷復印的特殊效果。他把許多紅色的湯罐頭放在一個白色背景上,同時也精心的擺放了它們的位置,將湯罐頭與背景產生強烈的對比。沃霍爾認為,就算是生活中最普通常見的湯罐頭同樣是藝術。他認為藝術不需要深奧難懂,所以,沃霍爾通過用為企業做廣告產品的方式來表現藝術,他的作品不僅構思精彩而且詼諧有趣,使普通人也能讀懂藝術,在廣告中我們就可以看到藝術,廣告也可以作為一種商業藝術存在。波普藝術不僅僅是讓藝術家來表達自己的個性的,它對色彩的獨特把握使它的商業裝飾性也更為突出,因此使波普藝術具有廣告一樣的性質, 即通過簡單直接的視覺符號為商品起到有效的宣傳作用。
三、探析安迪·沃霍爾的創作理念
波普藝術從大眾來,又為大眾所服務,它作為藝術與文化理念的典型,同時引導著人們的審美態度和生活觀念,它也為藝術的發展引導了新的方向,開辟了創作的空間。安迪·沃霍爾引領了波普藝術的發展,他所表現的是一種不同于傳統、突破人們視覺的藝術氣息,這也成就了安迪·沃霍爾獨特的藝術風格。在60年代,他所提倡的“頹廢的藝術”是把傳統晦暗的事物直接的表達出來,不管是外在還是精神方面,他都把他們完全呈現給大眾,促進了波普藝術變成一種新的流行趨勢。當新的一輪波普藝術帶音樂、電影、繪畫等重新影響時裝界時,它不但走進了高雅的交際場合,也邁向了流行變化的街頭。
沃霍爾通過他的創作告訴了我們藝術到底是什么,它是來源于生活的、當前所處時代的重要產物。沃霍爾通過創作這種本質的藝術,來詼諧的贊揚消費社會,使得高雅和通俗的區分不再明顯,把藝術變得簡單,讓大多數普通人也可以看懂藝術。
四、結論
在工業文明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大眾傳媒也更加深入人心,因此給波普藝術的盛行孕育了發展的搖籃。而沃霍爾選擇復制對象也不是隨機決定的,他將大眾文化傳媒視為直接藝術的創作觀,反映了他在這個年代做出的偉大的價值判斷,沃霍爾的波普藝術也是那個年代的偉大產物,他抓住了時代所贈予他的創作素材,并完善了自己的創作思路,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方法和思維進行藝術實踐,開創了新的藝術表達形式。
沃霍爾的波普藝術有很多讓我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我們可以從中學習波普藝術創作的藝術思維,但決對不能一味的模仿,我們也要有屬于自己的藝術態度,樹立自己獨特的藝術理念。藝術聽起來是很抽象的,普通人很難理解,看起來它很深不可測,離我們很遙遠,但它確實圍繞在我們生活的各個地方,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藝術不只是那些專業的藝術家才能涉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藝術時代,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藝術。比如路邊的廣告牌、雜志、甚至是T恤衫。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字化時代,我們依然應該關注我們的生活,不要過于追求一些所謂的高雅而迷失自己,要將藝術融入生活,不斷思考,不斷創新,從身邊找到屬于自己的藝術,可以看到更廣闊的藝術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