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所具備的基本性質就是讓人們得到幸福,對學生加以賞識才能夠讓學生獲得一種幸福的感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當中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不僅要重視學生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更要重視他們情感態度的逐步發展。本文從五個方面探討了初中階段思想品德學科的賞識教育。
【關鍵詞】:初中階段;思想品德;賞識教育
一、賞識的意識
想要將賞識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育當中得到真正的實施,要求教師要時常采用一種欣賞的目光去面對每一個學生,看到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閃光的方面。也就是說教師要對學生們放在同一個位置來看待,將每一個學生看作獨立的個體,對他們加以尊重,對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加以肯定,繼而促進每個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
在傳統形式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當中,基本上都是重視學生們的成績,并沒有重視對他們的品行加以培養,這也就導致培養出的學生具有智商較高,情商卻較低的狀況。而教師對學生所做的評價不應該只是局限在成績方面,應該看到學生在背后的努力和他們的態度。要是有的學生一直表現的非常努力,但是卻沒有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果,那么教師首先就應該對學生所做的付出加以肯定,繼而幫助他們尋找出合適的方法,尋找出能夠達到目標的學習途徑。與之相反的是,要是學生憑著小聰明而獲得了好的成績,教師也應該對其加以肯定,不過應該利用適合的方式引導他去做的更好。而且教師應該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更為注重他們的品行表現。
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課程主要將當代我國課程改革當中的總體要求作為基礎,體現了思想品德學科教育遵循素質教育以及教育創新的基本理念,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對學科當中所存在的獨特性加以探索,貼合思想政治以及道德觀教育的固有規律。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應該對學生加以充分的尊重,在這個基礎之上實施良好的誘導。
二、賞識的視角
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理念讓人們認識到了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在各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從長相、身材,到性格、智力等都具有較大的區別,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那個方面。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用同一標準對所有學生加以衡量的做法,要積極去尋找學生所具備的優勢,對他們點點滴滴的良好表現加以賞識,繼而促進每個人個性的發展。
因為初中生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將會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特征,通常都是兼備成熟以及幼稚這兩個方面的表現。要是教師對這種特點不夠了解,就非常可能對學生呈現出的一些個性表現加以一味的打壓,繼而引發跟學生之間的矛盾以及沖突,對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極為不利。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并沒有辦法將事情做的像一位母親那樣好,不過也應該去積極的努力,以平靜的心情,在多個角度和多個方面對去看待每一個學生,要善于發展他們身上的美,對學生之間的差異加以欣賞。其實每個學生在自己內心的深處都非常在意教師對于自己的評價以及看法,即使是在表面上表現的桀驁不馴的那些學生其實也渴望教師的一次肯定。而很多教師卻習慣于將一個學生身上的短處跟其他學生所具備的長處去比較,有的時候設置會過分的夸張,其本意可能是想激勵學生,卻不知道這樣做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教師要去發現學生所具備的特點,特別是那些跟其他學生具有差異的地方更為值得肯定。
三、賞識的方式
馬斯洛所提出的需求層次論指出了人具有五大需求,作為一名教師要結合學生所具備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發展特征,不僅應該對他們加以物質方面的獎勵,更為重要的其實應該是精神方面的激勵。可以是語言層次的表揚,或者是層次較高的行為方面的表揚,比如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擁抱,或者鼓勵的眼神,這都是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最好的獎勵。
跟一些其它的學科比較,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學科在升學壓力方面顯得小很多,在初一和初二階段,有些教師為了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經常會給一些簡單的物質獎勵,比如一個棒棒糖、一支彩色筆等。而這樣的辦法對一些年紀較低的學生興許會有些用,不過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會逐漸加強,到了初三階段可能也就對這種方法視而不見了。而這個時候其實他們需要的可能是在精神方面的鼓勵,教師的一個肯定、一個微笑都能夠起到一些預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賞識的主體
賞識教育主要產生于家庭教育當中父母對于孩子所做出的肯定以及贊賞,在孩子學會走路,學會說話的時候,父母會用一些鼓勵的話給孩子以肯定,繼而帶給了孩子更多希望。其實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心中,教師以及同齡人所做出的評價可能會形成更為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階段的思想道德學科的評價體系當中,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評價當中,非常有利于提升他們參與到課堂當中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繼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而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應該重視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給學生們提供出更多的互相評價的機會,使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客觀的對他人加以認識和評價,繼而實現取長補短,大家一起提升和完善自我。
五、賞識的尺度
賞識教育應該注意一定的分寸,將尺度把握好,結合每一名學生實際的狀況加以肯定以及欣賞,更為重要的是肯定他們在背后付出的努力,繼而促進學生在今后良好的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較為獨特的表現,例如性格、智商以及情商等,而大多數家長以及教師都是習慣性的欣賞學生的外貌,或者夸他們的智商,而這種賞識卻存在著較大的問題,這是由于每一個人對自我形成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他人的評價,初中生尤其如此。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人夸獎長得好,就非常可能會導致他對自己的外表太過看重,繼而無法注意對自己內在修養的培養。而經常被夸獎聰明的學生卻有可能太過注重自己先天的智商,可能不會再后天繼續的努力,導致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情況出現,給學生未來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變化較為明顯的時期,教師應該對他們加以具有針對性的引導。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對學生的優點和特長加以發現,具有針對性的對他們每一個人加以肯定和引導,繼而通過賞識教育的方式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體驗,促進每一名學生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慧.李榮.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1.(09):86-87.
[2]胡冰冰.初中思想品德課賞識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3]彭燕.初中思想品德課賞識教育的運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