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萬丈高樓平地起,建筑一座雄偉壯麗的大廈,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實地基。同樣建筑,繪畫藝術大廈要從素描起步。提到素描,這似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老師往往告訴初學畫畫的學生:素描就是用一種顏色的筆畫的畫。隨著我們對素描的不斷認識和理解,我們發現素描是我們根據視覺的直觀形象,或按照我們的記憶以及思想上的觀念和意識,利用一種純樸沉著的色彩徒手在平面的畫紙上,或快速,或慢速地表現出立體物的圖畫。
【關鍵詞】:素描;造型藝術
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是理解繪畫的基本規律和方法。繪畫愛好者在素描學習過程中應注重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在訓練中學會鑒賞和分析。訓練方式和方法可謂多樣,可是造型規律是基本不變的。素描作為視覺藝術的基礎,不管是創作藝術作品,還是作為一種造型基礎語言,都必須重視觀察。“觀”是大致地看,“察”是細致地看。日常生活中的“看見”只是一種被動的參與方式。而現今一些高中素描教學以圖片取代實物,以默寫替代寫生,采取“灌輸—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學生幾乎不需要觀察,被動的慣性思維更加僵化。美術教學要遵循造型藝術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使學生養成正確的觀察方法,以寫生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視覺敏感度,做到感性與理性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運用系列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使學生可以掌握繪畫表現方法,逐步提高創作能力。
一、練習線條,夯實繪畫基礎
線條是素描的基礎和根本,線條會影響整個畫面,優美的線條會給作品帶來美感,可以說線條在素描繪畫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說造型是一種藝術語言的話,那么線條便是這語言中最基本的語素。能直接地、快速地、概括地表現出物象的特征和形體結構,使描繪的物象初步具備美感。從自然生命中感悟到線的多愁善感、線的堅韌有力、線的舞蹈精神、線的美妙。線條一經畫出,就畫出了界限,分出了區域。線條是點運動的延續,在紙上的一個起點與一個終點的標志是線。任何一副素描都是由無數線的組合而成的,而畫家在畫素描時所采用的第一種和次數最多的就是線,線也是素描造型中的關鍵要素。所以,教師在素描教學中要關注線條,利用線條的輕重起伏、粗細長短、方圓曲直塑造形體。線條的種類很多,有波紋式、直線式,或剛或柔,或短或長,或曲或直,不同形式的線條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就像是音樂中的節奏,使人產生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僅用線這種最簡單的和最微妙的繪畫手法就能達到我們所期待的視覺效果。一般說來初學者是很難明確輪廓線和結構線的概念,對這個概念很模糊只是機械的作畫;隨著時間的推移畫者會漸漸的明確其概念,并開始畫一些表現性的線條增強畫面的藝術感。獨線是不成形的,一個好的造型,一個好的構圖,都需要由一組搭配得當的線條構成,而線與線之間可以圍繞造型和構圖形成非常好的、豐富的多樣統一關系。既可以表現出方圓、曲直的韻律,又可形成暢快、頓挫的節奏,或飛揚挺拔,或古樸勁道,或豐滿圓潤。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線條,就沒有繪畫。線是一種最單純,最簡潔又極富表現力的繪畫語言,具有獨立的抽象性,同時又兼有其具體性。每一根線條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品質,不同的藝術家正是通過運用不同的線條組合和變化來表達不同的藝術感受,在素描時要特別注重線條的各種表現效果運用線條為自己的藝術感覺服務,賦予線條以個性化的特質內容,使其產生內在的生命力。通過素描系列化教學,絕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直線、曲線、重線、淡線、虛線、實線的表現方法,50%的學生可以靈活運用線條表現不同質感的物象,10%的學生的線條具有豐富的表現力,80%的學生對不同類型的線條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在不斷地練習中學會用筆,注重力度,從而繪畫出美麗的作品。
二、 抓住物體特征,不脫離結構分析
繪畫者要緊抓:輪廓準確和注意整體。要求輪廓準確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辦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學者最普遍的毛玻要求輪廓準確,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嚴格的作風和求實的態度。這里所說的輪廓準確并不是說要在素描的第一階段就細摳輪廓。我認為第一階段打輪廓時能做到構圖恰當,比例準確,要點鮮明,形象明了,就應該說是輪廓準確了。
在素描訓練過程中,應當要求學生在每一階段都不斷使輪廓更精確,特別是要求學生不要遷就輪廓的錯誤,那種明知有錯而湊合了事的態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礎訓練中老是犯輪廓不準的毛病,就不能獲得物象結構的知識,就會造成不善于敏銳準確地表現物象特征的缺陷。
注意整體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技法時,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它與學習成績的優劣和進度的快慢有著直接的聯系。
不正確的觀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點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為了看清楚那個要畫的局部,并不作全面考慮,結果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局部的細枝末節而看不到整體的情節氣勢。而作畫時對物象的觀察分析,不僅是為了認識物象,更重要的是為了表現物象。這就要求學生在開始完成一份素描作業時,要根據對物象的觀察和感受,對習作的整體效果有一個設想,就像導演拿到劇本就應該在思想中形成這部戲或這部電影的整體“視像”一樣。
整體觀察是造型藝術的根本法則,它的實質是便于比較。學生能否把所要刻畫的物象整個地控制在自己的視域之內,在處理局部時能否考慮到整體,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提示和強調的重要方面,要讓學生養成自覺地進行整體觀察的習慣。
三、由淺入深, 綜合運用,循序漸進,提高繪畫技能
繪畫時不但要有總目標,而且還要有分段實現的具體目標和要求。在不斷循序漸進和適當重復的過程中,牢固掌握造型規律及其有關知識和技能,才能得心應手地表現所畫的物。打好扎實的繪畫基礎,練習應以長期作業為主,這樣便于領悟教師的指導,只有深入理解,反復校正和進行探索。對于教學上的嚴格要求也堅定不移的體現在長期練習中。學生在學習繪畫中,教師要向學生說明長期作業的重要性,對于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教師要絕癥學生各種不良傾向,并及時加以糾正。同時,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業作為輔助,使寫生與構圖相結合,記憶、想象和速寫相結合,以避免學生在長期作業中容易出現的觀察力遲鈍以及畫面板、膩的缺點。
為了更好地觀察物體的外部特征,學生習作的優劣還取決于觀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識面的廣度,取決于藝術修養和技術水平的高低。要讓學生認識到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黑白關系、主次關系,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看物體,要整體地觀察。鼓勵學生多掌握一些課外知識,如:文學、美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使他們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以及它們的主張和特點。這樣能夠使學生擴大知識面,開擴眼界,有助于提高繪畫水平。教師要引導學生由簡入繁地逐步深入分析,要注意局部和整體之間的關系,進行比較和分析,不斷地調整,使整體和局部可以和諧地搭配在一起。
四、結語
古往今來無論哪一位畫家,不是從素描學起呢?對于繪畫愛好者來說,素描就好比蓋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打結實了,房子才會堅固,所以對于繪畫愛好者來說素描的磨練就是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更對于教師來說應盡一切所能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在教學中讓學生從迷惑中清醒過來,漸漸有輕松愉悅之感,不斷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專業水平與藝術修養,這應該是我們打好素描基礎共同追求的。
參考文獻:
[1]徐勁松.論提高高中美術素描教學效果的方法.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
[2]盧娟.淺析高中美術課堂素描教學的探索和實踐.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