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過程中,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對自己的穿著搭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針織服裝已開始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當中,讓人們在穿著針織服裝時能夠體現與其它服裝不同的美,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喜愛。不過,針織服裝在整個設計期間,對技術上的要求十分高,特別是對分割線的使用要格外注意。因此,為了讓我國的服裝領域能夠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在文章中,筆者將以分割設計的意義為根本,深入分析分割線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分割線;針織服裝;設計
一、分割設計的意義
針織服裝應具備適體性、可動性和操作性。衣服在造型上依據人體靜止時的外部形態構造,具有一定空間,滿足其適體性;人體因運動使身體變形時,針織服裝需要放松度,滿足其可動性;人穿脫衣服時的難易程度及穿著過程中的自由度要求其具有操作性。對衣片進行不同形式的分割能很好地滿足針織服裝的這些特性。由于針織服裝兼具的審美功能,現代針織服裝設計更多的是把這些分割線化為審美裝飾與造型功能兼具的線條。通過這些分割,既能符合人體造型,也可改變人體的通常形態,創造出新的形態。這些線在針織服裝中常表現為結構分割線(包括分割后縫合、分割后連接、分割后不縫)和裝飾分割線兩類。
二、針織服裝設計中分割線的應用
1.設計結構分割線及其變化
針織服裝造型中結構分割線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分割后縫合的線和不剪開直接縫合對針織服裝適體性的結構線上進行滿足,例如開剪線和省道線。分割之后連接的線通常對服裝操作性的功能上給予了滿足,例如門襟,為了對服裝可動性的功能線予以滿足,分割后不進行縫合是主要目的,例如開衩和門襟。結構分割線當中一種設計門襟的形式,對它的特點上予以應用,將不對稱的分布和針織服裝的變化情況表現出來。在將開衩設計運用到針織服裝當中的時候,將針織服裝的時裝性特征能夠很好的凸顯出來,對設計開衩部位的變化情況予以運用,令整個視覺效果能夠更加的復雜微妙。
(1)省道線的設計
人體呈曲線形,面料是平面的,把平面的面料披在立體的人體上,需根據人體的需要,把多余的面料剪掉省去或收褶縫合,這樣才會制作出合體的衣身造型。被剪掉的或縫合的就是省道。常見的省道有胸省、背省、腰省、臀位省、腹位省等,省道的位置及變化應用是設計師關注的焦點。比如胸省,突出了其服裝胸部輪廓線的設計,顯示出其精美的設計特點。背省根據省道線的運用 ,把針織服裝背部曲線表現出來,再根據面料肌理的變化,更加突出針織服裝背部省道線的設計特點。腰省針織服裝在腰部運用其腰省線的設計,把梭織面料和針織面料結合,體現其整體的時尚感。省道設計主要通過省道轉換完成,通過合理轉換,不影響針織服裝的尺寸和適體性,滿足服裝在造型和裝飾效果上的構想。省道設計可以是單個集中也可以是多方位分散,可以是直線形也可以是弧線、曲線形,具體應用要和服裝的設計風格一致。
(2)開剪線
分割之后縫合上的線就是開剪線。有兩種類型的開剪線存在于服裝的設計當中,首先是對結構的造型給予滿足的分割,對收省的作用上能夠予以取代,將人體造型的立體構造能夠最大限度的表現出來,例如背縫線和公主線可以將人體的側面體型體現出來,而人體正面的體型就可以利用肩縫線和側縫線體現出來。具有裝飾性質的是另一種形式的分割線,如果分割線能夠在取代收省作用的同時,可以巧妙的處理裝飾和結構上的需求,那就會給予服裝設計很好的滿足。在開剪線中設計公主線,將人格的曲線美能夠充分的展示出來,將公主線和荷葉片結合起來應用到針織服裝當中,能夠將柔美和可愛的感覺體現出來,使用背縫線的時候,用背部來吸引整個針織服裝的設計點。
(3)開衩
開衩設計是為滿足人體可動性需求而設計的,是開剪后不縫合的結構分割線。開衩設計按其所在的位置分類,有側開衩、前開衩、后開衩、領開衩、肩開衩。設計時應注意開衩位置、形態、大小的變化,位置和長度首先要滿足人體的活動,形態要與服裝的風格統一。比如針織服裝的側開衩設計,服裝整體廓型是有點解構風格的服裝設計,運用其開衩設計來輔助針織服裝完成廓型設計,整體上前衛時尚。再比如肩開衩設計示例,運用肩開衩設計,把針織服裝自身個性的風格特點表現出來。針織服裝的領開衩設計,是將領型開衩設計成長V字形, 使整體簡約并具有時尚的設計風格。
2.設計裝飾性分割線以及其中的變化
因為審美的視覺需求將分割線設計出來,這就是服裝中的裝飾性分割線,裝飾的作用在服裝當中能夠有效的呈現出來,在對別的造型因素進行考慮的時候,可以利用形態、數量和位置上的一些改變將不同的服裝風貌表現出來,例如柔美的形態、粗獷的形態、開朗形態、秀麗形態、精明形態。
參考文獻:
[1] 連燕,毛莉莉.燙鉆工藝在毛衫裝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上海毛麻科技,2011(02):12.
[2] 吳鵬.芻議針織女裝產品差異化對品牌升級的影響[D].江南大學,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