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主觀色彩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其特征對于藝術家在創作和在傳達內心情感上的重要性,來感受他們在創作的時候是如何運用主觀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意識和精神世界。中國油畫對西方油畫在不斷學習和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可以巧妙的將中國繪畫的主觀傳統和傳統精神巧妙的融入其中這一問題的簡單分析和思考,這一問題也是許多前輩一直討論至今的問題。
【關鍵詞】: 創新;情感
一 油畫創作中如何運用色彩表達主觀意識
生活給我的感覺是十分豐富多彩的,它的色彩是客觀存在的。而因人而異在每個人眼中生活的色彩又灌注了自己的主觀思想,從而變得鮮活精彩。相對的不同的色彩也會使人產生不同的情感,而對于心思細膩的藝術家來說色彩正是將這些對生活的所悟所想的意識和情感充分表達出來的重要手段。
那么一個畫家是如何運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的主觀情感和意識的呢?我從畫家吳冠中的作品中有所感悟。
1.1 用色彩表達感情
吳冠中憑借著對家鄉記憶中的色彩來表達對家鄉的感情,從而他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家鄉的風景為主題的,如《長江三峽》、《周莊》、《棄舟》等都是這方面的作品。其中《棄舟》這幅作品是吳冠中作品中比較少見的一幅色彩鮮明的作品,暗紅色作為怎個畫面的主色調幾乎布滿了整幅作品,作品中水面上被大片的色彩暗紅的浮萍所鋪滿,在大片的浮萍當中還夾雜著數量不少的看似快要枯萎的蘆葦,還有被其圍繞其中的灰白河流,畫面中還有點點綠色與其紅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在他的畫面中經常可以看到灰白色的河流,還有那點點紅綠,鮮明卻不顯突兀,使整個畫面都沉浸在一種他記憶中的家鄉不僅有灰白色的寧靜,還有對家鄉炙熱感情的紅色,而這一切的起源都源于他對故鄉愛的深沉。
1.2 用色彩營造意境
繪畫作品中不同的色彩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意境之美,吳冠中的畫面中大多表現的是江南水鄉的淡雅之美和寧靜的清幽之美,例如他的作品《周莊》這幅作品,江南水鄉濕潤的空氣、小橋、流水、還有那江南水鄉的標志性的白墻黑瓦,營造出一種空氣清新、濕潤、空靈、淡雅、幽靜的意境之美,不覺使整個人都感覺通透起來。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帶著他對家鄉難以割舍的感情,用色彩、構圖、筆墨的語言將江南居民、河流、白墻黑瓦表現的淋漓盡致,張張作品都給人一種難以言表的意境之美。
1.3 用色彩增強畫面的感染力
科學研究證明,色彩的吸引力高于線條、筆墨等其他元素所產生的。在吳冠中的作品中,黑、白、灰、紅、綠、黃相間,運用的恰到好處,總是給人一種一眼就能感覺到賞心悅目的色彩世界的感覺,彰顯著他的情感和意識。用色彩表達情感、用色彩營造意境、用色彩增強畫面感染力,最終在畫面中將自己的情感、思想展現出來。
二 中國繪畫的主觀傳統與中國繪畫傳統精神給當代中國畫家油畫創作的啟示
中國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在藝術方面表現出了對人文精神、主觀情感和內在生命的揭示。其中中國傳統水墨就充分的表現出了對主觀的表達和東方意境以及禪意的表達。
油畫最早由西方傳入中國,中國的油畫在創作和發展中,主要以學習為主,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加以創新和發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學習其各種各樣的繪畫技法、造型藝術和理論知識等,我們還要學習其在作品中所傳達的精神世界。作為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中國,在學習西方油畫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可以巧妙的將中國繪畫的主觀傳統和傳統精神融入到中國油畫創作和發展之中?這一問題也是許多前輩一直討論研究至今的問題。
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審美觀念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隨著對藝術家們對色彩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在中國的藝術中很早就體現了主觀自主的色彩表現,色彩的觀念在一開始就不在局限于照抄真實事物,而是以“天人合一”的主觀意象色彩為指導進入了繪畫本體語言表現。中國油畫的形成過程中,畫家們努力的把中西方繪畫貫通,將西方文化藝術巧妙的融入到中國繪畫當中,使中國油畫集中西方優點于一身。就如我上文中所寫的畫家吳冠中,他就是一位將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進行巧妙融合 ,在中國畫的創作中即推陳出新又在油畫的創作中具有民族創新,他的用筆寫意,色彩造型裝飾性濃厚,使油畫作品即具有現代西方繪畫的韻味又不失東方繪畫的神韻和簡潔,充分表現出了吳冠中的自由精神和情感、彰顯出東方繪畫的生命力和最原始的民族精神和藝術韻味。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不斷交融與相互滲透,中國油畫的發展不再是個人的追求,而是全民族的潛意識行為,大家應該認識到,在學習進步的道路上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其精髓,創作出既能突現民族神韻又能彰顯自我意識和情感的色彩語言。而對于我來說色彩這種繪畫語言就是最能表現我內心的真摯情感。這也是油畫創作最讓我感動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論藝術的精神》 瓦·康定斯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論藝術》徐復觀.九州出版社,2014
【3】 《中國油畫史》劉淳 .中國青年出版社
【4】 論油畫藝術中的主觀色彩 楊浩石.廈門大學學報,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