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份以來阜陽市公安分局潁州分局在開展“平安使命-1”以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和諧的警民關系無不起不到巨大的作用,現就當前警民關系淺談一二。
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三大優良作風”之一,也是我們黨的最大優勢。黨的十八大決定在全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新形勢下我們黨加強同人民群眾聯系的重要舉措。公安機關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具有服務群眾平安幸福的功能,這一性質決定公安機關必須致力于構建和諧警民關系,做群眾工作,走群眾路線。只有不斷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才能更好的密切新時期警民關系。
一、與新時期的要求相比,與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相比,我們應當看到,公安機關群眾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不利因素:
(一)個別民警服務意識淡薄。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依法治國進程加快,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對公安民警的執法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我們的隊伍中,個別民警為民意識淡薄,執法不公、執法不嚴、執法不廉等現象時有發生,動搖了做群眾工作的基礎,嚴重影響了警民關系的發展。
(二)密切警民關系方法落后。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群眾工作日趨復雜化、多樣化。(1)是群眾工作對象多元化。隨著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主、自由職業者等新的社會階層出現和下崗職工、失地農民、城鄉貧困人口的上升,群眾工作的對象、類型呈現多元化。(2)是訴求問題多元化。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環境保護等問題,也有安全生產、干部作風、歷史遺留等多層面、多領域問題。(3)是群眾需求多元化。群眾的利益需求從單一化趨向多樣化、從普遍化趨向差異化,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各個方面。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基層民警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要求,思想保守,觀念陳舊,對如何在新形勢下密切警民關系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對如何建立新時期警民關系沒有在思想觀念上及時轉變,仍然使用一些滯后的方法做群眾工作,自由散漫、辦事拖拖拉拉,其弊端已在不同程度上顯現。公安機關加強公安關系建設機制落后,開展的警民關系活動創新不足,力度不夠,群眾參與度有限,未能全面發揮作用。
(三)警民溝通機制不暢。一是群眾對民警缺乏理解。在實際工作中,許多群眾對國家法律和政策知識一知半解,認為民警的工作就是有案子辦一辦、沒案子轉一轉,對民警的正常執法活動不支持、不理解,甚至出現圍攻、謾罵、阻礙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群眾對警察職責認識不清。近年來,有些公安機關包攬了大量超出職責范圍的非警務活動,不僅浪費了警力資源、增加了民警負擔,也在群眾中造成了公安機關是全能服務單位的錯誤認識,無論大事小情都找公安機關,認為這是民警應該做的、必須做的,做得好是天職,做不好就失職,一旦出現工作失誤或超出職責范圍無法處理的問題,群眾就不滿意。三是警務公開不夠深入。雖然我們以各種形式進行警務公開宣傳,但隨著群眾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依法保護自身利益的愿望逐步加大,群眾更需要了解公安機關詳細的工作職責、辦事制度、辦案程序等可公開的具體工作內容,而在這方面由于我們的工作不夠細致,致使有些群眾產生猜疑和誤解,進而影響到警民關系。四是片面“口號”負面效應。隨著公安機關對社會作出的一系列承諾,群眾對警察的期望值也不斷提升,在眾多的群眾心里普遍認為警察是萬能的。特別是一些片面追求短暫的、表面上的社會效應,作出了一些不符合實際的承諾,喊出了一些很難做到、甚至根本無法做到“口號”,一旦承諾無法實現,“口號”不能落實,群眾對公安機關就產生消極的看法,進而轉化為負面效應。這些有失偏頗的認識因素交織在一起,造成警民隔閡,導致警民關系危機。
(四)警力不足制約和諧。相對于當前日益復雜的社會治安形勢,警力不足仍普遍存在。加之,公安機關各項考核過繁,專項行動層出不窮?;鶎泳ι?、任務重、壓力大,為完成各項工作考核和階段性任務,民警疲于應付,而忽視了群眾工作這一“軟指標”,往往造成群眾的不滿。
(五)輿論炒作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有的媒體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挖空心思地報道揭露性、批評性負面消息,熱衷于涉警事件“曝料”和惡意炒作,吸引讀者眼球,影響公安機關形象和聲譽;有的群眾因被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心懷不滿,便利用互聯網散布虛假信息,丑化公安機關,形成對公安工作極為不利的輿論氛圍,影響對公安群眾工作的基礎。
二、如何解決以上問題是密切聯系警民關系的關鍵
(一)深化思想作風建設,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密切新形勢下的警民關系,必須始終把隊伍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政治建警,深入扎實地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執法執紀百日教育整頓、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討論等專題活動。廣大民警通過愛民實踐、學習交流、輔導講座、專題討論等形式,深化了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夯實了“忠誠守紀,服務發展,愛崗敬業,永爭一流”的思想基礎,隊伍整體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紀律作風得到不斷增強。同時,我們認真落實從嚴治警的各項規定,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違紀行為,著力整治紀律松弛、作風拖拉、推諉扯皮、應付了事等現象,使民警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促進警民關系和諧。
(二)深化制度建設,努力提升民警隊伍的執法形象。我們針對民警執法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健全完善制度,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通過外在的制度規范,內化隊伍的執法行為,促使民警切實做到“人走近”、“話靠近”、“心貼近”,以便捷、人性化的管理與服務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三)深化信訪機制建設,突出執法的社會效果。通過創新工作思路,規范執法環節,完善信訪工作機制等措施,不斷增強民警隊伍的執法公信力。同時,加強對各單位以及廣大民警日常執法和開展群眾工作的監督和倒查力度,對出現責任信訪和執法過錯的單位和個人,追究責任民警和分管領導責任。此外,堅持以降低信訪投訴案件為切入點,一手抓信訪問題解決,一手抓長效機制建設,做到“事先防、事中管、事后查”,使信訪隱患不出門、不擴散、不激化,理順了群眾情緒,融洽了警民關系。
(四)深化宣傳引導工作,營造為民氛圍。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借助輿論大力宣傳和弘揚民警隊伍中涌現的先進事跡,增進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深化社區警務戰略,大力加強社區警務室建設,加強與人民群眾的溝通和交流,搭建拉近警民關系的第一平臺。要繼續加強警務公開,讓公安機關的辦案程序和辦事制度更加透明,使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規定更加了解,主動配合民警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