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主體,紛繁復雜的宗教儀軌構成了藏族宗教的重要特色。祈禱是信仰者用言辭和身體行動向神明表達頌揚、感恩和懇求的儀式。其主要目的是向神靈祈求愿望的實現和滿足,是一種精神性供養。藏傳佛教的祈禱朝拜儀式豐富多彩,主要包括叩拜、轉經、誦經、祈愿等幾種形式。
一.叩拜
拜佛像、佛塔、寺廟、神山、圣湖、圣跡以及活佛、上師是藏區普通佛教信徒最普通、最常見的叩拜儀式行為,既是寺廟中職業修煉者的基本功課之一,又是某些教徒懺悔贖罪的方式之一。正規的叩拜有三種形式。(一)至尊叩拜。此又分三跪九叩和一跪三叩的大小禮。大禮多行于盛大慶典或參拜儀軌中,小禮多行于單獨接見或活佛府邸中。如達賴和班禪朝拜拉薩大昭寺的釋迦牟尼像時即行三跪九叩大禮。(二)磕頭禮。磕頭禮又分三種,一種是比較常見的,將雙手合十高舉頭頂(寓意領受了佛的教誨),之后用掌觸額部、口部、胸部各一次(寓意身、語、意與佛通融),雙膝跪地,雙掌分開支于地面,以額觸地;一種是磕長頭,又稱“等身禮”,該禮前半部與第一種磕頭禮同,只是雙膝下跪,全身匍匐、額頭觸地,雙手直伸,手心向下,然后收縮起立完成一個長頭。一般是面對佛像、佛堂、寺廟等原地不動的叩拜,也可以是圍繞佛寺、神山圣湖磕長頭,以圈數計功德,還可以長途磕頭去某地朝圣。第三種磕頭禮稱為“橫向等身禮”。這是最虔誠的一種叩拜禮儀,–般僅限于朝拜最重要的佛寺、塔、神山等時采用。它和前一種等身禮的不同在于,是用身體的寬度而不是長度來丈量朝拜的路途。其磕長頭的方向和行進路線呈十字形,每次叩拜緊挨前次叩拜的身痕進行,因而朝圣所需時間更長,約為前一種等身禮的四至五倍。
二.轉經
手持經輪或念珠,口誦六字真言,順著佛寺、佛塔周圍的經道行走朝祝,通稱為“轉經”。佛教認為,佛教之代表為法輪,經典之代表為密咒,置密咒或經典于法輪中搖之,其功德與朗誦經咒相同。轉經既可“懺以往之罪,消未來之災,積來世之福,死投輪回,避開地獄、餓鬼、牲畜三涂,由此自小民轉為貴人,由鈍根轉為慧根,由沙彌轉為大喇嘛,進入香巴拉極樂世界”。因而轉經成為藏區佛教信徒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轉經包括以下幾種形式:(一)轉嘛呢輪或嘛呢桶祈禱。嘛呢輪或嘛呢桶外刻六字真言,內裝佛教典籍,每旋轉一圈就等于把真言和經典誦讀一遍(大多數佛教徒轉經時順時針轉,本教或黑教徒按逆時針轉)。嘛呢桶是轉經的大規模設備,每座藏傳佛教寺院或殿堂的周圍,都有一排或一圈可依次轉動的嘛呢經桶,構成嘛呢桶墻。朝佛的人可以口誦六字真言,左手搖嘛呢輪,右手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將其轉動,以加倍增大祈禱的效應。(二)轉嘛呢堆或石經墻。在藏區的山頂路口、圣湖神山所在之處,都可見到由刻有六字真言或佛經佛像的石板,經長期堆積形成的嘛呢堆或嘛呢墻。信教群眾由此過路時,需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一圈,并且必須向嘛呢堆上添加一枚石子或一塊經板,作為一次祈禱,即可以獲得將該處所有真言和經文全部念誦一遍的功德。長此以往,就堆積成一座小山或長長的經墻。(三)轉山轉湖。藏族宗教信徒和僧人每遇神山或圣湖,一般要繞行一周,這也叫做轉經,其功德遠大于–般的祈禱。西藏南部珞隅地區有座雜日神山,據稱信徒繞全山轉一次,可得一百億六字真言之功德。(四)其他轉經的變化形式。除了轉嘛呢輪、桶或轉嘛呢堆外,藏族信教群眾還借用風吹經幡、水力嘛呢桶、風力嘛呢輪來代替轉經祈禱的效果。信眾在磕頭、轉寺轉山、手搖嘛呢輪、轉嘛呢桶等祈禱儀式行為中,神情專注、心情平和寧靜,全身運動,既表達了宗教信仰,又有利于身心健康,是一種很好的鍛凍方式。
三.誦經
念誦經文也是藏傳佛教信徒日常的祈禱朝拜行為之一。獻供養、叩拜磕頭、轉經時都免不了默誦或低誦經文,誠心祈禱。佛教信徒一般念誦的經文包括以下幾方面:(一)誦念皈依辭。該辭為“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三寶”是佛教的核心,上師象征著現實中的三寶,皈依三寶就合司信仰佛教的標志。(二)誦念對佛、菩薩的贊頌辭語。有《釋迦牟尼贊》、《無量壽佛贊》、《藥師佛贊》、《尊勝佛母贊》、《白度母贊》、《宗喀巴贊》等。(三)誦念行愿、回向文。主要有《普賢菩薩行愿偈》(選自《華嚴經》)、《慈氏愿》(法賢造)、《往生極樂凈土愿》(宗喀巴造)等。(四)誦念佛經。佛經即佛的語言。藏傳佛教信徒日常念誦的經有三部,即《般若心經》、《度母經》、《白傘蓋經》?!缎慕洝肥欠鸱ò闳糁诵?,字簡意深,普通信徒理解不深但卻相信該經的無上法力。后兩種經宣稱能除疾病、災害、妖魔侵害等種種苦,得各種益處。(五)誦念咒語。咒語又稱“明言”、“真言”,皆是梵語音譯,沒有譯為藏語。佛教密宗經典中對咒語賦予多種神奇功能(下可保佑此生,上可解脫成佛,防災避準等)。比較普及的咒語有文殊心咒、度母咒語、《心經》咒語、六字真言等。尤其是六字真言“唵嘛卿\咪畔”幾乎人人都會念。
四.祈愿
藏傳佛教祈禱儀式中的祈愿儀式最典型地表現于祈愿法會中。祈愿法會是一種僧俗共同參與、規模較大、有固定程序和儀軌的群體祈禱活動。正月祈愿大法會是藏傳佛教規模最大最隆重的節日。由于歷史上全民信教的緣故,祈愿法會逐漸演變為民族性的傳統節日。祈愿大法會又稱“大傳召法會”,最重要的活動是誦經和辯經。其目的有四:一是向佛菩薩獻供養;二是祈愿佛法長久住世;三是為已圓寂的大德超薦祝福,為現在住世諸師祝愿長壽無疆,事業昌盛;四是祈愿人間安樂和平。在法會上僧人會一一念誦他們的名字,意即他們將會得到祈禱、護佑。此外,大祈愿法會期間還舉行驅鬼邪、曬佛、放生、跳神等宗教儀式和民間文體活動。
參考文獻:
[1]彭英全:《西藏宗教概說》,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楊輝麟:《西藏的神靈》,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羅桑丹增、周潤年:《藏族民俗》,巴蜀書社,2003年
[4]索南草:《藏族習俗文化中的環保理念》,西北民族大學藏語院講師
[5]莊孔韶:《人類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