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教學的創新在于新課程的研發與教學手段、方法等革新與豐富。本文將從花樣跳繩的鍛煉價值,其引入校園啦啦操課堂教學等進行一些基礎性的研究與探索,研究表明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和1+1>2,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為初中學校體育開展該運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花樣跳繩;啦啦操;課堂教學
習主席強調重視青少年體育工作,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健身運動,并在全國推廣中小學“一校一品一操”的模式,大力發展校園啦啦操。啦啦操是一項集體操、舞 蹈、音樂、健身、娛樂于一體、體現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的一項體育運動。它的三大特征“團隊、時尚、活力” 而深受青少年喜愛的。花樣跳繩是由傳統跳繩發展而來的,并融合了眾多的現代要素,是一項集健身性、娛樂性、趣味性、觀賞性、競技性于一身的新興運動項目。贊可夫說:“教學方法和手段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求,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這就需要教師教學有方, “開竅”有術,勇于創新。初中生正處在生長發育旺盛的青春期,朝氣蓬勃、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學生作為個體,又具有其獨立性,一般的運動項目無法滿足她們的求新欲望。本人在理解花樣跳繩和啦啦操的基礎知識上,結合初中女生怕曬、愛瘦、愛美等心理,巧妙的將習以為見的跳繩動作編入啦啦操作為一種新的嘗試性教學,并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與實踐。
一.花樣跳繩具有“健身、健心、健腦”的鍛煉價值,又集娛樂美育健身于一體,符合高中女生的心理特點。
在眾多的體育運動中,跳繩運動以其傷害少,健身效果明顯的優點,被譽為“最完美的健康運動”。 花樣跳繩集娛樂美育健身于一體,符合女生的心理特點和自我挑戰的需求。通過新穎、時尚、獨特、刺激的花樣跳繩,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生長發育,促進協調性、靈活性、彈跳性等身體素質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正確、優美的身體姿態和發展學生的個性,豐富體育課程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宣泄和釋放一些心理的不良情緒,比如自卑、焦慮、壓抑、緊張、煩躁、孤僻等,能有效緩解學習壓力。還是具有健腦,對女生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二.花樣跳繩在初中校園啦啦操課堂教學中的初步探索與實踐
初中女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快速發育,會有意識地回避一些運動項目,傳統的教學理念、方法及教學內容又常常不能引起高中女生的興趣。她們會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形象,繩子作為輕器械巧妙的融入動感時尚的啦啦操,符合初中女生心理特點,集娛樂、美育、健身于一體,真正實現“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等教學理念與思想。
1、教學動作來源于搖繩、跳繩、交叉跳等跳繩動作,簡單易學。
啦啦操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體育運動,一些不夠自信的女生會擔心自己動作僵硬而不敢放開跳,因此校園啦啦操取材于校園生活中常見動作(譬如:搖繩),嘗試將各種各樣的跳繩動作,巧妙的融入,讓古老的民俗運動項目跳繩與現代運動項目啦啦操來次“親密接觸”,打破傳統體育教學,大膽進行新嘗試,讓學生更易接受,耳目一新,這么簡單,原來繩子也可以跳舞,教師再用“搖”“跳”等語言鼓勵,增強趣味性,激發練習興趣,讓“生活健美化,健美生活化”,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最終目標。
2、激情的音樂,能有效激發練習欲望,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培養樂感。
音樂是“心靈的體操”,更是表達思想情感的一種藝術。繩子是我校常見體育器材,學生都會跳,部分學生還會花樣跳繩,但缺乏節奏感和藝術美。把簡單易學的跳繩基礎動作融入啦啦操,教師適度引導學生,大膽嘗試編入幾個雙人或三人配合的花樣跳繩動作,增加趣味性和娛樂性。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選用一些美國校園電影歌曲,同齡人的電影歌曲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刺激內心世界,如果說啦啦操基本動作和道具(繩)構成了啦啦操的鍛煉與原始的沖動,那么音樂則為啦啦操注入了“靈魂”,并使內心的激動吶喊出來,使學生心里積聚的壓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悅,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和挫折,培養他們勇敢果斷積極向上的精神,真正落實“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
3、教學方法注重創新,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彰顯1+1>2,達到事半功倍。
江澤民說過:“創新是一個名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課堂教學也不列外。教學思路是通過“集體學習、分組討論、嘗試創編、小組比賽表演、評價”以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創新能力和互評能力。
教師先組織學生集體學習啦啦操的基本技術,初步掌握幾種最常見的跳繩方法后,采用“小團隊”的形式分層教學,小組討論交流,優勢互補,發揮你教我我教你的團隊合作,彰顯1+1>2,進行自由創編,最后通過配樂跳繩比賽(哪組花樣多)和啦啦操小組動作表演展示,強調音樂與動作的一致性,請各組組長對別隊的展示進行評價。這樣自由輕松的愉悅的自主學習氛圍,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關注個體差異,注重創新、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體會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體味到 “生活健美化,健美生活化,快樂運動,健康生活”的愉悅感受。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初步嘗試性教學,將繩子作為輕器械,搖繩、跳繩、交叉跳等花樣跳繩動作引入啦啦操,簡單易學,能更好發揮每個人的優勢,進行自由創編,彰顯1+1>2,增加課堂趣味性、娛樂性和美感,可釋放與舒緩學生在學習上的壓力,對于增進學生的身體發育和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都有著很大的益處,同時能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美感,培養團隊合作意識,達到事半功倍。因此,個人認為初中女生的校園啦啦操引入花樣跳繩,可行性較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滕子敬.正確認識與處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系努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J].中國學校體育.2012.7
[3]王 淳.跳繩運動的特征和時代價值[J]運動科學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