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了解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現狀過程中,從學生、教師及考官三個視角,進行了問卷調查及訪談,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找到藝術類本科學英語口語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進而提出針對性教學方法。
【關鍵詞】: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教學改革;教學策略
前言:按照《大學生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要求,大學生階段英語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作為目標,尤其是聽說能力,保證學生在今后學習及工作谷草中可以應用英語自行溝通,滿足我國社會穩定發展建設要求。但是現階段藝術類本科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卻并不理想,大部分學生都不愿意開口說英語,剩下學生也僅僅可以表達自身意見及清關,無法對專業性內容深入溝通。
一、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現狀
(一)學生調查結果
筆者隨機調查了60名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情況,學生年齡在18歲及23歲之間,對英語知識已經有了初步了解,高考英語平均分數為110分,
借助上述問卷調查可知,藝術類本科學生基本上都已經認識到了英語口語對自身今后發展的重要性,并且也需要可以學好英語口語,而缺少系統口語訓練,無法直接與人溝通交流,造成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并不理想。學生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直接溝通交流機會,拓寬自身學習視野。
(二)教師調查結果
筆者在對學生英語口語水平調查完畢之后,還對藝術類本科教師進行了訪談。目前,藝術類本科英語教學主要以精讀作為常見類型,英語教學課時有限,同時班級學生數量較多,對口語教學開展十分不利。與此同時,藝術類本科學生對英語知識點學習存在十分嚴重惰性情況,即便是認識到英語口語學習對自身的重要性,但是也并不愿意付出過多時間及精力。學生并不配合教師開展口語教學,造成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探索出一種有效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才可以真正提升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三)考官調查結果
筆者在對英語口語考官調查之后發現,現階段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發音尚可,但是語言組織能力并不理想。大部分學生在實際溝通交流過程中,缺少清晰及完整思路,口語表達能力低下,僅僅能夠簡單溝通,無法表達出自身觀點。除此之外,考官在考試之后還發現,學生在英語口語溝通交流過程中,存在躲避溝通話題情況,所選擇的話題基本上都相對簡單,回避難度較高的話題。例如,考官在進行口語測試過程中,學生基本上都選擇“我的興趣”等簡單討論話題,并不會選擇“城市環境污染”等思辨性話題[1]。
二、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水平不理想原因
(一)惰性及畏難情緒
雖然大部分藝術類本科學生都已經認識到英語口語重要性,但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存在惰性及畏難情緒,造成學生無法自主學習英語知識點。所以,在培養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能力過程中,首先就是引導學生,讓學生將學習愿望轉變為自身學習的動力。
(二)缺少系統學習機會
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過程中,缺少實際英語環境,無法和國際學習系統相接軌,進而造成學生英語口語交流出現單一、乏味等問題。這些問題考官在對藝術類本科學生評價中也明確表示。因此,教學學生思考,同時應用英語進行深層次溝通。
三、提高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教學方法
(一)構建“個人檔案”,調動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積極性
藝術類本科學生實際上并沒有真正認識到英語口語對于自身的重要性,并且由于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存在差別,進而在一同學習過程中,經常造成學生無法精確判斷達到學習目標可能性,對學生學習積極性造成嚴重影響。在英語口語訓練過程中創建“個人檔案”,可以讓學生按照自身英語口語學習情況,制定自身學習目標,真正認識到英語口語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在講解藝術方面專業詞匯時,學生就可以按照自身水平,制定藝術詞匯英語口語學習方案,并且按照所制定的目標開展具體化學習。只有能夠做到這樣,學生才可以明確英語口語學習作用,明確自身英語口語學習目標,借助自身努力實現一個個目標,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得到調動。學生按照自身情況進行學習,可以合理掌控學習進度,學生學習英語口語自信心也可以得到保護。
(二)增加英語口語交際訓練
大部分教師都承認這教師存在傾向性,過于將教學重點放在傳授學生練習上面,學生所具有的英語口語交流機會十分有限。在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作為決定主導者,進而在問題設置上也傾向于展示性問題,參考性問題數量十分有限。展示性問題主要表示教師已經掌握答案的問題,過于關注學生回答形式。參考性問題主要表示教師并不了解正確答案,學生按照自身想法,自由發表自身觀念。考官在評價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水平中也說到過,大部分學生在簡單場景內還可以及時做出反應,而對問題深入思考交流過程中,就會感覺到學生十分吃力。這也就表明,學生缺少對問題深入思考分析的能力,更不要說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能夠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教育能力,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例如,教師就可以對“城市污染問題”作為英語口語訓練主題,學生圍繞該問題進行溝通交流,憑借自身所掌握的英語詞匯討論城市污染問題。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可以對自身學習的詞匯深入了解,并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習者口語流暢程度,并且還可以提高學習者詞匯應用精確度。所以,增加英語口語輸出訓練數量,是提升藝術類本科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要手段。
(三)培養學生語言交流中的“客體意識”
藝術類本科學生基本上都習慣了自行闡述問題或者是回答問題,很難適應雙人溝通交流。造成藝術類本科學生出現這種問題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客體意識”缺乏。人際交往實際上就是主客體之間相互轉換過程,說話人作為信息輸出一方,是人際交往中的主體,聽者作為信息接受一方,也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客體,主客體在相互合作及轉換,也就完成了整個交際活動。
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訓練關鍵內容為語用能力及交際策略,教師就可以在教學借助即興表達訓練方式,讓學生隨意溝通交流。例如,教師就可以按照我國“一帶一路”事件讓學生溝通,最大程度提升學生“客體意識”,同時讓學生可以應用肢體語言及語言借用等方式,保證學生可以順利完成人際交往[2]。
結論: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對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但是對藝術類本科學生在英語口語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未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為了能夠對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現狀深入了解,選擇合理教學方法,筆者對藝術類本科學生、教師及考官都進行了調查訪問,希望能夠多角度了解藝術類本科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情況,并且按照實際學生英語口語水平選擇合理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英語口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呂芳.英語專業學生中國文化學習現狀調查及教學策略研究[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5:133-135.
[2]王振英,秦尖,程瀟.英語專業學生口語水平與學習策略關系的實證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4,07: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