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 高校專業英語教學如何從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向基于網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轉變,是高校面臨的重要課題。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在線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優勢充分結合起來, 引進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各種教學模式, 搭建英語網絡學習平臺和手機英語APP等移動學習平臺, 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促進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信息化的改革。
【關鍵詞】:英語專業教學;混合式教學模式;課堂教學設計
一、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教學來源于“B-learning”,即“Blended Learning”或“Blending Learning”。從學習者的角度而言,這一術語通常翻譯為混合式學習。多數學者認為這一術語指融傳統教學手段與信息網絡技術媒介于一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傳統教學的優勢在于教師的講授與指導,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則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便捷手段。混合式教學將兩者的優勢融為一體,是“互聯網+”背景下一種便捷、高效的教學模式。,混合式學習(B-learning)定義為“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出現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教學形式上將傳統面對面教學與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網絡教學的結合,通過視頻、音頻、文本、圖形、動畫等多種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期望英語教學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現狀
專業英語教學由教師按照既定的專門的教案在固定的教學空間中進行統一授課。這種傳統課堂就是我們熟知的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臺下認真聽課記筆記的教學模式。在這種課堂中,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其在課上通過聽講、記筆記以及交流討論中學習新知識,在課后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鞏固和內化知識,這是一種被動的學習行為;教師則是知識的傳授者以及課堂的管理者,其在課堂上導入新課,進行知識講解以及布置課后作業,在課下批改和評價學生作業,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目前的大學專業英語課堂中,傳統式課堂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 高校專業英語教學亟需從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向基于網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轉變。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在線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優勢充分結合起來, 引進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各種教學模式, 搭建英語網絡學習平臺和手機英語APP等移動學習平臺, 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促進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信息化的改革。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模式順應了時發展的要求,幫助教師構建高效的教學評價體系。
三、混合式英語教學實踐
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媒體的迅速普及,混合式教學理念,從教學材料、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將混合式教學方法引入英語教學實踐。
1、教學材料的混合式呈現
傳統的教學材料多以紙質形式呈現,主要是教科書及參考資料。混合式教學利用互聯網和移動媒體所提供的方便,其學習材料以多元化方式呈現。除了傳統的紙質教材和參考資料外,教師可以直接在QQ 群和微信群發布教學資料,給出教學指導。視頻、音頻資料學生利用智能手機或者電腦可直接提取觀看。學習材料的混合式呈現達到了豐富教學資源、節約課堂時間,為單元主題學習做好充分準備的作用。
2、教學方法的混合運用
混合式教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交流溝通的便利性,將學習材料和學習要求提前傳達給學習者。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有效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更多關注圍繞學習者的知識鞏固和內化安排教學活動。
3、評價方式的混合實施
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必然要輔之以評價方式的改變才能確保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以互聯網+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方法中,學習者參與度大大提高,這就要求對學習者的評價更加的全方位、多元化。首先是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混合:學生平時在電子平臺的學習記錄以及課堂作業展示等等中的表現都計入檔案袋,前后對比得以提高。其次,教師評價和同伴評價的混合。學生的表現由老師觀察記錄,同時班上的所有同學以及小組內的成員都會通過點贊,評論等方式參與評價。
四、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思考
互聯網環境下實施網絡教學,以平臺開放和資源共享為主要特征,由內容呈現設計向通過活動促進構建的方向轉變。在教學過程中,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制作學習視頻,根據學生水平設計教學活動和評價方案;作為課堂參與者,學生觀看視頻,完成任務活動,獲取評價反饋。混合式教學模式雖然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效率,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學習者擁有較強的自我約束力和較好的語言
功底多數學生對網絡平臺自主學習模式持肯定態度,并且能在課后用網絡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學習目的較以前也有了很大變化,由被動變為主動,提高了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對于自我約束力不強或語言基礎較弱的學生而言,網絡平臺無法起到理想的效果。
2、教師必須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熟練使用
在使用網絡授課平臺的過程中,學生會碰見各種技術問題,教師必須耐心及時的給予幫助,以幫我學生盡快熟悉和使用平臺;教師要熟悉平臺的各個模塊的功用,充分發揮平臺的技術優勢,讓技術服務于教學,而不能被平臺所拖累。
五、結語
基于互聯網的英語視聽說混合式教學模式整合了課堂學習(C-Learning) 和網絡學習(E-Learning) 的雙重優勢,相互補充和促進,優化教學過程,實現了教學目標。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隨著“互聯網+ 教育”的不斷發展,90 后學生越來越依靠科技來獲取和進行社會及專業的交流,反感傳統的講課模式,更喜歡主動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將進一步推動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以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4.3.
[2]彭海濤.基于“互聯網+”的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5.
[3]Garrison, D. Vaughan, N. (2008).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Framework,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San Francisco, CA: John Wiley 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