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教學是基礎教育改革下出現的一種教學趨勢。在一定程度上,綜合教學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文章著重分析美術綜合教學的建設與實施,旨在促進學科交融,豐富美術教學空間,更好地發展學生,培養他們全面思考問題、融會貫通的運用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綜合教學;學科交融;建設;實施
一、美術綜合教學的概述:
在《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提到,美術具備人文性,這意味著美術教育更具人文關懷。美的事物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在體驗到審美愉悅之時,美術教育往往能起到陶冶情感,凈化人心靈的作用。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美術綜合教學是在美術與其他學科分科的基礎上,把各學科間有邏輯和自然聯系的內容進行合理地組織調整或融合,使它們能夠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從而形成合理的系統結構,發揮最大的綜合教學的整體功能,并由一位或者幾位教師合作完成美術教學及其他學科延伸、滲透、綜合等內容的教學形式。【1】
二、初中美術綜合教學的優勢:
(一)有利于發展學生
美術綜合課程重點突出學科間的融匯貫通,而非各學科知識內容的累積疊加。尋求各個學科中與美術學科相切合的點。如,從相同的主題入手,展開拓展性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美術綜合課程的課堂上所表現出的專注程度以及反饋的作業,會比傳統的課堂效果好很多。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改變學生“思維定式”、“功能固著”等呆板的局面,而且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潛移默化中發展學生個性,更好的實現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
(二)有利于教師教學
美術綜合教學即拓展了學科的教學內容,凸顯美術學科的延展性,又充分利用師資,組織教學研討,整合教學資源,將單一學科的教學轉化為多學科交叉、融會的綜合教學,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善學生學習和思維方式,豐富美術課程的教學空間,引領美術教學的創新發展。
三、初中美術綜合課程的建設與實施:
(一)美術綜合課程的建設:
1教材建設。中小學美術教育過多的強調“雙基”教育,從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和心理需求,忽視了學科間的相通之處。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教材,整節課都顯得單調無趣。想要改善此狀況,教師首先要找準學生興趣點。正如愛伊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善于覺察學生在課堂中所表現的興趣點并結合教學目標進行引導。其次,教學內容專業細化。可拓展到美術基礎知識、美術史領域。筆者在實習中發現,學生喜歡聽故事。針對這點,筆者在上美術鑒賞時,不單要分析作品的構圖、技法等相關美術基礎知識,也拓展到美術史中記載的故事,將其精簡并繪聲繪色的講述給學生聽,他們聽課的專注程度大大提升。這樣一來,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有意義的記憶。最后,教師要反思教學,將課堂中發現的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重組、細化、編排,螺旋式地步步加深,循序漸進地教學。
2教師隊伍建設。筆者發現中小學的美術教師過于專業細化,好比國畫出生的教師,她們只對自己涉足的專業領域了解較多而對美術其他分科領域知之甚少。因此教師隊伍建設,首先要提升美術領域的專業知識。其次,加強專業技能的訓練。最后,匯編與其他學科教師融合的教師團隊,合作設計編排教學內容。
3改變單一教育模式。如,課堂中增設游戲互動。讓學生在愉悅的游戲情境中學習知識。
(二)跨學科的美術綜合教學:
1、美術學科內的相關模塊的綜合教學
美術共九個模塊,分別是:繪畫、工藝、設計、雕塑、書法、篆刻、鑒賞、攝像/攝影以及電腦繪畫/電腦制作。教師可組織各模塊間的綜合教學,如筆者在教學七(下)《奇妙的墻》時,可將繪畫模塊的繪制草圖,與后期工藝模塊的動手實踐進行綜合。
2、美術與其他姊妹藝術學科間的綜合教學
美術是一種靜止的藝術,而它的姊妹藝術大都屬于流動的藝術,包含音樂、戲劇、舞蹈等。它們統屬于藝術門類,存在共通之處,可以發展學生的通感能力。教師可從內容主題切入,聯系音樂、舞蹈、戲劇等,以繪畫、雕塑等造型手段將這些流動的藝術更直觀地表現出來。美術與姊妹藝術學科間的綜合教學不僅使學生理解了藝術家的真實情感,同時訓練了他們用美術表達的方式再現對生活的理解和內心的感受。
3、美術與非藝術領域的的綜合教學
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曾經說過“若要把感性的人變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徑就是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2】這句話意味著美術具備了穿梭在人文感性學科和邏輯理性學科間的兩面性,對人的整體發展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尤其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初中生更是如此。美術綜合教學要求教師主動地發現美術與其他學科間的聯系,將學生從單一角度的思維中解放,發展他們的發散思維。如,美術與語文的綜合教學。語文中文字的描述能幫助學生對事物的理解,美術通過造型表現又能進一步升華文章主題。兩者相輔相成,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舉個例子,在教學美術八(下)《園林·探幽》時,筆者摘錄語文《蘇州園林》中對蘇州園林的描寫片段,先讓學生通過閱讀將自己對文字的理解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緊接著翻開美術課本,對園林門、窗、鋪地等知識點參照課本圖片進行學習,加深理解。這不僅使學生感受到學科間是存在共通之處的,也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語文和美術的學習熱情。再如,美術與數學的綜合教學。初中數學中關于幾何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到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聯系美術八(下)席里柯的《梅杜薩之筏》,該作品就是將科學的分析運用到藝術中去,成功的金字塔(三角形)構圖,有節奏的將人物情緒從死亡、絕望逐步上升為對求生的渴望。
4、美術聯系生活的綜合教學
“藝術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美術綜合教學還旨在讓學生將知識融入生活,更好的體驗生活、改造生活。如,教師可充分利用地方資源開展教學,在“發現-了解-體驗(制作)”過程中增強對民間藝術的喜愛以及提高民族意識。
四、初中美術綜合教學的意義
初中開展美術綜合教學,一方面促進各學科教師的啟發、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增強教師團隊的情感交流,又有助于整體提高教師專業知識素養與教育教學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綜合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提升,既學會融會貫通的整合知識,又培養他們全面看待、分析事物,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基于此,筆者認為,初中美術綜合教學切實可行,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摘自:美術綜合教學研究.麻麗娟.藝術教育.2013.11
【2】摘自:美術課程標準研制組編.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解讀【G】.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3